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運動品牌Under Armour創辦人凱文.普朗克(Kevin Plank)在擔任23年執行長後,如今無預警宣佈:將於明年一月卸下公司最高職務,由營運長派翠克.弗里斯克(Patrik Frisk)繼任。
23年前,普朗克在美國巴爾的摩創辦了Under Armour,曾身為美式足球隊隊長的他,以切身體會的排汗問題為突破口,在祖母家的地下室設計出一款排汗球衣,成為這間市值52億美元企業的起點。
卸下執行長職務不代表普朗克將退下第一線,他預計會轉任公司董事長兼品牌長,繼續把重心放在Under Armour,這個他灌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付出的企業上。
普朗克的卸任計畫從2年前就已開始籌備,弗里斯克2017年加入Under Armour,他曾是加拿大球鞋品牌Aldo的執行長,並在Timberland母公司威富(VF)有過資深經歷。
普朗克表示,弗里斯克將專注在企業長期策略,並重新塑造品牌生態系,帶領公司邁向世界級品牌。
而普朗克卸任的消息,也令Under Armour的股價一日上漲6%。
回歸初心,創造打動人心的產品
現年47歲的普朗克是Under Armour的門面,並擁有董事會65%的投票權,然而這幾年來他卻不斷捲入政治糾葛之中,加上公司上下出入脫衣酒店,甚至可報公帳等醜聞,都讓公司添上不少負面形象。
更有報導指出,普朗克在營運上親信朋友,而非管理層的意見,更令這位創辦人在公司備受爭議。
因此,本次普朗克從執行長的位子上退下,外界也懷疑是否為董事會的壓力,但根據《Fortune》報導,普朗克出面澄清,卸任執行長完全是個人決定,這是他計畫中的一部分。
普朗克透露,退位並不等於退休,這是一個他可以擺脫雜務、全神灌注在主要目標上的機會。他聲稱將藉此回歸初心、回到建立Under Armour時的心態──設計出打動人們心靈的產品。
「我想持續創造人們從不知道自己需要的產品,然而一旦人們擁有,生活就再也離不開這些它們。」普朗克說。
一度超越Adidas,Under Armour營收卻連3年衰退
1996年,24歲的普朗克時任馬里蘭大學美式足球隊隊長,他一直為棉製T恤的排汗能力感到苦惱,最終他以合成布料設計出一款排汗性良好的運動衫,並以此成立Under Armour。
初期普朗克將產品分送給NFL美式足球員使用,不僅讓人們注意到這個新興的運動品牌,也成功打入球員心坎。成立第一年,Under Armour就賣出500件運動衫,創造17,000美元的年營收。
20多年來,以北美市場為基礎,Under Armour順利茁壯為一間足以與Nike、Adidas等領導者比肩的運動品牌;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2014年Under Armour更一度超越Adidas,成為僅次於Nike的全美第二大運動服裝品牌。
然而好景不常,自2016年起,3年來Under Armour的業務持續衰退,營收從40億美元跌至2018年的35億美元,2017年更繳出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為公司未來發展亮起紅燈。
且衰退最嚴重的是佔據Under Armour 69%營收來源的北美市場。今年上半年,Under Armour的營收再度下滑3%,該品牌也在上個月撤換了北美地區總裁。
拓展錯誤通路,消費者需求也在轉變
至於Under Armour為何走下坡,各方分析師有著不同的看法。零售顧問公司GlobalData Retail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Neil Saunders指出,Under Armour缺乏對於特定運動的關注,導致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的變得模糊。好比說提到Nike,消費者浮現腦海的便是籃球。
另外,面臨銷售衰退,Under Armour飢不擇食拼命拓展通路也帶來反效果。在科爾等打折不手軟的傳統百貨上架,間接逼迫其他通路打起折扣戰,等同於飲鴆止渴。
經銷商迪克體育用品執行長Ed Stack就抨擊,Under Armour的作法令折扣成為常態,削弱了其他通路的銷售利潤。
且打折的不只是價格,進駐產品混雜的傳統百貨,也令「專業體育品牌」的價值與形象受到減損。
為挽回這項錯誤的策略,Under Armour正計畫大舉展店,將總店數翻倍成長至2,500間,效仿Nike、Adidas的作法,讓消費者回流到自己的通路,目標5年內使直營店、線上通路的銷售占比達到5成,目前比例約為35%。
而Telsey顧問公司分析師Cristina Fernandez則表示,Nike與Adidas的激烈競爭外,無數小型運動品牌的崛起,都令Under Armour的地位面臨挑戰,且消費者對於運動用品的需求逐漸轉變,時尚、外型都成為民眾側重的面向。
弗里斯克強調,他們的品牌定位非常明確,就是一間著重產品性能的公司,但他也坦承,現在的消費者對於運動用品的要求不只是性能,美觀與否也同樣重要。
普朗克認為,Under Armour正處於轉守為攻的時刻,而高層的人事變動,就是在為接下來的反攻做好準備,並期許成為一間「響亮的品牌,低調的公司」。
Nike掌門換人,表明進軍電商野心
無獨有偶,Nike也在本週宣佈,現年64歲的馬克.帕克(Mark Parker)將於明年1月卸下職務,結束13年的執行長生涯,並由在支付、電商領域擁有深厚經驗的約翰.杜納霍(John Donahoe)接任。
如同Under Armour的人事變動,執行長交棒也是Nike邁出新一步的機會。Nike特別在聲明稿中提到,杜納霍是引領公司數位轉型的最佳人選,並為其貼近消費者的新策略Consumer Direct Offense帶來正面影響。
今年8月時,Nike宣佈收購AI新創Celect,並計畫藉其技術分析消費者行為與購買偏好,綜合來看,這間運動用品龍頭進軍電商的野心可說展露無疑。
責任編輯:蕭閔云
資料來源:Fortune、Business Insider、N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