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唯一「全女性」的劇場創作團隊
台灣唯一「全女性」的劇場創作團隊
2004.06.01 |

今年的女節,清一色由民國58至68年次的女性劇場工作者擔綱,不但號召各方人馬,讓八個團、每個創作者都有自己的製作人,還可以挪出人力舉辦工作坊,能量讓外界感到驚訝。。
今年打破諸多界限,積極撮合不同背景、不同團體的創作者,像《柳‧夢‧梅》的戴君芳和楊汗如兩位,在女節之前根本沒有交集,如今卻合作嘗試將崑曲融入小劇場;《廚房》的編導石佩玉,是創作社幾米《地下鐵》音樂劇的製作人,也選擇了女節發表作品。
女節廣受歡迎,和定位得宜有關;光創作者全為女性這一點,即是國內僅見,連製作人也全為女性劇場工作者。這一屆還找到國外的女性主義經典團隊「開檔褲」前來主持工作坊,深入和本地的藝術團隊與學員接觸,台灣的製作團隊更因此項創舉,讓活動獲得英國文化協會補助。
「一群女生在一起,不一定要有什麼目的或方向吧,而且也可以很輕鬆自在耶,」外界對於女節的嚴肅想像,或者「肩負台灣劇場界重大使命」的命題,在自由創作的氣氛下,完全失效。他們的結合不是只為了宣揚什麼重大理念,或是反對什麼事情,而是「既然戲是非做不可的,又可以讓平常無法一起工作的眾多朋友們玩耍,還能讓沒有劇場行政資歷的朋友們有地方發表」,那就「開開心心找場地、找資源,來辦個女節吧,」在玩樂中激盪實驗「多對多創意」的女節,照這樣下去,應該還會有下一屆、下下一屆、下下下……的。

女節製作群
特色︰ 製作者、創作者全是女性 ;在玩樂中激盪「多對多創意」
創意成果︰ 「女節」連辦4屆 年年成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