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2年前開始我們不再害怕迷路!這些年Google Maps如何幫你找到回家的路?

在台登場12年的Google地圖,除可以帶你回家,街景服務、在地嚮導都是讓使用者更了解這個世界;而機車地圖、共享單車服務更是很在地特色,那接下來呢?
2019.10.28 | 蘋果

記得12年前的台灣,發生了哪些事情嗎?

那一年,我們有了高鐵、西部串接成了一日生活圈;貓纜同年開通,上山喝一杯茶再也不是件麻煩事;而那一年交通生活的天翻地覆,也走入手機裡。

Google地圖在2005年率先於英美發佈服務,2年後,在2007年於台灣上市,開啟台灣人移動經驗的數位化年代。12年間,數位地圖改變了台灣人對地理環境的認識,不僅是2D轉為3D,每日生活經驗更濃縮紀錄在方寸掌間。

《數位時代》編輯團隊探討12年來圖資對生活的各面向改變,發現相對其他生活應用,地圖已大幅改變戶外行為習慣。

台灣高鐵
12年前你既發生什麼事情嗎?高鐵通車、貓纜也開通,而我們生活習以為常的Google地圖也是在2007年登入台灣。
圖/ 台灣高鐵

地圖服務競爭者眾多,包括中國使用高德地圖、蘋果也在2012年推出自家的地圖,不過,迄今Google地圖在市場的地位仍不可動搖。Google亞太區街景計畫負責人魏薌君表示,這十幾年來Google地圖帶來的,是對人類生活的便利性、互動性跟功能性。

獨步亞洲,台灣搶先體驗共享單車服務

台灣是Google地圖第一個在亞洲推出共享單車服務的國家。在台灣,2009年就登場的Ubike共享單車服務,至今已邁入10個年頭,Google地圖也針對此一服務,在今年於台灣推出亞洲首個共享單車即時諮詢查詢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在Google地圖上查詢目前附近可租借的地點、以及可租賃的車量數等,讓使用者更加方便。

儘管目前僅在新北市跟高雄可以使用,但台北市的使用者可能還要在等等。

GoogleMaps_BIkeshare.jpg
Google地圖致力於提供各種不同服務,有全球性的、也有符合在地特色的。共享單車服務即是一例,台灣獨步亞洲搶先登場。
圖/ 翻攝Google官網

若喜歡韓國的遊客可能會發現,在韓國,Google地圖無用武之地。沒錯,魏薌君坦言,雖然Google地圖盡力提供給使用者更多、更完善的服務與功能,但礙於各地法規限制,即便Google地圖有辦法提供當地資訊,但使用上卻不若其他地區來的便利,而南韓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不過在政策相對開放的台灣,則另有獨特應用經驗。2015年Google把「在地嚮導」加入,讓地區用戶提供專家意見,2018年又針對台灣廣大機車族推出的機車模式,2019年共享單車即時資訊功能上線,對台灣的使用者來說都是十分在地的使用體驗。

google street截圖1.jpg
圖/ 截圖自google street

其中街景服務的加入,對於地圖功能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補強,因為有了街景,讓使用者可以先透過圖資,探索未知的景點;而2015年登場的在地嚮導,則是可以透過使用者的即時更新資訊,讓每個地圖的用戶都能更快速了解景點的特色跟優缺點,補強街景服務更新速度的落差。

沒有地圖 V.S 擁有地圖,便利、互動、功能是最大改變

而回想起12年前沒有地圖的時刻,魏薌君說她想都不敢想當時是怎麼活下來的!這10幾年來數位化地圖帶給人類的,就是便利性、互動性跟功能性。

只要有地圖就能到世界各地,而且有了離線功能,不怕沒有網路會迷失方向;而過去都是單向性給予使用者指示的地圖,在數位地圖的時代裡越能朝向互動性,使用者可以留下評論,而商家也可以進行回覆,並發布公告,讓使用者掌握店家的新資訊,形成雙向的溝通。

Google亞太區街景計畫負責人魏薌君
Google亞太區街景計畫負責人魏薌君表示,12年前沒有地圖的生活令他現在不敢想像,而12年來,地圖帶給使用者的是便利、互動與功能性。
圖/ 簡永昌/攝影

至於在功能面上,Google地圖也持續更新,希望讓使用者能在未來以「一站式」的方式在地圖上完成如叫車、訂位等功能,以地圖資訊整合生活情報的強烈企圖心,讓Google地圖正逐步朝超級App之姿邁進。

問起魏薌君未來Google地圖的方向,她毫不猶豫地說就是更加客製化,以使用者的角度導入更多符合大家期待的功能、更方便地圖之於使用者的定位與角色。

因為人性,所以推出地圖服務

回想Google之所以在2005年推出,,是因為團隊發現使用者在面對未知的世界時,只能倚賴紙本的地圖,不僅麻煩,也不夠即時,因此希望能整合成一個平台幫使用者解決這類的問題。

回想2005年,一開始登場的時候只有美國(2005/2/8)、接著同年在英國也登場了這項功能,魏薌君笑說那時在電腦上打開時就只會看見這兩個國家,而其他區域都是空白的。走過10幾個年頭,Google地圖現在攤開來,已經可看見全球220個國家的資訊,比起一開始的2個國家來說方便多了。

Google Maps.JPG
最早先在2005年登場時候的地圖,可是只有美國跟英國。如今地圖的圖資資料已經遍及全球220個國家。
圖/ Google Maps

2007年Google地圖在台上線以後,台灣的使用者可以開始透過數位地圖去探索在地的資訊;接著2009年導入街景服務、2011年新增了即時交通路況及大眾運輸導航,使用者更能隨時掌握道路狀況,方便即時調整通車路線。

使用者給什麼反饋,Google團隊就解決什麼問題

地圖未來還能有什麼功能?Google地圖服務團隊多年不斷探索,魏薌君說,Google會依據使用者的反饋跟意見,去決定應該要優先解決跟提供哪些服務,就以台灣在地比較特別的機車模式來說,當時就是看準了台灣機車族比例高於全球、而決定推出的服務。

「其實機車模式是從印度先開始的,」魏薌君這樣解釋到,因為Google團隊發現當地使用者反應原先的導航會把機車路線帶到不對(機車不能通行)的地方去,透過實地訪查以後發現,提供機車模式有其必要,因此才誕生了這項服務。

Google Maps
還記得2018年在台登場的機車模式嗎?這可是Google團隊收到了使用者的反饋而致力開發、解決機車比例過高國家的一個服務。
圖/ Google Maps

而台灣在一開始上線的時候,模式導航也是有些「秀逗」、會把機車族帶到錯誤的車道上去,但是透過反覆的修正,如今也已經是機車族上路的法寶。

過去12年移動的數位體驗正出現巨大的變化,而未來,平面的數位2D地圖正在嘗試3D化,科技巨頭們期望打破手機螢幕與真實環境的落差,透過AR或MR技術,我們或許站在此時,也能盡情想像下一個12年未來。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Google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