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接受機器人為你講經說法嗎?
你願意接受機器人為你講經說法嗎?

當你走進寺廟,正準備以虔誠的心情來聆聽佛法時,赫然發現台上講道的法師竟然是機器人,這個情形你可以接受嗎?還是很想奪門而出呢?而你的內心真能保持像對人類法師一樣的敬意嗎?

這可不是假設性的議題,它真的發生了!根據媒體的報導,就在今年 3 月,位在日本京都的高台寺正式推出一部以觀世音菩薩形象所打造的機器人 Mindar,「祂」能帶領大眾吟誦經文,也能為信徒說文解經,就像是一位人類法師一般。這是繼 2015 年位於千葉縣的光福寺為機器狗愛寶(AIBO)舉行超渡法會以來,日本佛教界再次與機器人結緣,Mindar 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從事佛學推廣的機器人法師。

機器人功能推陳出新,念經誦佛也難不倒

話說近幾年來,各種新型態的機器人不斷地推陳推出,相信大家對於各種機器人的報導應該都頗具平常心了吧!但這回,機器人想要從事的工作可不太一樣,它想挑戰的是類似電影《功夫熊貓》中「Seafood」的角色 ,這會不會走太遠了呢?本質上屬於科技產品,既沒有自我意識、也不帶有情感的機器人要來擔任心靈導師的工作,這真的合適嗎?而一心慕道的信眾們又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機器人法師所傳達的佛法嗎?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Mindar 出現在京都,而不是像東京這樣較具有現代化形象的都市,似乎有點出人意料,畢竟京都是個千年古都,同時也是日本的文化象徵。在此同時,作為一個國際性都市、世界級觀光勝地,京都其實是很願意接納新科技,就像在嚴格的建築規範下、力圖保持它古都風貌之餘,京都的各個角落不時也會出現令人驚豔的現代建築。而位於東山區的高台寺也是大有來歷,它可是寧寧夫人為了紀念在日本歷史上舉足輕重、叱吒風雲的豐臣秀吉於 1606 年所建造。Mindar 落腳在京都高台寺似乎隱含著某種寓意,也再次印證了京都與時俱進的包容力。

那 Mindar 又是由誰所打造的呢?這裡又要出現一個大家很熟悉的名字,不出所料,它的創造者就是人稱 「雙生機器人之父」 、任教於日本大阪大學的石黑浩教授,一向走在時代尖端、充滿天馬行空想像力的他,曾開創出一系列廣受矚目的作品,他選擇以真人作為模特兒,推出類似本尊的機器人版本,其中包括曾經造訪台灣、演出舞台劇的 Geminoid F,知名藝人黑柳徹子、松子,甚至是日本國寶級落語家桂米朝,以及印在改版前日本千元大鈔上的大文豪夏目漱石等。當這些栩栩如生、神似本尊的機器人現身時,總能吸引大眾的目光,也不禁讓人思考,人與機器人的分界到底畫在哪裡啊?

不同於之前系列作品強調機器人要能極其近似所模仿的對象,石黑教授在設計 Mindar 時,反而不特別要求它的外表必須神似一尊「佛」。耗資約 1 億日圓、花了將近一年半時間所打造的 Mindar,擁有鋁製的身軀、搭配上矽膠的臉孔,身高達到 195 公分,展現出居高臨下的氣勢,它的眼睛、雙手、和身軀都能移動,雙腳站立於平台之上,但並不用來走路。以觀世音菩薩形象現身的它,外表柔和、偏向女性樣貌,大致符合一般人對於菩薩的想像,但它身上的金屬零件卻全都裸露在外,清楚明白地告訴大家,我就是部機器人,這又有何用意呢?直覺來說,如果 Mindar 在外觀上能更接近真實的佛像,信眾的認同感是不是也會隨之提昇呢?那為什麼石黑教授團隊不這麼做呢?

接下來是我的臆測,可別忘了,Mindar 想要擔綱的身分是具有莊嚴、神格意象的心靈導師,相較於幾款有名的人形機器人,像是具有公民權的 Sophia 等,它們所扮演的多半是類似親善大使的角色,偶爾的脫序行為,還不至於動搖國本,但 Mindar 可不同,它所背負的期待嚴峻許多,禁不起丁點的閃失,萬一發生臉部表情糾結、動作踉蹌的情形,法師的形象可會是全面崩潰!倒還不如逆向操作,直接了當表明自己的機器人身分,倒也不失為良策。換個角度來看,佛像可以是木頭、石頭的材質,又為什麼不可以是具有行動能力、擁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呢?

3D投影技術加持,機器人菩薩獲正面迴響

在眾人的期待之下,Mindar 終於正式亮相,它雙手合十、眼神投向信眾,以預錄的方式帶領大家一同吟誦心經這部在佛教界廣為流傳、影響深遠的經典。同時,為了增加法會的臨場感,寺方還運用了 3D 投影技術,將信眾的影像呈現在大螢幕上,誦經完成之後,接續也在 Mindar 背後的牆上,投影出一位預先錄好的人士即席請教 Mindar 一些心經上的問題,經由這樣的對答方式,塑造出互動的感覺,也讓信眾更能沉浸於佛法的氛圍。

Mindar 的初登場獲得了不錯的迴響,根據對參與法會人士的訪談,即使一開始會有些疑慮,但在整個講經過程結束後,大都予以正面的評價。雖然現階段 Mindar 仍然無法近距離與信眾們互動,也不能針對每個人各自的疑惑一一加以開示,但卻也成功地吸引到社會大眾的關注,以及對佛法的興趣。

佛在世間的形象本就千變萬化,隨著時代的演進,機器人成為祂的代言人似乎也有其脈絡可循。展望未來,Mindar 會不會有更多的分身呢?那就要看大家是否願意接納機器人為我們講經說法了!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