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經營一家公司,究竟是為了什麼?包括蘋果在內的美國181家大公司最近收到了一封與這個問題相關的公開信。
8月下旬,一個名為B Corp的組織在《紐約時報》買下整版廣告,向美國「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發出公開信,希望這些包括蘋果、IBM在內的美國大公司,可以將保護地球環境放在企業宗旨更重要的位置。
B Corp的全稱是Benefit Corporation,又稱為「共益企業」,這個組織致力於推動企業以公共利益為企業目標。每一個自認為能夠平衡公共利益和企業利潤的公司,都可以向它提出認證申請。
獲得認證的過程可能長達數週、數月,甚至數年,具體取決於企業的規模和復雜程度。目前全球共有2,933家企業獲得了認證,中國僅有12家企業獲得。商業圓桌會議則是一個包含美國181家大公司的組織,加入這個組織的美國公司包括蘋果、亞馬遜、美國銀行、通用汽車、埃森哲等大公司。可以說,這些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不僅影響著全球數十億人的衣食住行,還掌握這全美乃至全球的經濟命脈。
B Corp的這封公開信,不僅是對自己的一場行銷,也是對商業圓桌會議這個組織近日修改企業宗旨的一個回應。在8月19日,商業圓桌會議宣布,將企業治理的原則和企業宗旨修改為:
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價值;投資我們的員工;與供應商公平合理地進行交易;支持我們的社群;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而在上一個版本中,商業圓桌會議的企業原則是「股東利益第一」。客戶、員工、供應商、社群、股東這些利益相關者,都被列入商業圓桌會議成員的責任清單,以「促進為全體美國人服務的經濟」。
雖然這個新的聲明,看上去讓企業關注更廣泛的利益相關人群,但這並沒有讓B Corp這個組織滿意,因為它們希望這些大公司可以重視自身對社會環境、地球環境的影響。
B Corp認為:
我們採用更好的公司治理模式——利益公司管理——這給我們,也可以給你們一種對抗短期主義的方法以及在利潤、目標之間做出平衡決定的自由。
在《紐約時報》刊登的公開信後,還有33個B Corp認證企業的CEO署名。戶外服裝品牌Patagonia的CEO羅斯.馬爾卡里奧(Rose Marcario)表示:
商業活動製造了這個世界超過60%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然而卻只承擔了很小的責任。
總的來說,這封公開信背後,是企業在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平衡取捨。公司管理者為股東創造價值,讓企業利潤最大化,這是現代管理學裡經常提及的一條「誠信義務」。
隨著近年來不斷有人思考企業存在的目的,「社會企業」的概念也開始出現。傳統企業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的、自給自足經濟獨立的組織,非營利組織(NGO)是以實現社會效益能最大化為目的、需要募款申請補助的組織。
那麼社會企業就是介於兩者之間,既能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又能做到自給自足的組織。
B Corp組織認證的公司就屬於社會企業。然而對於不少大公司而言,在獲得良好的經營後,並不吝與建設自己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一面。
比如蘋果會定期發布環境責任報告,強調廢舊設備的回收,以及使用可再生材料製造產品;戴爾使用海洋塑料製作產品包裝,參與創建世界上首個商用規模的海洋塑料和尼龍供應鍊等等。
責任編輯:江可萱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