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台灣科技100強榜單中,共有48家新進榜廠商,也代表擠出了48家廠商落榜,在過去一年中產業環境劇烈變化的程度,從榜單大幅變動可看出。
在今年排名躍進以及新進榜的廠商中,大致呈現兩股趨勢。一個是隨著台灣TFT-LCD產業競爭力大增,相關廠商的名次大進步;另一個則是在資訊系統、手機組裝的龐大基礎下帶動下,應用在資訊或是手機上的關鍵零組件廠商也在今年大有斬獲,台灣產業聚落的特性,仍然是廠商崛起的關鍵。
與去年相較,今年排名大幅退步或是跌出榜外的廠商,也可呈現出兩股趨勢。一是由於去年華碩在主機板市場進行低價掠奪,使得以PC用主機板為主的廠商,紛紛跌落榜外,二是在產業上下劇烈變動之際,資訊及半導體通路商經營變數大增,調整不及的廠商,也紛紛在榜上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華碩在去年將部分主機板業務分割至華擎,使得華碩本身的財報呈現營收衰退,而台灣科技100強排名,是依據證期會所公佈的上市、上櫃公司財報進行比較,所以造成華碩在以集團營收計算排名的美國《商業週刊》全球科技100強上榜,《數位時代雙週》台灣科技100強落榜的情況。
賽門鐵克──駭客大戰的領軍人
資訊安全領導品牌如何搶先在網路病毒大蔓延之前一步?賽門鐵克執行長約翰‧湯普森(John W. Thompson)的做法,是透過購併公司,成為擁有最完整對抗駭客產品清單的企業之一。
的確,賽門鐵克一直以來都是靠購併來擴充成長,不過湯普森的擴張腳步更快。從5年前買下加州的Cupertino後,他已經花了17億美元購併了13家公司,分別是擅長個人防火牆、入侵偵測、以及預警系統這類的產品。賽門鐵克在2002年時買下了一家在預警服務的先驅業者──Security Focus,很快地,賽門鐵克馬上成為這個快速成長市場中的佼佼者。湯普森說,賽門鐵克這麼快的擴張產品線,實在是迫不得已,因為「大約每15到18個月就出現一個讓舊技術失效的新攻擊型態。」
購併讓賽門鐵克在保衛企業網路、個人電子郵件的戰役中勝出,並在今年美國《商業週刊》的「科技100強」中名列第61。今年3月,賽門鐵克會計年度結算,總計該年銷售額達18.7億美元,年成長率達33%,而獲利更一躍至3.71億美元,年成長率49%。就在4月28日,賽門鐵克調高2005年財測至23.3億美元營收,相當於25%的年成長率,而估計獲利將可上看4.8億美元。
高盛(Goldman Sach)分析師佛芮兒(Sarah Frair)指出,賽門鐵克已成為具領先優勢的資安提供者了。然而,漂亮的財報也吸引了更多競爭者共襄盛舉,例如微軟便考慮將自家的防毒軟體加進視窗作業系統中,這勢將啃蝕掉賽門鐵克的核心業務──占公司營收74%的桌上型電腦防毒軟體及服務。而在同時,一家名為VeriSign的公司,及其他同業正積極進駐企業資安管理市場,這也正是賽門鐵克成長性業務之一。
湯普森的反應為何?繼續購併!5月19日,他宣布了一項3.7億美元的交易,買下反垃圾郵件公司的領導業者──Brightmail,使賽門鐵克得以繼續多角化經營防毒市場,並擴大業務,Brightmail擁有1800名顧客,這讓賽門鐵克有更好的機會向這些客戶銷售更多的資安產品。
湯普森馬不停蹄的下一個購併目標為何?雖然他閉口不談屬意對象,但顯然地,他現在想力拱的業務是諮商顧問。可以確定的是,當企業們忙著找新法子對抗網路黑暗勢力時,湯普森也同樣努力於物色新的購併標的。
(本文譯自美國《商業週刊》,版權為McGraw-Hill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