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與北京中國進步與守舊的縮影
上海與北京中國進步與守舊的縮影
2004.06.01 | 技能

如果是純粹為了放鬆的旅行,我並不推薦中國,」張國進到中國旅遊的經驗其實並不愉快,買東西要殺價才是常態,還要防範騙徒對觀光客下手,到了自然風景區卻看到垃圾滿地。張國進建議要看美麗的大自然到其他國家,然而上海與北京的城市風景,卻是每個工作者都應該去看看的。

**上海印象: 舊東西還未淘汰,新產品早已流通

**
上海已具國際型大都市的架勢,許多國家的外派精英都聚集在此,讓它成為觀察中國進步程度最好的窗口。2001到2002年,張國進在上海住了兩年,他對硬體建設飛快的上海有很深刻的體會──上海僅花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建設好輕軌列車的捷運系統;原來擁有一大片稻田的浦東,現在也已經是大廈林立的都會區。上海的城市設計也具備世界級的格局,比起美國的大城市毫不遜色。
上海呈現的是中國經濟繁榮的一面。在這個新舊併存的城市,轉過巨大的高樓後,仍可見到一大片舊式建築;走在街道上,許多人仍然使用B.B.Call、打公共電話,而拿著手機邊走邊講的人也不少。從上海各種通訊產品併存的現象來看,張國進分析,比起台灣漸進式的進步,上海擁有的是高速的創新,舊的東西甚至還來不及淘汰,新的產品就已經在市面上流通了。
張國進認為,上海除了城市硬體飛躍性的進步,在引進新觀念及想法上,眼光也望向世界最頂級的水準。像台灣某證券商想與上海證交所合作,卻吃了閉門羹,因為對方想學習的,是美國股市的制度。「人家眼光看的是紐約、東京或巴黎,」張國進感嘆,了解對方已經進步到什麼程度,就知道台北更要加緊努力。
上海人也自認是中國最優秀的人才。身為長江流域總吞吐口的上海,近年來與世界各國菁英的頻繁接觸,也讓上海人有了自信。張國進觀察到,現在上海人幾乎認定香港已是明日黃花,沒什麼了不起,而對台北更是不放在眼裡。「除了真正有本事的人,否則到上海發展會很辛苦。」張國進說。

**北京印象: 沾染古蹟氣息,城市步調保守壓抑

**
離開經濟繁榮的上海到北京,讓人感覺彷佛到了不同的國度。「人走路和說話的速度明顯變慢了,」比起上海人的意氣風發與活潑的精神,中國首都──北京卻彷彿沾染了紫禁城的古蹟氣息。這個中國傳統「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區,給人一種謹慎小心的感覺,「哈哈,或許是北京公安特別多的關係吧!」張國進笑說,相對於上海,北京飄散出中國保守、壓抑的性格。
張國進對如何觀察人文風景有一套方法。他認為旅行者很容易被辨識,當地人可能因此而對旅者特別禮遇,旅者得到的往往是這個地方最正面的印象。因此,張國進每到一個地方,總是喜歡一個人出去走走,觀察一個城市的建築形式、街道分布的型態,觀察當地人彼此交談的方式、話題,如此對一個城市就能有較客觀的了解。「北京人多談政治,而上海人則是滿嘴經濟,」張國進觀察到。
「我是學數學的,很缺乏感性,」張國進自嘲說,雖然工作是網路旅行社總經理,但是他對美景的關注並不多。55年次的他,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擁有過任何一台照相機,他覺得美景世界各地都有,每個人的感受也大不相同。但張國進強調,不管個人政治立場如何,未來台灣工作者都會和中國產生相當的關聯,上海與北京應是每位工作者一定要造訪的城市。

姓名:張國進
職稱:錸捷旅遊網總經理
年齡:38歲
下一個想去的地方:日本北海道
對旅行的感動:開拓自己的視野
旅行的伴侶:自己
旅行頻率:大約每年一次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