京東方的迅速擴張始於2003年1月,3.8億美元收購韓國現代顯示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務,創下國內企業海外收購金額最高紀錄。收購包括3條生產線的生產設備、廠房、450項專利、2300項核心技術以及營銷網路等無形資產。
此後5個月,京東方在北京的TFT-LCD產業基地戰略正式啟動。同年8月,京東方再出重金,斥資10.5億港元收購香港和新加坡兩地上市公司——冠捷的已發行普通股總數26.36%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不到一年,京東方已儼然有「液晶顯示器帝國」模樣。但與此同時,負債擴張、借貸資金償還風險等問題,將京東方推到令業界心生疑竇的風口浪尖上。
**用「三步走」戰略,
打造TFT-LCD帝國
**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京東方之所以突然快速擴張,打造TFT-LCD帝國,「主要是京東方固守的映像管顯示器市場已經日趨衰退,從公司近幾年的財報來看,顯示器業務近3年對京東方的貢獻率已呈逐年下降之勢。」京東方是中國最早的顯示器生產企業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顯示器生產企業,就這樣坐以待斃,顯然心有不甘。
京東方科技集團創立於1993年4月,是一家由管理層和員工共同出資,在傳統國企──北京電子管廠的基礎上發起設立的股份制企業。主營業務包括顯示器件與設備、光電子、光通訊器件和移動資訊終端設備等。
京東方前任董事長秘書、現任證券事務代表仲慧峰給記者勾畫了京東方的擴張之路:在發展TFT-LCD方面,京東方有個「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掌握核心技術;第二步構築TFT-LCD製造和研發基地;第三步則是整合TFT-LCD上下游配套產業。
仲慧峰介紹,一條第五代TFT-LCD生產線產能在700萬片液晶面板,京東方計劃2005年投資。生產線一旦開始運作,就需要大量顯示器生產商作為客戶。而把全球第二大顯示器廠商冠捷科技納入麾下,將是京東方TFT-LCD生產線穩健出貨的保證。
但是,京東方的收購並不被市場看好。業內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收購導致京東方負債率上升,為了發展TFT-LCD業務,京東方採取向銀行借貸,近年的資產負債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2003年半年度為72.61%、2003年第三季度報告為71.98%,均高於國際慣常的評價企業財政赤字風險的「警戒線」60%,距離國內同行業均值更遠。
可能連京東方都沒有想到,這兩次收購在巨大的風險之外,還帶來大幅增加的利潤。2003年5月30日,TFT-LCD業務已為京東方實現營業收入2.35億美元,稅後淨利3000萬美元。
京東方今年4月27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03年實現淨利4.03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386.72%。利潤的高增長大部分來自於兩次收購帶來的盈利。
**面臨資金緊張局面,
選擇海外上市融資
**
不過,意外的收入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京東方資金緊張的局面,籌建LCD北京生產基地所需的鉅額資金再次引起坊間對京東方資金缺口的猜測。
2004年2月25日,京東方發布公告,擬通過旗下TFT-LED事業的韓國子公司——BOE HYDIS技術株式會社——申請在境外證券市場上市,所募集資金將用於北京TFT-LCD專案的建設。
此前半個月,京東方剛通過增發B股募資億20港幣,其中將撥2000萬美元用於北京TFT-LCD專案的下游配套產業。
「像這樣一個技術資金密集型的?業,當然需要很多錢,」仲慧峰並不諱言京東方面臨融資的局面。據瞭解,僅LCD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建第五代TFT-LCD生產線就需要12.49億美元,約100億人民幣左右。而按照仲慧峰的說法,「我們做生產基地,註冊資本肯定不是12億美元,頂多是一半,另一半不是我投的,我可以通過銀行或者別的渠道來融資」,京東方的資金缺口也有50億人民幣。
事實上,京東方選擇這個時候海外上市,很多投行人士表示看好。「TFT-LCD價格正處於階段性高點,及時發行上市可望募集到更多資金,最大限度地緩解京東方的資金瓶頸問題,」一位投資分析人士表示。
但是風險在於,如果京東方海外融資受阻,或者所融資金不足以支撐北京LCD基地建設,京東方又該如何保障2005年第一季度TFT-LCD正常投產呢?
按照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的思路,京東方在進一步擴大資本、取得銀行方面貸款的基礎上,不排除會接納更多投資者:下游的客戶和上游的供應商,比如康佳、TCL、長虹、方正、西門子、新科等,都有可能成?其策略投資者;同時京東方內部也會進一步整合產業,收縮大量非主營業務,把主要財力放在顯示領域。
顯然,進入這個以「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為遊戲規則的行業,京東方從踏進來的第一步起,就已經走上了不歸路。回頭或者落後,都意味著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