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Facebook發行的密碼貨幣對於金融業、企業商家行銷廣告、產品開發會有什麼影響
Libra,Facebook發行的密碼貨幣對於金融業、企業商家行銷廣告、產品開發會有什麼影響
2019.09.13 | Facebook

貨幣要有人用,流通才有價值,自有人類以來,物質或服務都會有個媒介交換。而在媒介被越多人接受之後,那個媒介才有價值。

密碼貨幣也是拜半導體科技發達所賜,帶動行動運算科技更快更先進,網路科技也更發達下,讓原本只能在實驗室與研究室需要大量演算法運算的電子密碼貨幣可以逐漸應用於世,因此漸形成新的價值交換媒介。

至於密碼貨幣的建構概念還有實現技術,跟修正版本還有進步技術等文獻資料及相關知識,可以透過網路Google搜尋資料或是Youtube影片教學,在此不敘述說明。這裡僅分享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 密碼貨幣之後將怎麼影響金融體系
  • 然後可能會發展出怎樣的金融體系
  • 還有對未來企業商家,想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廣告自己的產品進而賺錢獲利,會有什麼影響
  • 以及人工智慧時代的產品發展跟開發,對企業商家又會產生什麼變化

Facebook發展至今會員使用人數已達20幾億,儼然成為一個「線上大國」。當這大國的會員都用臉書幣,那麼臉書幣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貨幣系統,相對使用者的消費行為,還有投資等生活花費行為,將成為黃金數據──這才是真正的數據油田,且是精煉過的黃金鑽石油田。

對於「金融產業」方面:

Facebook有這那麼大的密碼貨幣系統,且密碼貨幣系統具有轉換交易速度快,手續費少,又有智能合約,更可以發展加密特性的金融衍生產品、保險產品,甚至銀行的借貸產品也可以。

也就是說金控公司的所有業務它都能做,還有因為臉書幣是具有智能合約可以程式邏輯化的,所以或許也可以做出交易所,這樣其實就會波及到華爾街的利益了,難怪華爾街會跳腳。

所以對金控銀行業華爾街來說,可說是金融界的工業革命了。

不過如果彼此談好合作,或許將把金融跟華爾街拉到一個更進步的層次,至於這個情況可能就要很後面了,畢竟臉書幣Libra Coin才剛發表,還有很多進步想像空間。

對於企業商家「行銷」方面:

Facebook夾帶著大量的會員數據,再加上發行的密碼貨幣,如果都通用的話,那麼精準的消費數據將可以讓廣告商的廣告投放更精準、更離不開Facebook相關平台。

廣告商離不開,一般使用者會員也離不開,因為對廠商投放所需要數據更精準,讓一般使用者在使用貨幣消費上更方便了。

另外臉書也已導入AI,如果再加上金融黃金油田數據,那麼將會把AI發揮最大功效,到時食衣住行育樂的廠商想要透過社群媒體廣告行銷賺錢,都將離不開FB相關社群平台,一般使用者每天睜開眼睛生活所需的食衣住行育樂,也都離不開臉書了。

一般廣告行銷,會先透過流量導流,再行銷客戶購買。這些購買行為需要收錢,所以一般會串接其他平台的金流,導致FB在金流上抓不到客戶真正購買產品的數據。

但是如果今天購買成交的金流都在Facebook解決(就算是實體的話,更不需要POS機,只要手機或是平板等行動裝置就可以當POS機,省成本又省力),那麼這些金融交易數據將使Facebook搭配既有的會員數據更精準地知道,哪些是真正買家,哪些不是買家。

對於企業商家「開發產品或服務」方面:

再者透過這些數據,可以更精準知道客戶想要怎麼樣的產品、怎麼樣的文案內容才能讓客戶掏錢購買,那這些數據再餵到Facebook的AI系統,是不是就可以分析出要什麼產品、服務跟廣告文案內容,才更符合客戶的口味呢!

因為以前企業認為,消費者應該喜歡怎樣的產品或服務,那就生產或建立這樣的服務給消費者,但是現在反過來了,消費者心中希望能看到企業真正懂他們要什麼的產品或服務,而不是企業自我認為的那樣。

那是不是透過這樣的金融與會員數據,加上AI精煉推薦,更能完全掌握機制來知道是否更貼近消費者心中真正想要的產品或服務,再展現出給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營造出三贏局面,企業商家賺到錢、Facebook也賺到錢,消費者獲得真正要的產品或服務。

這樣不就會讓人更想在Facebook相關平台,進而自然提高Facebook相關平台的黏著度了不是嗎?

再者,如果Facebook將這個產生「消費者真正會購買的產品」開發建議系統數據,賣給廣告商的企業商家,是不是能再賺一筆,這樣Facebook的股價不就又會更高了。

結論與未來展望:

當然看到這裡,會認為那商家跟消費者不都被鎖在FB相關平台了?

其實也不全然,因為還有Google、Amazon、Apple、Microsoft等組織,不會眼睜睜讓它壟斷的。它們本身也是數據公司,並非省油的燈,也會跟進發展加密貨幣,或者更有策略地搶客戶。

實際上,Google、Amazon、Apple、Microsoft等組織,它們擁有足夠的資源與技術人才,也可以馬上進行自己的密碼貨幣計畫。但當一個潮流的創造者,一定會有諸多阻礙與發展成本,所以初期應是先觀望Facebook的Libra,是否能優先得到歐美等強國的支持。所以近來就有美國政府與金融相關機構針對Facebbok的Libra聽證會,要求FB詳細解譯Libra的發展能否完全符合美國政府的監管。

其實這樣的趨勢有點像19世紀汽車剛發明時,本來英國可以站在汽車主導地位,結果因為看不懂趨勢而訂定了以現代來看讓人哭笑不得的「紅旗法案」,結果讓英國失去了汽車主導地位。

所以美國政府如果看得懂趨勢,知道不能像英國這樣重蹈覆轍的話,就會採取積極開放態度發展密碼貨幣。相信在數位網路資源占有全球大約8、9成的基礎上,加上美國在全球強權的主導地位,將會使美國在未來數位網路密碼貨幣時代裡,除了處於領導地位的傳統美元外,也同時擁有密碼貨幣的數位美元,在全球貨幣領導地位上相輔相成。

屆時全世界將是密碼貨幣流通的時代,相對的,加密貨幣始祖主如比特幣、乙太幣等的價格,也將很有機會創下高價。

最後,畢竟時代跟科技再怎麼進步,還是要符合「人性」跟「方便性」──生活方便性、商家賺錢方便性。最後就變成,看各大科技數據公司的服務哪個方便、人性化,勝出的那個,才是人們願意被黏著的平台。

(本文由Jason Chu授權轉載自JL趨勢生活站

責任編輯: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