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比Google開發板便宜,NVIDIA要用免費課程在邊緣AI晶片稱王
不只比Google開發板便宜,NVIDIA要用免費課程在邊緣AI晶片稱王
2019.07.12 | 物聯網

NVIDIA(輝達)與Google在人工智慧(AI)開發者領域競賽激烈,在Google今年3月推出以Edge TPU開發的149.9美元(約4,657元台幣)Coral Dev Board後,NVIDIA隨即在同月,推出最低售價99美元的人工智慧電腦Jetson Nano,號稱能打造數百萬個智慧系統。

Jetson Nano比前一代Jetson TX2教育版299美元(零售價599美元)要便宜得多,足以顯見要拉攏開發者的決心。

雖然較對手Google Coral Dev Board、樹莓派(Raspberry Pi)3 Model B+等產品晚了一步,但憑藉著NVIDIA在技術與性能上的強悍特性,Jetson Nano不僅滿足了在Jetson系列的全面性外,配上定價99美元的價格,一時間就在網路上掀起討論熱潮。

圖_NVIDIA 為大眾市場推出 Jetson Nano AI 模組.jpg
NVIDIA今年3月讓Jetson Nano問世後,就以99美金的定價讓市場認為相當有競爭力,且易入手的價格也吸引不少開發者的目光。
圖/ NVIDIA

高CP值成為吸引創客主因

在此時推出Jetson Nano這樣的產品,主要也是NVIDIA看準了廣大的開發者、創客與玩家,過去這群人可能受限於成本、耗電量、尺寸等限制而無法發展相關的AI模組。

在AI開發者心中,究竟Google跟NVIDIA AI平台誰勝出?開發者指出,NVIDIA在AI生態圈深耕多年,軟體工具選擇性很高,軟體優化工夫紮得深,但Google在通訊系統方面如藍牙或WiFi功能較為完整。

Jetson Nano主要採用Cortex-A57 x4的核心處理器,而比Jetson Nano早一點問世的Google Coral Dev Board則是採用Cortex-A53 x4核心處理器加上一個GC7000繪圖處理器,售價149.9美元(約4,657元台幣);比這兩項產品都還要早一年推出的樹莓派3 Model B+採用與Google相同的Cortex-A53 x4核心處理器,售價是35美元(約1,087元台幣)。

產品 推出時間 核心處理器 售價
Jetson Nano 2019年3月 Cortex-A57 x4 99美元(約3,075元台幣)
Google Coral Dev Board 2019年3月 Cortex-A53 x4+GC7000 149.9美元(約4,657元台幣)
樹莓派3 Model B+ 2019年3月 Cortex-A53 x4 35美元(約1,087元台幣)

整體來說,樹莓派的AI開發板雖然價格極低,但是AI功能上可能略有不足,需要倚賴Intel等其他AI加速器輔助,反而因此增加成本,這也是Jetson Nano以單一開發板及豐富軟體工具推出,立刻獲得開發者注意的主因。

開設免費課程

不過NVIDIA的計畫並不止於推出平價AI開發板,近日更宣布旗下的DLI(Deep Learning Institute)深度學習機構將針對Jetson Nano開設免費課程。課程時間一共8小時,報名學員可以在過程中學習如何搜集影像資料,並透過這些資料來進行訓練、優化以及部署AI模型,對於想要開始學習AI方面知識的學員來說,是個很好的跳板,且完成課程後還可以拿到相關的證書、證明學員在該專業領域上的成長。

螢幕快照 2019-07-12 下午5.26.38.png
Smart Doorbell Camera就是一個以Jetson Nano為AI模組開發出來的產品。

由於Jetson Nano其實就是一個迷你的AI電腦,可以讓使用者平行運算多個神經網路,所以在執行影像的分類、物體偵測上是相當適合。從NVIDIA的官方部落格中就可以發現,有不少國外的開發者、創客,利用Jetson Nano設計出許多相關產品,像是智慧監控門鈴(Smart Doorbell Camera),能夠紀錄經過家門口的每個路人的人像,並提供該路人曾經拜訪過家門口的頻率。

此外,從NVIDIA的官方部落格裡也發現,開發者、創客利用Jetson Nano開發的產品,在上市短短的數月之間,已有顯著增加,這也顯示Jetson Nano的平價特性,吸引了更多想要進入AI領域的開發者。如今再搭配自家推出的DLI免費課程,相輔之下將有可能成為NVIDIA挑戰競爭對手,吸引開發者、創客了解AI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一項重要武器。

責任編輯:蕭閔云

資料來源:NVIDIA

關鍵字: #Nvidia #人工智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