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類電信業開啟「國內漫遊」首例,過去在偏遠地區用手機上網的緩慢體驗可望改善。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17)日通過台灣大哥大、亞太電信申請變更行動寬頻業務事業計畫書,亞太電信可在國內「偏遠地區」向台灣大借用基地台網路,提供用戶漫遊使用,消費者不需額外付費。漫遊服務正式上線時間,則要看兩家業者何時完成系統建置與用戶通知。
住在哪些地方的用戶可望受惠?根據NCC對偏遠地區定義,凡是人口密度低於平均人口密度五分之一的鄉、鎮、市,或距離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在地7.5公里以上的離島都算在內,全國共計有86區。
確保消費權益,不得有差別待遇
NCC 平台事業管理處代處長蔡國棟表示,亞太電信需做到主動揭露,告知用戶可能接受到台灣大訊號,並在手機上更改訊號來源名稱。不過,因為手機型號眾多,可能會有部分用戶看不到名稱的情況,消費者可向業者客服諮詢。
為了確保消費者權益,NCC強調亞太電信不得停止使用偏遠地區「已建置」的基地台,建設數量與涵蓋率需維持再原有水準;台灣大需確保不會對自家用戶和亞太用戶有「差別待遇」。
今年6月《電信管理法》公布後,NCC引入網路共享概念,開放業者可提供國內漫遊,希望能在平衡城鄉數位落差同時,讓業者投資合理回收、提高基礎設施建置意願。
從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先前表示,「5G基礎建設費用可能是4G的三倍」,不難看出NCC此次許可台灣大和亞太電信在偏鄉聯手提供4G訊號,其實也在替5G鋪路。但在成本與投資的天平之間,業者究竟會如何擺盪,成為主管機關未來的監督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