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市場在數位浪潮下的新契機──靠OMO完成最後一哩路
教育市場在數位浪潮下的新契機──靠OMO完成最後一哩路

網路對教育帶來的衝擊

教育這個歷史最悠久、變化也最緩慢的產業,在世界持續高度數位化的時代中,呈現著甚麼樣的變化?知識的傳遞與人類的生活變化,相互產生了甚麼影響?如今沸沸揚揚的5G應用,將會對這個產業產生甚麼衝擊?

教育產業的線上發展

1960年代末期,從人類第一次讓兩台電腦資訊開始傳遞後,就開啟了資訊爆炸的年代。隨著網路速度的發展,blog的圖文說明、影音與直播,解決了知識傳遞的空間限制與取得成本,突破人類早期傳遞必須透過面對面口述與紙本的限制,因應市場需求,線上教育平台(如:可汗學院、Udacity、Edx、Coursera、MOOC、Hahow等)與知識問答平台(如:Quora、知乎等)近年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並急速擴張,

大量的影音內容讓 「自學」 也蔚為風潮,「速食」 的概念也進入了教育的產業之中,只要有了連網裝置,所遇到的問題,都可以透過搜尋引擎快速找到批量的解答。

網路誕生創造線上教學的浪潮,是否會造成線下教育市場的崩壞呢?依過去10年來線上教育的發展,對線下教育的衝擊並不是市場規模的縮減,而是加速了「翻轉教育」的進程。

線上教育的時間,與線下教育的空間

網路的便利與大量儲存,讓知識量的累積與散播,隨著時間越來越豐富,這個特性對線上教育的平台來說,過時知識與建議的內容,會影響到最新知識被搜尋的能見度,如何管理與去蕪存菁,在這速度感極重的網路世界裡,是特別需要重視的一塊,課程正確性與快速取得,都是學員選擇的重要依據,故剛性需求(語文、理財等)、無實作及已經為定律的知識,是線上教育平台最合適的標的。 目前最主要的挑戰:

  1. 評鑑學習績效
  2. 完課率與個人專注力
  3. 片段與邏輯架構

線上學習平均的完課率相對較低,在於學習環境自由、無同儕激勵,缺少師生與同學互動及的學習壓力下,專注力容易被外在環境與突如其來的訊息打擾,而無法在預計的時間內完整的學習,加上長時間的線上課程中如有部分內容學生自認已知,會有跳躍式拉動影片進程的狀況,講師安排的學習架構與邏輯會被受到干擾,故普遍教育影片都以片段方式且不超過15分鐘長度的呈現;技職與實作互動性高的教學,還是必須透過線下課程解決,故近年 OMO(Online-Merge-Offline) 在教育市場也成為趨勢。

5G對教育產業帶來的衝擊

5G的應用,對許多人最直接的想像會在於生活的便利,包括自駕車、AR(擴增實境)與VR(虛擬實境)增加購物的便利,大家比較少接觸的部分是用於教育學習上。軍方永遠是科技應用的前驅,21世紀初起,使用AR、VR已經成為必備的訓練項目之一,近年已經陸續有組裝廠,透過AR、VR輔助新進員工快速適應職場。

可以想像的是,未來電影中,大家透過網路所產生的虛擬實境,可從各自的遠端集中到同一處虛擬場所互動,學校的概念也將會不同,線上與線下各自優點將會透過「科技」的融合,不再有所分別,依照現在科技的發展進程,這個時間也許就在不遠處。

在OMO的趨勢發生,線上與線下教育的從業人員要怎麼準備與因應呢?回歸到教育本質── 內容傳授。學海無涯,知識需求會不斷地被更新與增加,只要人是群聚且需要互動,知識的傳遞永遠不會消失,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統只有特定人士能為老師的世代,也將變為「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

責任編輯: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數據串起亞洲市場,Vpon 為品牌開啟跨境成長新航線
用數據串起亞洲市場,Vpon 為品牌開啟跨境成長新航線
2025.10.29 |

近年來,台灣零售、金融、服務等 B2C 產業,正面臨營運成長放緩的挑戰。一來本地市場規模趨於飽和,品牌間競爭日益激烈;二來會員結構逐漸高齡化,而年輕族群的忠誠度與黏著度又難以維繫。若想突破現況,企業勢必要尋找新的成長路徑——或是積極佈局海外市場,擴大營運版圖;或是吸引外國觀光客增加消費,創造跨境商機;又或者,精準洞察會員需求與偏好,重新打造客戶關係。

無論選擇哪條路,數據整合與 AI 應用都是推動轉型的重要關鍵。威朋大數據(Vpon)執行長篠原好孝正是看見了這樣的市場契機,提出「以數據串起亞洲市場」的核心願景,善用 Vpon 在數據、AI 與數位廣告上的整合能力和經驗,協助品牌描繪顧客行為軌跡,從而制定更個人化的商品推薦與行銷策略,同時亦能協助企業掌握跨境商機,加速日本品牌深耕台灣市場,也讓更多台灣企業能以數據為翼,飛向更廣闊的亞洲舞台。

三大特色構築 Vpon 數據競爭力:多維數據 × 廣告行銷 × 隱私保護

要實現「以數據串起亞洲市場」的願景,背後靠的不只是理想,更需要完整的跨境數據與嚴謹的治理機制,而這正是 Vpon 第三方數據庫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篠原好孝認為, Vpon 第三方數據庫具備三大特色。第一是提供多維且全方位的消費者洞察。除了透過 App 廣告聯播網收集數據, Vpon 亦以電子發票數據為基礎,並結合政府開放數據,擴大數據收集的維度,使數據庫涵蓋線下消費傾向、地理位置、族群輪廓、興趣偏好、App 使用行為等多元面向。透過多維度數據整合分析,為企業建立涵蓋「人、事、時、地、物」的完整市場視圖。

第二是整合廣告行銷專業。提供從數據收集、受眾分析到廣告投放的一條龍式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將數據洞察轉化為具體行銷策略,並精準觸及目標客群,提高廣告行銷的成效。

第三為重視隱私保護與數據合規。 Vpon 的數據收集範圍橫跨亞洲多個國家,考量到各國政府及企業客戶對個資保護的高度要求, Vpon 從一開始就堅持不收集使用者的姓名、電話或其他可識別個人身分的數據,數據庫內僅有匿名化的裝置使用行為數據,除此之外 Vpon 更通過 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從數據收集原則到營運流程全面保障消費者隱私安全及數據使用的合法合規。

Vpon 威朋
威朋大數據(Vpon)執行長 篠原好孝
圖/ 數位時代

以數據助攻國家戰略:從 Cool Japan 到 Cool Taiwan

憑藉在數據整合與分析上的深厚實力, Vpon 成功引起日本政府與企業的關注和採用,包括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關西觀光本部、大阪觀光局、AEON MALL 等,皆導入 Vpon 數據解決方案進行精準行銷。

日本政府在 2010 年開始推動 Cool Japan 戰略,在政策推進過程中,適逢 Vpon 進軍日本市場,與日本觀光局合作進行大數據分析,藉由 Vpon 數據解決方案整合與分析海外旅客的觀光旅遊數據,不僅吸引更多海外旅客造訪日本,也帶動日本百貨業者、日本特色食品與文化商品的海外銷售業績成長。近年來,日本觀光局更依據 Vpon 的數據洞察結果精準投放廣告,推動海外遊客到東京、大阪或京都等知名景點以外的地區旅遊,促進地方觀光與產業均衡發展。

Cool Japan 的成功經驗,讓 Vpon 看見跨境數據應用的巨大潛力。因此於 2024 年啟動 Cool Taiwan 計畫,此計畫的兩個重點,一是吸引外國觀光客來台旅遊,二是支援海外企業佈局台灣市場,持續以數據為核心,打造更緊密的亞洲經濟網絡。

篠原好孝舉例指出,若日本品牌要在台灣舖設實體通路,可以透過 Vpon 數據庫了解各個商圈的人流特性、消費習慣與潛在顧客的生活圈,進而判斷哪些地點最適合開設新店。「從店舖開設前的市場評估、選址決策,到開幕後的廣告行銷與宣傳活動,都能藉由 Vpon 的數據洞察持續優化。」篠原好孝強調。

更重要的是,這套數據應用機制不僅能「順向操作」,協助日本品牌登台拓點,也能「逆向操作」,協助台灣企業前進日本市場,同時提升入境(inbound)和境外(outbound)的收入。像佳音英語在佈局日本市場時,便借助 Vpon 的廣告與數據專業,在日本主要城市的戶外看板投放廣告,成功建立品牌知名度。另外,桃園觀光局也與 Vpon 合作,於日本實體展會進行宣傳與曝光,吸引日本民眾來台旅遊。

從第三方到第一方: Vpon 以 CCDP 助企業重掌數據主導權

除了以數據串聯亞洲市場, Vpon 更進一步透過可組合式顧客數據管理平台(Composable CDP;CCDP),推動企業「回到自身」,善用自有數據資產,打造內部數據的增值循環。

篠原好孝表示, Vpon CCDP 以 Google Analytics 4(GA4)技術為核心,協助企業收集網站與 App 的使用者行為數據,並整合品牌自有的會員數據庫。如此一來,企業就能更全面掌握顧客的數位行為軌跡,據此進行更精準的分眾分群,進一步去提升會員活躍度與終身價值。

目前包括中國信託、遠東商銀、ABC Mart 等零售與金融業者,皆已導入 Vpon CCDP 解決方案,在符合法規與隱私保護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整合分散的數據資產,並透過 AI 模型進行預測與建模,找出轉換率最高的潛在客群,或是進行個人化商品推薦、優化廣告投放策略等,實現更精準且高效的行銷決策。

展望未來, Vpon 將持續「以數據串起亞洲」的願景,深化在日本、台灣、香港等東亞市場的整合布局,並計畫於東京上市,以取得更多資源推動全球化發展,例如:拓展、越南、歐洲等東亞地區以外的新市場,打造連結亞洲、放眼世界的數據生態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