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境旅客,機場採檢唾液PCR!28日本土新增27,942例、25例死亡
中國入境旅客,機場採檢唾液PCR!28日本土新增27,942例、25例死亡

12月28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28,16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7,942例本土個案及22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5例死亡。

另外,指揮中心指出,因應中國疫情升溫,自明(112)年1月1日零時起,加強自中國來台旅客採檢措施,並配合7天自主防疫及自我篩檢。實施中國航班入境旅客加強檢疫方案,在機場採檢唾液PCR,1月份估計採檢旅客3萬人,不含航班機組員。

中國航班加強檢疫專案.jpeg
圖/ 指揮中心

12月19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10,365 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317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3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0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6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6月1日至12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日至12月16日。

另外,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指出,目前國內普拿疼缺貨出現大量收購情形,導致缺貨及叫貨困難,已洽詢廠商加速供貨以因應市場需求。

由於中國疫情升溫,民眾瘋搶退燒、止痛、感冒藥等,傳出缺藥,加上歐美流感疫情升溫,對這類藥品的需求大增,全球缺藥危機一觸即發。指揮中心提醒民眾,依需求適量購買,勿大量轉寄國外。

普拿疼.jpg
圖/ 指揮中心

12月8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15,28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227例本土個案及5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7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0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5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此外,指揮中心也宣布,考量國內疫情趨緩且穩定可控,經持續滾動檢視醫療應變措施,以及衡酌民眾探病需求與醫院防疫安全,自今(2022)年12月10日起調整全國醫院探病者之篩檢措施, 無COVID-19相關症狀且無暴露風險者,不須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自費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

不過,以下3種情況應儘量避免前往醫院探病,如有必要探病時,應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自費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後探病:
(一)有COVID-19相關症狀者。
(二)自主防疫期間。
(三)自主健康管理期間。

12-1208 戶外建議戴口罩情形_工作區域 1
圖/ 指揮中心

12月7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6,74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694例本土個案及47例境外移入;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三少974例,減少約5.5%。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4例具慢性病史、15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補充,昨(12/6)日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總共接種18,276人次,其中BA.1接種38劑;BA.4/5接種18,238劑。

12月6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16,03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002例本土個案及3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二少1,238例,減少約7.2%。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5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補充,昨(12/5)日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總共接種16,150人次,其中BA.1接種1,238劑;BA.4/5接種14,912劑。

12月5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10,24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209例本土個案及3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1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18例具慢性病史、1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10月3日至12月2日,死亡日期介於11月24日至12月2日。

此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82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71例本土個案(66例BA.5、2例BA.2.75、1例BQ.1、2例BA.2)及11例境外移入(5例BA.5、2例BA.2.75、1例XBB、3例BQ.1)。

另外,考量國內疫情趨緩,邊境及社區防治政策穩健鬆綁,規劃自2023年1月1日起,非本國籍人士在臺期間如確診COVID-19,其確診隔離治療費用須由確診者自付。

11月30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17,7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7,668例本土個案及5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7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4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5例具慢性病史、28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10月17日至11月26日,死亡日期介於11月13日至11月27日。

12月1日起適度放寬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宣布,12月1日起適度放寬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相關規定說明如下:

  1. 室外空間、室外場所,取消應全程佩戴口罩之規定。惟歲末/跨年大型室外活動之口罩規定,將視近期疫情變化,另行研擬。

  2. 外出於室內空間、室內場所(包括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之內部空間),維持應全程戴口罩,但符合例外情形者,得免戴口罩。

  3. 符合以下例外情形者,於室內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但若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一)從事運動、唱歌、拍攝個人/團體照。

(二)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無同車者時。

(三)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

(四)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

  1. 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

  2. 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室內場所或活動,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

  3. 餐飲場所:取消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之規定。

指揮中心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防疫工作人人有責,請民眾自主落實防疫措施,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並籲請尚未完全接種COVID-19的民眾,儘速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保護自身及親友健康。

10-1128-1201起放寬戴口罩_維持二級(主手板)
圖/ 衛生福利部

12月10日起有條件開放全國醫院住院病人探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宣布,考量全國新增病例數持續下降,國內疫情穩定可控,經衡酌民眾探病需求及醫院防疫安全,自今(2022)年12月10日起有條件開放全國醫院住院病人探病,相關管理措施說明如下:

一、全國醫院住院病人有條件開放探病,探病時段為每日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限,但符合下列例外情形者,探病時段及訪客人數不在此限:
(一)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須由家屬陪同,或依法規須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
(二)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特殊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
(三)病人病情惡化或病危探視。
(四)其他特殊原因,經評估有探病必要且經醫療機構同意。

二、探病者不論疫苗接種狀態,應配合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自費家用快篩陰性證明。但探病者為「確定病例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15天(含)以上至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

三、自主防疫期間勿至醫院探病,但符合前述例外情形時,得經醫療機構評估同意,並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自費家用快篩陰性證明後探病,不適用前述免除篩檢條件。

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實地探視需求,探病者須不具COVID-19相關症狀及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風險,進入醫院應佩戴口罩並遵循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以保障自身及病人健康安全。指揮中心將視疫情發展滾動式調整醫院相關管理規定。

11-1128-1210起醫院探病相關規定-01
圖/ 衛生福利部

新增85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85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64例本土個案(60例BA.5、3例BA.2.75、1例BA.2)及21例境外移入(10例BA.5、4例BA.2.75、5例XBB、2例BQ.1)。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例BA.2.75本土個案,為1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40多歲。另新增60例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64例約93.8%,為33名男性、27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分布為北部30例、中部10例、南部19例、東部1例,確診日介於今年10月15日至11月16日。

8-1128 上週境外移入及本土Omicron變異株監測結果.png
圖/ 衛福部
9-1128 新興Omicron變異株監測結果.png
圖/ 衛福部

莫德納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提供滿6歲至11歲兒童追加劑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表示,莫德納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預計於今(2022)年12月2日起,提供已完成接種莫德納或Pfizer-BNT基礎劑之滿6歲至11歲兒童作為追加劑接種;另對於滿5歲至未滿6歲兒童,則提供單價Pfizer-BioNTech疫苗(兒童劑型)作為追加劑接種,以追加提供免疫保護力。

指揮中心說明,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今年10月27日專家會議決議,建議滿5歲至11歲兒童追加劑接種間隔為與最後一劑基礎劑間隔至少12週(84天)。另請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妥為安排/指定合約醫療院所,以提供家長和幼兒安心之接種環境,後續亦請各縣市教育單位協助調查接種意願,以利各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安排校園接種期程。針對已完成基礎劑接種之兒童,請家長評估疫苗接種意願,後續可選擇至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或於校園集中接種,以完整疫苗保護力。

自12月10日零時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趨緩且穩定可控,經持續滾動檢視國際及國內疫情,以及盤點國內防疫與醫療量能後,自今(2022)年12月10日零時(航班表定抵臺時間)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

指揮中心指出,每週入境人數持續上升,近7日(11/21-27)境外移入病例新增281例,較前7日下降12.2%,且國內新增病例數持續下降,另考量歲末年終、國外耶誕假期以及農曆春節將至,預計屆時將有更多的入出境需求,因此取消入境人數限制,以利國人預先安排連假返鄉行程。

指揮中心呼籲,入境旅客須配合於國際港埠領取4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於7天自主防疫期間進行檢測;入境前14日有疑似症狀的旅客,請主動於入境時通報疾病管制署之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依檢疫人員評估,配合於國際港埠唾液採檢及優先搭乘防疫車輛返回住所。

指揮中心強調,隨著邊境開放,入境人數增加,指揮中心將持續密切監測國內變異株檢出情形及後續疫情趨勢,滾動調整相關策略及防疫配套,請民眾落實相關防疫規範,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邁向正常生活。

13-1128 1201零時起調增入境總人數為每週20萬人次
圖/ 衛生福利部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