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紙箱玩具到大缺貨的健身環,任天堂Switch遊戲機長銷的秘密
從紙箱玩具到大缺貨的健身環,任天堂Switch遊戲機長銷的秘密

手機更換的頻率快,但遊戲機可不常換。PS3 和Xbox 360 這兩款超長待機遊戲機甚至活了11 年,在電子產品裡已經算是難以想像的「高壽」了。

但一般的遊戲機也沒有這麼誇張的壽命,一般來說主機硬體的生命週期大約5至6年,之後多出一年都是賺的。任天堂知名製作人宮本茂就曾在2018 年的投資人會議上說過他們想延長Switch 的生命週期。

或許,Switch 也能比想像中更「長壽」,這與它的產品形態和遊戲生態有關。

想賣1億台的Switch,或許可以賣更久

據彭博社分析師估計,在9至12月這個季度,任天堂將銷售946萬台Switch硬體和6473萬個軟體。儘管彭博社預計的遊戲機銷量相較去年只是略有提升,但任天堂大部分利潤點的遊戲軟體銷量預計增長達23%。

晨星投資服務駐東京的分析師伊藤一森表示:「這通常是銷售開始見頂的時候(第三年),但Switch 的這種轉變看起來將會有更長的生命週期。」

自2017 年3 月推出以來,Switch 總銷量已超過4000 萬台,許多分析師預計,這款遊戲機的銷量將持續足夠長的時間,很可能將觸及任天堂遊戲機Wii 創下的1 億台紀錄。任天堂社長在Switch推出之前也曾對其前景表示看好,宣稱Switch 將突破Wii 的紀錄,賣出1.1 億台。

nintendo-switch
圖/ 愛范兒

任天堂自己預計本財年(2019 年4 月1 日-2020 年3 月31 日)將銷售1800 萬台Switch 遊戲機和1.25 億個遊戲軟體。而四名分析師預估Switch 的銷量為1907 萬,九名分析師預估任天堂遊戲軟體的銷量為1.4743 億。

如果只看上市後兩個年末假期購物旺季銷售數字的話,Switch 前兩年購物旺季的銷售數都比任天堂目前最暢銷的遊戲機Wii 好。 Wedbush 的分析師Michael Pachter 就很看好Switch 的前景,他預計未來三年Switch 每年都能賣出2000萬台,「應該很容易拿到1億台的累計銷量」。

Switch 發布之初就是一個完成度很高的產品,這也意味著它在硬體方面改進的空間不大。或者說即使Switch 有了一個性能更強版本的Switch Pro,僅從硬體角度而言,它的生命週期可能沒有其他遊戲機那麼長。畢竟2017年才發布的Switch 硬體配置當時就已經弱於發布數年的PS4 和Xbox。

近來發布的Switch Lite和新版續航更久的Switch則是在硬體方面努力做到了「更高效」。使用Nvidia Tegra晶片,對發熱、續航都帶來了一定幫助,還會有速度更快的閃存。但總的來說,這種小修小補,還達不到核心玩家們對「強化性能」的預期。

Switch
圖/ 愛范兒

不過對於任天堂而言,硬體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個封閉的生態,Switch 能賣多久,和遊戲還能吸引多少新用戶息息相關。一位不看好Switch 生命週期會更長的任天堂粉絲就表示Switch 並不像遊戲史上最暢銷的遊戲機。「PS2、NDS、Wii 的遊戲數量極多,濫竽充數者極多,但精品遊戲也非常多,目前,Switch 遠遠沒達到這個水平,遊戲軟體的增速很正常。」

在他看來,隨著遊戲更新的加快,遊戲技術的進步,Switch 的生命週期必然比以往的產品更短。因為機器改進空間小,而核心遊戲已經不夠用了。

但深諳生態重要性的任天堂也明白優質遊戲對Switch 的重要性,不會讓精品遊戲一起發布,影響Switch 的銷售。

2017 年有《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超級馬里奧:奧德賽》和《超級馬里奧賽車》,2018 年有《精靈寶可夢:let's go》和《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 ,今年也有《精靈寶可夢之劍》和《精靈寶可夢之盾》。

Nintendo-Switch-Lite3-1.gif
圖/ 愛范兒

Macquarie Group 的分析師Damian Thong 就表示:「這是寶可夢,除非任天堂放棄特許經營權,否則你很難想像粉絲不會買它(Switch)。」

僅從這個購物季的結果來看,遊戲愛好者對Switch 依舊喜愛,對任天堂的遊戲也依舊買單,Switch 或許可以有更長的生命週期。

Switch 埋下的伏筆帶來了不同的遊戲形式

安迪比爾定理源於「Andy(英特爾的前CEO)gives, Bill(微軟聯合創始人)takes away.」意思是硬體所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軟體消耗掉了,而在任天堂這裡,或許是「Switch takes away,Pokemon gives.」

儘管遊戲對整個生態非常重要,但任天堂的遊戲機也有讓你不得不買的理由。Wii 帶來的體感遊戲革命拓展了非玩家的用戶群體,讓體感成為所有主流機種必備的遊戲外設功能,讓《Wii Fit》成為銷量第三高的非捆綁主機遊戲。

wii-fit
圖/ 愛范兒

而這一切都在Switch 上延續,從最初的Labo 套件到最近的健身環,Switch 遊戲機之外還有更多的玩法。

在我們試玩Switch VR紙盒時,就發現我們的每一個敲擊能被記錄,被感知。這是因為Joy-Con手柄不僅包含全部的手柄按鈕,還配備了三軸加速傳感器,NFC傳感器和紅外傳感器IR Camera。

通過Switch 的Joy-Con,震動的方向都能被Switch 所判斷並識別,極少出現誤判。而在健身環裡,Joy-Con 依舊非常重要,當傳感器與Ring Fit 結合起來時,就能實現多種的運動模式,甚至還能檢測你的心率。

aragaki-yui-nintendo-switch-cm-r
圖/ 愛范兒

讓Switch 能夠「脫離」遊戲機的關鍵就是傳感器。

然而就在Switch發布的第一年,傳感器的功能幾乎被忽略了,它沒有任何的遊戲開發商(包括任天堂自己)使用過。在產品發布近一年之後,更多的玩家才知道Switch上傳感器可以帶來怎樣的有趣玩法。

它可以確定你的嘴巴是張開還是閉合,可以探測熱源。它甚至可以攝像,通過Joy-Con 的傳感器,相關的信號就能傳送到Switch 的螢幕上。

 Switch
圖/ 愛范兒

這個在發布初並未大張旗鼓宣傳的功能在之後也帶來了更多的玩法,當然,它依舊需要輔助配件,比如2018 年發布的Nintendo LABO,2019 年發布的健身環。它基本是在原Switch 的基礎上,搭配新硬體,玩出了新玩法。

在Switch 之外,傳感器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

Switch 是一個用了兩三年的「老」遊戲機硬體,但只要加上一個新的LABO 或健身環新硬件,它就可以煥發新生。它能帶給你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再一次發出「真香」警告,即便你買的只是一個「廢紙板」。

labo66
圖/ 愛范兒

這一切都有賴於Switch Joy-Con的傳感器,它的動作傳感器和陀螺儀傳感器為後續的新硬體打下了基礎,後面帶有精密度極高力學傳感器的Ring-Con才能再一次收割市場。
從這一點來說,任天堂對傳感器的應用給我們打開了新大門。除了GPU 和CPU 這些決定硬體壽命的正統處理器,傳感器也開始對一個硬體產品的壽命產生影響,不管是遊戲機、手機,手錶還是耳機都在傳感器的「打擊」範圍之內。

手機廠商喜歡加的傳感器大多和拍照有關。為了讓你用手機拍出質感更好的照片,高像素傳感器、長焦鏡頭傳感器、超廣角鏡頭傳感器…… 我們也曾說過:「單純疊加傳感器的數量不是廠商促銷的萬金油,一方面新硬體需要考驗手機廠商對供應鏈的把控是否成熟,保證穩定的供貨量。」

apple iphone
圖/ 愛范兒

除了在鏡頭上堆疊傳感器,硬體廠商對傳感器的應用大多還處於探索完善階段。

用來確認地理方位的地磁傳感器基本是智慧手機的必備,然而在室內開啟地圖導航時,它的精確程度依舊讓人抓狂。基礎配備的陀螺儀可以用在虛擬現實,遊戲角色切換和搖一搖中;光傳感器感知環境光自動調節螢幕亮度;重力傳感器用於橫豎屏的智慧切換;距離傳感器知道你的耳朵有沒有貼近螢幕;指紋傳感器成為你和手機的第一次交互。

除了這些地位穩定的傳感器,很多常見於其它電子設備的傳感器也開始出現在手機等硬體設備中。

三星的Galaxy S就有心率傳感器,用戶只需要長按傳感器開孔,手機就能檢測出用戶當前的心率情況。它的新專利光譜傳感器可以與後置攝像頭配合運行,還能和閃光燈、前置3D深感攝影機一同工作。這個新專利可以檢測水果的新鮮程度,甚至能檢測皮膚含水量。

而Apple Watch這類智慧手錶更是有多個傳感器,慣性傳感器、機械接觸傳感器和肌電傳感器等。根據用戶的手臂、手腕和手指的運動,它能知道你做了什麼手勢,手勢可以成為直接的命令信息。除此之外,這些傳感器可以讓手錶更了解你。

在任天堂利用Joy-Con 的傳感器延伸產品的使用範圍,讓脫離主機的手柄有了另一種新奇玩法的時候,更多的廠商還在用不同的傳感器讓自身產品更強更完善。

當傳感器的作用愈發重要,傳感器對硬體產品的影響也就更大。傳感器在低溫和高溫環境下能否提供可靠的服務,能否迅速響應,能否長期工作都成為了影響硬體壽命的重要因素。

畢竟,我們都沒辦法想像一個傳感器失靈的Joy-Con 怎樣幫助你邊玩邊運動。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責任編輯:陳映璇

關鍵字: #任天堂 #Switch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