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知名瀏覽器Firefox的國際非營利組織Mozilla在昨(2)日發布「台灣網路健康調查報告」,揭露台灣的網路環境出現 「高隱私風險」、「高資訊壟斷」、「高訊息誤導」 的「三高」問題,其中有61.9%受訪者無法明確意識到網路隱私風險、個資遭特定企業蒐集與濫用、網路假新聞與假消息等,且未能針對上述三大問題做出積極行動。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般認為年輕族群對於網路安全的防範能力較年長族群來得強,但報告卻指出, 年輕人在「資訊壟斷」方面的問題意識及行動力,都比年長者要來得低。
年輕人的網路使用方式就比年長者安全嗎?Mozilla發現:不一定
這項台灣網路健康調查報告,是Mozilla第一次在亞洲針對特定國家的網路使用習性所執行的相關研究報告。調查顯示,受訪者對於「網路三高」問題的意識程度由高至低分別為「資訊壟斷」(85.8%)、「訊息誤導」(77.5%)、「隱私風險」(49.7%);從行動力來看,由高至低則分別為「隱私風險」(76.1%)、「訊息誤導」(70.9%)、「資訊壟斷」(56.4%)。
進一步分析上述結果可知,受訪者對「資訊壟斷」問題意識程度最高,行動力卻敬陪末座,說明多數人雖意識到個資遭少數科技企業蒐集與濫用,卻未針對問題採取行動。
Mozilla更發現,年輕人在這方面的表現之所以不如年長者,原因在於他們在網路使用上的習慣性及接受度都比較高。舉例來說,如果某個新功能要求用戶用Facebook或Google帳戶登入,大多年輕人即便知道登入後可能會讓Facebook或Google蒐集到更多個資,但當下都會選擇方便性大過於保護隱私。
Mozilla表示,年輕人之所以會這麼做,和他們不知道大公司具體來說會如何使用他們的資訊,有很大的關係。而年長者由於不熟悉網路,在收到搜集個資相關的警告時,會表現得比較謹慎。
報告也發現,受訪者對「隱私風險」的行動力最高,問題意識卻最低,這說明了人們的網路行為雖不危及自身隱私,卻並未明確瞭解如何選擇安全的平台與服務以遏止個資遭不當使用。
Mozilla表示,這代表很多受訪者下意識做了一些保護自己隱私的行為。舉例來說,很多人去到公共場合或咖啡廳,會為了方便而選擇連上自己的熱點、而不是去跟咖啡廳的人要wifi密碼。這樣的行為,使得受訪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選擇了更安全的網路連線服務。
較令人不意外的,要屬「資訊誤導」的相關調查結果——年長者要比年輕人要較難辨別網路資訊的真偽,也更有可能因疏於查證而轉傳錯誤資訊。
建立好習慣預防網路「三高」,並提早為孩子進行網路健康教育
三個月前剛接任Mozilla台灣分公司總經理的梁永光表示:「如同預防身體的三高疾病,當網路出現上述『三高』問題,民眾也應該有所覺醒,這也是Mozilla發起網路健康調查的初衷。」
至於平時要如何提升自己的網路安全,避免數位足跡被大企業搜集呢?梁永光說,人們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單一的服務帳號登入其他服務,並且在使用語音助理時更改隱私設定,避免提供企業存取的權限。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則從網路健康教育的角度進行觀察。他說,現在的孩子們很早就開始接觸網路,他們還來不及學習如何在網路世界中保護自己,例如密碼不要設定成生日、不隨便透露個資及留意釣魚郵件等。
葉丙成強調,目前台灣有超過20條法律條文與網路犯罪相關,包括散布不實謠言、濫發垃圾郵件與網路詐騙,當孩子矇懂未知地進入網路世界,便很可能誤觸法律而造成遺憾。老師與家長須格外重視孩子的網路健康教育,從小建立正確觀念,協助孩子在網路世界也能安全、快樂地成長。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