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在《社交新禮儀:和我說話時,請把AirPods摘掉……吧》中談及,當你一整天戴著AirPods時,周圍的人可能會感到困擾或不尊重。
他在聽歌嗎?還是只是掛著?他到底有沒有聽我說話?還是說他根本不想跟我說話?
為了安全問題,通勤族戴上了AirPods
而《大西洋月刊》近日指出,對一些女性來說,這種戴著AirPods的「尷尬場面」會讓公共空間感覺更安全。
它對外像是一種提醒,警告陌生人不要打擾;而對用戶來說則像是一層保護罩,能給這些女性勇氣快步走過,忽略掉街頭騷擾的言語。
一名居住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律師惠特尼·李(Whitney Lee)說:
「在我習慣戴耳機通勤之前,那些街頭騷擾者知道我故意忽略他們,結果他們會跟著我、觸碰我,甚至說一些跟性、種族和暴力相關冒犯的話。但當他們以為我因為音樂而聽不見騷擾,往往會更快散開,不再糾纏。」
而芝加哥的營銷經理安妮·葛李斯曼(Anni Glissman)曾經在一個通勤的早上,在地鐵上見到旁邊乘客在做不堪的行為。她稱幸好耳邊還有音樂,讓她可以有勇氣保持冷靜,臉色僵硬看向窗外。
一些受訪女性表示,現在出門戴上AirPods,已經變成了跟出門帶傘一樣日常的事情。她們甚至會注意將頭髮夾在耳後,特意讓AirPods露出來被看到(有種住飯店在房門掛上「請勿打擾」牌的感覺)。不過,有時她們也會為因為AirPods,不小心將需要幫助的路人拒之門外而感到內疚。
但研究街頭騷擾的社會學教授蘿拉·羅根(Laura Logan)提醒,女性不能因為戴上耳機就覺得放心,假裝不關注不理會的行為也有可能會激怒騷擾者。
另一方面,AirPods也可能透露出一些訊息:「明亮白色外觀,明顯是在告訴別人,你手上有一部iPhone,它的價值也可能讓女性成為目標。」
非營利組織Stop Street Harassment在201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在美國有77%的女性和34%的男性都有過公共場所被口頭騷擾的經歷。
羅根認為,從這一角度來說,越來越多人習慣一整天戴著AirPods並不是件壞事。當大家都約定俗成認定年輕人有這麼一「陋習」,街頭騷擾者可能也會這樣看那些假裝無動於衷路過的女性,然後不再糾纏:「咦,她們對我的下流話沒反應?切,又是一個戴著AirPods 沒聽見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