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病毒全球肆虐,新加坡與中國往來密切,在農曆新年過後,國內出現大量肺炎確診案例,但新加坡如何在疫情大爆發後迅速控制,使疫情保持低速成長?讓國家確診排名能從第三迅速的退至第七?
新加坡政府除實名制配給口罩、官員減薪一個月、為醫護人員加薪一個月,並對21歲以上公民發放最高約6,471元台幣(300星幣)補助,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還做了什麼?《數位時代》帶讀者一起看新加坡防疫現場怎麼做?
現況:新加坡百人確診,新增人數平緩
新加坡截至3月2日為止,一共有106人確診、有74名病患出院、7名患者仍在重症病房、0人過世。
新加坡列為確診案例破百的國家名單上,不過,就公布的統計數據看來,新加坡從過去前三名落入目前第七名,說明這些數字,並非要強調排名的重要性(因為各國依照自身數字做管理的能力有所差異),而是希望呈現目前新加坡的現況,以時間軸呈現整理出新加坡政府、產業到日常生活的第一線觀察。
比起從中國來新加坡旅行被確診的旅客,新加坡更擔憂病毒在地人傳人的傳播。2月4日發生了第一起被確認的人傳人案例,發生於在與中國旅客接觸的四名新加坡人身上。
自此之後,人傳人的病例一直在增加,確診病例發生在沒有中國旅行史、也沒有直接接觸確診患者的人們中,這使政府對傳播病例進一步增加提高警覺,也因此,新加坡政府於2月7日,將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評估—疾病爆發應對系統狀況(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 DORSCON)從黃色等級,提高到橙色等級(綠色為最輕微的狀態,依此為黃色、橙色,紅色則為最緊急與嚴重的狀態)。
迅速平穩恐慌
延伸閱讀:東京奧運如期舉行!IOC:沒有停辦的理由
在2月7日約莫下午三點,新加坡將疾病爆發應對系統狀況從黃色等級,提高到橙色等級,消息一發出,晚上立刻在各大超市掀起了「搶物資」的風潮,坊間流傳的搬運米、搶購泡麵、下架罐頭、衛生紙和保險套也無一倖免,恐慌的民眾們紛紛掃蕩。恐慌的原因不外乎,疫情的擴散似乎無法控制與預期,因此會長時間待在家中、避免外出覓食,所以相關能夠久藏,便於烹調的食品被搶購一空,另外也有民眾預期學校若受到疫情影響停課,孩子留在家中,便需要貯藏方便的食物。
搶物資來的快,政府回應的也很迅速。為安撫人心,2月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錄製影片,即時的回應恐慌,呼籲民眾們不要過度反應,更信心喊話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
也有許多溝通管道,宣導大家只有在不舒服或是出現症狀的前提下,才需要自我攜帶口罩,因此,搭乘大眾運輸或是日常的走動上,會注意到只有少數的人才會戴上口罩。這是新加坡政府很清楚、很理性知道國內口罩供應的數量有限,所得出來的理性政策建議。
自此之後,雖然隨著案例越來越多,不過似乎都還在政府的控制範圍內,一天之內所確診的人數也不似其他國家是幾百人在起跳,都只是個位數的增加,大致上也可以確定感染的途徑,大家的生活也都漸漸回到正常的軌道,物資也都能夠回應民眾的基本需求,之前稍微瀰漫的擔心害怕恐慌也都不再。
政府政策迅速控制疾病擴散
除了政治人物展現的領導力讓新加坡團結和不要恐慌外,許多政策具體地在控制疫情的擴散,在陸海空進行邊界管制、與接鄰的馬來西亞共處聯合工作團隊、嚴格的強制從高風險旅行回來的民眾進行隔離。
與中國的空中邊界關閉--機場採取嚴格措施
針對中國旅客實行限制,以控制病毒擴散。自1月23日起,新加坡停止了從中國武漢出發的所有入境航班,並向大眾發出旅行警示,強烈建議避免不必要前往中國的旅行,並同時暫停中國護照持有人的新簽證和已簽發的簽證
與馬來西亞成立聯合工作團隊控制國土邊界的疾病傳播(Joint Working Group, JWG)
與馬來西亞成立聯合工作團隊解決武漢肺炎在兩國之間的傳播。工作團隊分享技術細節、交換疫情最新信息、遵循邊境檢查協議、共享監視數據。
強制性休假(Leave of Absence, LoA)
從中國返國的新加坡公民,從抵達之日起即享有14天帶薪休假(LoA)。員工必須獲得除年假之外的休假。休假適用於從中國歸國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通行證持有人,但在過去14天內有過往中國旅行史的所有其他國籍的遊客,被拒絕進入新加坡而且也無法通過該國過境。
政府警告說,如果不遵守檢疫命令,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目前已有4名工作證持有者(work pass holder)在2月4日到8日間仍在辦公室工作,因此勞動部吊銷這些工人的工作證,並且處罰雇主兩年內無法再雇用持有工作准證的勞工。
企業的應變與處理
由於疫情的擴散和疾病爆發應對系統狀況由黃轉橙,有些公司以實施「業務延續計畫」來做對應,將公司員工以職務業務區分成兩個團隊,比如說,同樣為國際海外業務性質的成員們分成藍隊與橙隊,並讓兩隊成員部署在不同的辦公室(地理位置的隔離),也明文規定兩個團隊應該要在不同的時間用餐、不應該有物理性接觸的見面。
多數企業會提供員工們一個口罩和簡易的體溫計,規定每個員工應該要在進入辦公室前(早上與用餐後)確實知道自己是否有發燒的情況,並必須要線上回報自己的體溫,以控制疫情的可能擴散範圍。
整體來說,雖然新加坡帳面確診人數數字很嚇人,不過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人因此疾病或是其所影響的併發症而死亡,擴散也非像是其他國家一樣發展成失控的速度。實際上的生活狀態也沒有如外界可能想像的影響重大,政府與公司都各司其職運用其手上的資源來一起面對和處理這次的病毒危機。
躲不過大受影響的經濟狀況
GDP增長預測下調
雖然日常生活漸趨穩定與正常化,新加坡的經濟影響才剛開始漸漸顯化。貿易與工業部將其2020年GDP成長率預測下調至0.5%,預測範圍為-0.5%至1.5%,實質表明GDP可能會再下修。
中國為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武漢肺炎的爆發將對新加坡經濟產生不利影響。進一步說,住宿和食品服務業在2019年表現良好,但由於對武漢肺炎的擔憂,導致旅行受限制,對住宿與食品相關服務業造成衝擊。
製造業已經在2019年萎縮1.4%,由於中國工業生產中斷的連鎖影響,預計2020年將進一步下降。觀光業的部分衝擊劇烈,來自於中國的遊客急劇下降,影響國內的旅遊和運輸業,酒店、旅遊、郵輪和航空運輸業務受到巨大的衝擊,轉而影響零售和食品服務行業。
目前並沒有企業因為這次的疫情而倒閉,但是實體店面的大賣場,像是China town 有做開張時間的調整,從過去營業到晚上9點半,縮短一個小時到8點半就關門。航空業方面,新加坡航空公司隨然沒有像其他國家讓員工放無薪假,但是卻凍結地勤人員的人事聘用。
2020年預算:降低冠狀病毒的影響與相關財政措施
財政部宣布了一系列救濟措施,提供給受這些受到病毒影響的行業(包括企業和個人),例如改善短期流動性、提供工人的部分工資成本補助,改善疫情爆發期間的人員保留率並提供培訓的補助。
舉例來說,新加坡政府2月18日提出的2020年預算預留64億新幣(合1,400多億台幣)的收益來度過這次的危機,其中的40億用來協助企業繼續雇用員工,幫助公司維持現金流,並額外為直接受冠狀病毒病影響的行業提供支持,另外的16億用來協助家戶,根據收入所得,21歲以上的公民將得到100-300新幣(約台幣2,155-6,467元)的補助,若有20歲以下小孩的家長則又會多得到100新幣的協助,最後的8億會分給衛福部,協助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不只如此祭出政策優惠來度過難關,政治人物們從部長到政務官,也自主減去一個月薪資共體時艱。並且獎勵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在衛福部(Ministry of Health )工作的政府官員,每人員最多可領一個月的額外獎金,慰勞他們在抗病這段時間的辛勞。
總體來說,新加坡雖然在年後保持在前三名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是不像是日本或是其他國家,有再進一步失控或是惡化的現象。受感染的人數也都維持在個位數的增長,個案之間的關聯性也都有確認,前段時間短暫發生的恐慌和搶物資的現象,也在政府信心喊話,充沛的後勤物資補給上獲得紓解,產業經濟活動(除了受到旅遊或是移動等先關的產業外)、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回歸正軌、穩定。
參考資料: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Bloomberg 、Straits Times、Channel News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