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月遭軟體大廠Google及手機大腦ARM雙殺,智慧手機處境艱難,華為總裁任正非日前也首度鬆口,因海外業務下滑,下修今明年業績目標,受影響業績上看300億美元,衝擊到2021年才會緩解。
Google停止合作不影響華為中國銷售,但若ARM全面封殺華為,則將使海思麒麟晶片無法再研發更新產品,影響度更勝Google;而中國也因貿易戰掀起RISC-V狂熱,「中國芯」熱度直攀高點,中國半導體業打算以RISC-V架構開發自製晶片。
對此軟銀創辦人孫正義22日在「G2 and Beyond:全球產業秩序的解構與創新」論壇上,首度否認封殺一事。
否認封殺華為,仍須時間盤點
「這是我第一次回答ARM問題。」孫正義在22日論壇會後回答提問,強調會盤點25%以上比例在美國製造的產品,不在禁令內的產品將會繼續出貨華為,強調ARM並沒有終止與華為合作。
一個誤會,趁機回答說明
孫正義說,「有一個誤會」,尤其是中國,大家以為軟銀阻止ARM出貨到中國,但其實他自己都是看報紙才知道此次,由於ARM管理階層負責日常營運,他不會參與,並強調沒有下這樣的指令(禁運華為)。
其次他說明,ARM不是禁運,而是還需要時間釐清哪些商品合規。孫正義說,美國有一個貿易法,如果產品製造超過25%比例在美國,這些產品不能賣給華為,這個法律剛通過,ARM必需要遵守。
但ARM仍需要瞭解,哪些產品超過規範,哪一些不能出貨給華為,盤點需要時間,如果有產品低於規範,還是可以出貨華為。
對於25%製造比例,孫正義解釋25%製造是包含工時、專利數目、工程師人數,由於ARM大部分員工在英國,理論上應該是沒問題。只是法規突然生效,ARM還在研究哪些產品25%以上在美國製造,他強調重點是:ARM沒有終止與華為的合作關係。
未來ARM一旦找出製造來自美國占比低於25%的產品,就能出貨給華為,「這是時間遲早的問題,」孫正義說,不過因為現在還在調查階段,他也希望持續與華為維持客戶關係,「ARM是中立公司 一方面不能違反法規 但也要尊重中國人民和華為關係。」孫正義顯然趁訪台演說,藉機說明這個情況。
回防RISC-V,ARM延續品質優勢
因貿易戰興起,中國開發自有半導體技術企圖心大增,開放原始碼的RISC-V架構更在中國掀起熱潮,對於孰優孰劣?孫正義指出,「各有自己的強項」,ARM的優勢在於高階產品。
他舉例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ARM有更好的技術、更安全,能耗管理佳,同時軟體堆疊度更好。ARM可以提供許多功能,而未來團隊也會延續該優勢,不會想要降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