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現獨角獸?Appier執行長霸氣回:不在乎有沒有角,我們追求價值
台灣出現獨角獸?Appier執行長霸氣回:不在乎有沒有角,我們追求價值
2019.11.26 | 創業

AI新創Appier(沛星互動科技)於今(26)早宣布獲得D輪8,00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24億元)的募資。

許多人興喜若狂地為Appier冠上「台灣第一隻獨角獸」的封號,但Appier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游直翰卻顯得相當冷靜,「 我們不公布公司的估值,這都是市場上的猜測 。」

獨角獸是指成立不到10年,未在股票市場上市,但估值達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以上的科技公司。

延伸閱讀:Appier總募資金額逼近50億元

他強調:「公司的價值不在於你有沒有角、有幾隻角,追求valuation(估值)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要變成有價值的公司,而不是只有估值的公司。」

Appier要做「有價值」而非「只有估值」公司

appier.jpg
Appier截至D輪,總募資金額逼近50億新台幣大關。
圖/ CrunchBase、Appier官網

Appier的D輪募資投資者包含閎鼎資本、厚安創新基金、淡馬錫控股旗下蘭亭投資國際、Insignia Venture Partners、集富亞洲以及宏誠創業投資。

儘管已經募到D輪,且金額高達24億元台幣,游直翰仍把Appier定位為「成長期」的公司,「做得更好、成長得更好是我們的目標。」因此在投資人的選擇上,Appier引入了擁有豐富經驗的投資人,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意見跟發展方向。

同時,他也提到股東們給予Appier很大的自由空間,並不強求一定要與其合作,「有合作很好、沒有合作也可以當純粹的財務投資。」如LINE在C輪加入成為投資人,Appier與LINE便有相當緊密的合作,宏誠創業投資則比較偏向財務投資。

談到成為台灣第一家獨角獸的傳聞,游直翰僅說:「我們不公布公司的估值,這都是市場上的猜測。」他也說道:「真正的價值不是我們喊的,而是存在於股東跟客戶心中,Appier會不斷去想怎麼努力帶來最好的價值。」

舉例來說,至今游直翰仍會到第一線,與初期的客戶共同討論產品的優、缺點,以確保擁有最好的體驗、最直接的回饋。

不過,儘管喊出有1,000+以上的客戶,在財務成長、損益兩平與否方面,游直翰還是說:「公司不會透露財務細節。」在IPO方面,游直翰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時機,卻也沒有把話說死:「IPO也只是一個里程碑,代表從私募到公開市場,拿了錢也不能回家睡覺,Appier仍要做有價值的公司。」

發展「數位行銷」之外的領域

拿到D輪募資的同時,Appier也宣布資金將用於開發「數位行銷」之外的AI創新應用。

aboutappier.jpg
Appier四大產品的產品定位,其中,今年收購日本新創Emin後推出的AiDeal已經跨入了「銷售」領域。
圖/ Appier

今年10月,Appier宣布收購日本Emotion Intelligence(Emin)後推出的AiDeal電商促購解決方案,已經是跨入銷售領域的產品,「這是其中一個例子,我們會往更深度的企業整合發展(B2B領域)。」游直翰說。

但他也提到目前暫時不會收購新的公司,會比較專注在AiDeal的整合,「收購後兩間公司還要花一點時間互相學習,讓團隊磨合,花上6個月到1年的時間都很正常。」

對於許多投資人來自半導體領域,未來Appier是否會跨足半導體,游直翰相當快速地否認了。

Appier也宣布D輪資金將用於招募國際人才,現在Appier在12個國家設有14個據點,員工人數超過400名。「全球AI人才都短缺,Appier要在產品、方向、國際視野上,帶給這些人才不一樣的看法,做出全世界都可以用到的產品,這是人才加入Appier的重要契機。」游直翰說。

延伸閱讀:
獨角獸都是創投拱出來的!施振榮點破台灣新創圈兩大迷思

責任編輯:陳映璇

關鍵字: #Appier #獨角獸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隨著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的成熟,讓智慧穿戴裝置邁向更精準、個人化的互動體驗。晶片不僅驅動產業升級,也將改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2024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鼓勵業者開發具國際高度信任,以及可促進產業發展之晶片。其中,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的眼動追蹤技術脫穎而出,將AI與影像感測技術導入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以下簡稱AR/VR)與智慧眼鏡領域,開啟智慧穿戴裝置的新篇章。

「如果滑鼠、觸控能變成一種控制方式,那麼眼睛為什麼不行?」見臻科技執行長簡韶逸一開始便點出了團隊創立七年來的技術主軸,團隊的核心命題,正是要全力打造一種可以用眼神交流的互動介面,為市場與產業帶來全新可能性。

回首創業之初,曾是臺大電機系教授的簡韶逸,帶著一群學生、拿著第一筆資金,跳脫舒適圈勇敢創業。他捨棄了市場上常見的多紅外線光源角膜反射定位方法,轉而採取鏡頭與自家AI演算法的搭配,瞄準AR/VR並可導入智慧眼鏡,力求產品能更輕、更簡單,以期在未來進行各種場景應用。短短數年間,見臻科技就獲得到奇景、仁寶與緯創等大廠的青睞與投資,也讓過去只出現在《復仇者聯盟》電影的場景,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以眼球追蹤為關鍵技術,見臻科技搶進AR/VR市場

簡韶逸表示,見臻科技的眼動追蹤技術已是一套能走出實驗室、嵌入日常眼鏡的解決方案。團隊以「最小化」、「最易整合」為目標,透過自研演算法與攝影鏡頭組成的模組與感測器元件,在維持精準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體積與功耗,成功打造出目前市面上體積最小、最適合眼鏡整合的追蹤模組。

以他們於2022年推出的首款穿戴式產品「Sol穿戴式眼動追蹤裝置(SOLGlasses)」為例,內建高達120Hz眼動資料取樣頻率的感測器、1.6M超廣角前鏡頭、陀螺儀與麥克風模組,不僅能即時捕捉視線與周邊環境的交互資料,更能協助研究者進行行為分析與情境推估。「我們也在商業市場之外為這項解決方案找到了不同切角,」簡韶逸表示,包括心理、教育、運動科學等不同領域,都有採用這項技術,掌握受測者、消費者的眼球移動,是開啟所有後續研究或商品應用的關鍵起點。

而正是這些來自研究場域的實測回饋,讓見臻科技累積了大量真實數據,能不斷優化演算法準確度,最終使得小型化模組在效能上,與傳統大型方案不相上下,甚至更具效率與彈性。「我們的模組只用了四顆零組件,卻能實現與傳統十幾顆LED方案相近的追蹤準確度,這就是AI模型訓練與架構優化的成果。」簡韶逸說。

不過,要讓眼動追蹤技術真正從單一模組擴展到大規模裝置應用,還有一道無法忽視的門檻:晶片。簡韶逸深知,若要進一步降低功耗、加快反應速度、提升模組整合性,自行研發AI晶片會是邁向下一階段的關鍵。只是對新創團隊來說,開發一顆專用晶片的難度與資源門檻,從來都不是輕鬆的挑戰。此刻的他需要對外尋找技術與資源上的實質助力。

爭取政府主題式研發計畫資源研發第二晶片模組,實現穿戴裝置AI邊緣運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圖/ 數位時代

正因台灣具有完整的ICT產業鏈與研發人才,方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設計、驗證到打樣的整合流程,見臻科技憑藉著這樣的優勢,在和以AI晶片為技術強項的奇景光電合作下,開發出第一代通用型晶片模組,透過自研演算法搭配市面通用晶片,實現眼動追蹤技術的小型化與即時運算功能,「想讓終端應用與演算法深度結合、並具備低功耗、高整合特性就必須研發AI晶片」,簡韶逸說。

簡韶逸知道即使供應鏈資源易找,但身為新創仍有募資規模不大的挑戰,想要開發晶片對見臻科技來說仍是沈重的負擔。「所幸有晶創IC補助計畫的幫助,才能讓這個想法加速實踐。」簡韶逸以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作為提案,成功獲得計畫審查委員的肯定,讓團隊在研發二代AI晶片的路上可以走得快也走得穩,做好資源與風險管理。

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中,搭配自家AI模型與低功耗運算架構的嵌入,打造出邊緣裝置,能同時將AI晶片、感測器與鏡頭巧妙的隱藏在眼鏡的不同角落,包括鼻墊、鏡框或是鏡腳,這個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的產品,成了一個既省電、體積又小、算力也足夠,且不需任何雲端傳輸就能完成眼動資料推算的設備。

簡韶逸表示,2023年AppleVisionPro的發表,讓眼動科技正式跨入了主流使用者介面(UI)設計,過去觀望的業者也紛紛積極詢問。而早已投入眼動追蹤技術的見臻科技,也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引領下,瞄準未來AR/VR的商業應用,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第二代晶片模組開發,並在2026年進入市場推廣與應用階段。

加入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共同打造人機互動新藍圖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圖/ 數位時代

為了與更多潛在供應鏈夥伴交流,見臻科技也加入了「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成為其中一員。簡韶逸興奮的說,這讓團隊得以參與更多產業對話與商機媒合的機會,並期待能透過生態圈的助攻,串連更多AR/VR供應鏈夥伴,建立從晶片、模組到整機的快速整合能力。

對簡韶逸而言,眼動追蹤技術從不只是輔助功能,而是迎接AI浪潮下一個重要的感知與控制介面。伴隨著晶片、模型與整合技術的逐漸成熟,他也預期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將是眼動追蹤技術全面進入消費市場與垂直應用的爆發期。在趨勢浪潮與團隊資源的推動下,簡韶逸正逐步實現他所描繪的人機互動新藍圖,而政府計畫資源的挹注與自身的技術實力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見臻科技
- 創辦人:簡韶逸執行長
- 核心技術: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
- 資本額:新台幣2.7億元
- 員工數:3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