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殺聲震天二線廠尋找出路
主機板殺聲震天二線廠尋找出路
2004.03.15 | 科技

曾經是台灣電子股多頭指標的主機板族群,在今年台北股市向7000點衝關的過程中,卻未如過去般齊頭並漲,扮演領頭衝鋒的點火角色。今天的主機板產業,已不再被視為科技業的明星,反倒像電子股族群中的傳統產業,多數主機板業者的毛利率早從過去的20~30%下降至15%、甚至低於10%,「大者恆大是趨勢,在主機板產業中,二、三線業者如果不走向其它領域,未來可能會消失,」研究台灣電子產業多年的富邦投顧副理陶志偉分析。
毛利壓縮的原因,來自於一線大廠市占率集中度太高。過去兩年,當華碩、技嘉等一線主機板大廠搶占市場,打出價格戰策略攻城掠地之際,許多二、三線主機板業者莫不叫苦連天。
2003年,光是華碩、微星、技嘉、精英四家一線主機板業者,出貨量就高達7477萬片,占台灣所有主機板出貨量集中度高達72.22%,比前一年的68.13%往上又升了一級,「為什麼一線廠商成長這麼多?除了自然增加外,更大的部分來自二、三線業者的損失,」資策會分析師魏傳虔點出問題核心。

轉換跑道——浩鑫電子
轉進迷你準系統,闖出另一片天空

看來簡潔的數字背後,卻是許多業者的夢魘。許多公司老闆甚至以「被殺得見血見骨」來傳神形容這場流血戰役,「大家拚成這樣,確實很辛苦,」前年自主機板領域成功轉型的浩鑫董事長余宏輝感嘆地說。

**最小的主機板帶來最大的轉機

**最近在台北街頭,許多人常看見浩鑫「XPC迷你準系統」的公車廣告,對成立20年、以主機板起家的余宏輝來說,從來沒想過公司會因為這項產品而大出鋒頭,但穩坐迷你準系統龍頭的浩鑫,去年這項產品就熱賣54萬台,全年營收高達69億台幣、每股稅前盈餘約5元,成為台灣二線主機板業者翻生的最佳典範,「我們希望人家一提到主機板想到的是華碩,迷你準系統就是浩鑫,」余宏輝自信的說。
1983年以主機板起家的浩鑫,投入主機板的時間比大廠華碩、微星還早,多年以來一直在組裝市場中以自有品牌Shuttle產品聞名;但在2000年,當台灣一線主機板業者全力投入代工市場時,浩鑫也模仿這個做法,將主機板團隊的主要資源挪來替國際大廠研發產品,然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公司不但沒有因此受惠,還喪失了當時擅長的組裝市場利基,導致公司連續兩年出現虧損,「那是我最覺得最挫折的時候,雖然在當時情境下,這樣的決定並沒有錯,」想起這段往事,余宏輝忍不住喟嘆。
當時的業績壓力讓浩鑫幾乎難以喘息,但在與惠普接觸,替他們開發產品的過程中,浩鑫作出了當時世界最小的主機板。雖然後來沒有與惠普合作成功,但浩鑫也因此以這項技術為基礎,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個準系統產品SV24,沒想到卻意外引爆迷你準系統的熱潮,「準系統這項產品能熱賣,可以說是台灣人創造的奇蹟,」即將卸任的台灣區英特爾總經理吳惠瑜傳神形容。

顧客的口碑爆出傳道般的效果

迷你準系統可以說是一台小型、精緻且功能強大的電腦。浩鑫迷你準系統的成功,最早從日本開始,由於日本人的住家環境較為狹窄,為了讓迷你準系統能成為家中的擺設,浩鑫設計出精緻的外觀,更在產品散熱、靜音與技術的升級上,領先其它業者,「散熱技術是浩鑫的專利,別人想學也學不來,」打開一台XPC,余宏輝對產品的內部構造如數家珍。但當初浩鑫剛推出產品時,卻不是一帆風順,「很多人說這東西好像便當盒一樣,這麼小還這麼貴,誰要買?」余宏輝苦笑。
「那時大家沒有這樣的觀念,所以很多人認為浩鑫瘋了、腦袋有問題,」浩鑫發言人易守忠表示,在寸土寸金的光華市場上,如何讓經銷商願意販賣他們的產品,更讓公司傷透腦筋。
為了開拓市場,余宏輝和員工一家家拜訪通路商,讓他們知道產品的優點、以及毛利遠高過主機板的好處。
但迷你準系統的成功,不只在通路,浩鑫的競爭對手建碁科技副總經理卓竹順就表示,準系統產品要能成功,通路、外觀、技術都缺一不可。但就像主機板龍頭華碩打下市場的經驗,浩鑫的成功,使用者的口碑功不可沒。在日本專業媒體的推薦下,浩鑫的XPC成功打入專業玩家級的利基市場,而這些玩家在網路上的討論更連帶帶動相關消費者購買浩鑫產品;浩鑫更用心經營自己的網站,對於消費者的意見立刻回饋給研發部門,立即對產品進行改善,「就像我們常說的顧客傳道家,這就是口碑的力量,」余宏輝指出。

後面還有7個產品在等著推出

消費者究竟多迷浩鑫的產品?同樣是準系統,浩鑫賣的雖然比其它業者貴,但還造成市場銷售長紅,即使後來還推出較平價的產品,但浩鑫的產品平均毛利率還是高達19.58%,「他們真的站對了利基市場,」富邦投顧副理陶志偉觀察。為了打下更多市場,浩鑫發揮母雞帶小雞的精神,將在今年第二季推出液晶螢幕產品,與浩鑫的準系統作搭配。
在浩鑫總部的展示間,一系列由準系統發展出來的產品,道盡了浩鑫對準系統的完整定位,「我們後面還有7個產品等著推出,」余宏輝自信滿滿,認為即使有更多競爭者加入競局,但公司專注在這項產品上的競爭力,卻不是其他「順便參一腳」的業者比得上的,「我們要當準系統中的領導品牌,不作me too(別人也作的)產品!」對於未來發展,余宏輝認為品牌與創意,將是浩鑫將持續精進的最大優勢。

抓緊分眾——陞技電腦 靠高階技術,衝向DIY市場第一品牌

不同於浩鑫,以自有品牌「ABIT」成名的陞技,卻選擇堅守DIY高階主機板的本業,「我們的產品在美國賣得比華碩還貴,二線的品牌不會輸給一線,」陞技總經理林文忠說。雖然公司規模不如華碩、技嘉等一線大廠,但對於這些公司的「大軍壓境」,林文忠卻認為產品比華碩高檔的陞技主機板,不但不會被華碩侵蝕,反而因為小而靈活,還能反向吃到一線主機板大廠的生意,「他們的產品是全面性的,我們吃下他們的部分市場,他們也不會注意,」林文忠指出。

別做市場最大的,大不見得好

富邦投顧副理陶志偉也認為,由於打自有品牌的二、三線業者在低價市場上無法與一線業者競爭,所以必需要在利基市場上吸引消費者,而陞技鎖定組裝市場、又能提供較一線業者高的規格,自然能吸引玩家。
「我們不要做市場最大的,大不見得好,」林文忠認為,陞技能贏的,是本身極注重技術創新,並且營造出「ABIT就是創新者」的形象。靠著對高階主機板利基市場的堅持,如今陞技的主機板還能維持15~30%的毛利,陞技董事長盧翊存更發下2005年要拿下高階主機板DIY市場第一品牌的豪語。
其實,「為國際大廠代工」這塊大餅,陞技也曾嘗試,但競爭卻備嘗艱辛,「生意你看到的,大家也都看得到,但當時一線大廠的報價,卻讓我們覺得『這種價格怎麼可能』!」林文忠點出二、三線業者的無奈。在生產規模上居於劣勢,卻也讓盧翊存深刻體會到品牌才是陞技的核心,決定專注原有的利基市場,更作出全心經營品牌的決定,將主機板生產業務移至大陸,獨立成為陞技羅禮廠,專職負責主機板的代工生意;而陞技母公司則負責品牌、研發、服務與業務推廣,這種模式與宏碁將代工部門分家為緯創如出一轍。

找出自己的優勢才重要

2002年是陞技最辛苦的一年,當時產品出現狀況、投資失利、匯兌損失加上外在景氣不佳,讓當年陞技的每股盈餘滑落至負2.73元。在這種情況下,陞技大膽選擇一年打消所有壞帳,「我們希望一次解決所有的問題,」陞技發言人謝睿杰表示。
談到陞技最大的挑戰,林文忠坦承挑戰一直都在,但是「找出自己的優勢才重要」,他認為如何讓陞技的品牌價值提昇、不至於陷入價格戰的漩渦,才是陞技致勝的重要利器。陞技在將市場拓展至中國大陸的同時,為了經營當地市場,花費精力成立服務部門,只為了做好產品的後續服務與維修保固。固本加上西進,一進串的動作讓陞技2003年的營收成長到116億台幣,每股稅後盈餘還由原先的1.78元調高到2.1元,並開始將觸角伸向儲存、多媒體、準系統、伺服器等領域,「活不下去才叫轉型,我們是跨足,」林文忠認為,公司的多角化經營是既定方向,「其它部分如果作的好,我們也會考慮把它獨立出去。」

斷臂求生——隴華電子
改弦易轍,揮軍數位家庭與數位媒體

曾經是台灣備受矚目的主機板業者,隴華電子卻因為經營心態過於保守而喪失先機,過去幾年積極展開轉型,希望能在數位家庭的浪潮來臨時,為公司搶得一席之地。

那一段
不斷「忍痛放棄」的日子

1992年,隴華曾經拿到康柏電腦(Compaq)的大筆訂單,卻因後來康柏政策轉向,沒有繼續代工;不過因為主機板品質不錯,1993年IBM來台尋找主機板代工夥伴時,隴華成為與宏碁、大同、旭青四家競爭訂單的業者之一,「當時我們被選為最後兩個為IBM代工的夥伴之一,」董事長白玉錚笑談著隴華過去在主機板技術上的領先。
雖然有技術,但因要為國際大廠代工,就得由原先的4條生產線擴充至6條,這讓隴華必需面對是否擴廠的抉擇,由於每建一條生產線就需要5000萬台幣的資金,當時隴華正巧碰上申請上市遭拒,加上公司內部對代工走向有異議,讓隴華不得不放棄為IBM代工生產主機板的機會。
但生產線擴充需要資金,加上公司內部反對,隴華最後並未幫IBM代工主機板,但卻在客戶的建議下轉進視訊卡,這也讓隴華後來作到一年170萬片視訊卡的產量。然而後來一線大廠紛紛搶進這個市場,加上相關零組件價格不穩定,視訊卡價格不斷下跌,甚至不敷成本;這也使得隴華最大代工夥伴——新加坡創巨(Creative)在2001年決定放棄這塊市場,也讓隴華必須在2002年忍痛放棄視訊卡市場,「但脫離後我覺得很高興,」這段經驗雖然痛苦,卻也讓重新白玉錚審視隴華的未來。

看見「3年營收100億」的
全新希望

「其實我才是公司最大的PM(產品經理),」白玉錚笑著說,看到數位家庭將帶來的龐大商機,隴華全心投入數位家庭的產品研發,公司更規畫出客廳、書房、隨身使用的3大數位家庭產品線。
事實證明,隴華的布局確實奏效,2003年隴華的營收為19.6億台幣,但近來在公司兩大主力產品——數位機上盒、MP3 Player陸續接獲大訂單的情況下,今年隴華更訂下營收40億台幣的目標。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白玉錚更將跨足數位媒體,要推出自有品牌的數位電視內容服務平台,提供相關服務,「我要讓隴華在3年內作到100億的營業額,明年隴華的業績會有很大的爆發,」白玉錚信心滿滿。
在中國與台灣自有品牌以外的市場,隴華將專注在數位家庭產品代工上,如今更推出數位機上盒、數位媒體閘道器與行動媒體中心等產品。對於其它業者也可能搶進數位家庭市場,白玉錚毫不擔心,「我們的產品在時間、速度上超越其它要進來的業者12個月以上,」他認為只要時間足夠,隴華將有機會拿下數位家庭相關產品的市場。
贏的策略——瞄準利基機會,永遠留給真正做好準備的人
一線主機板大廠為求生存不斷擴張,直接衝擊的是二、三線主機板廠商的市場,但這就像是科技界的達爾文定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論是轉型、變身、或多角化經營,這三家努力經營自有品牌的業者,都有一個共通處,就是找出自己擅長的利基市場作出發。
對浩鑫而言,藉由原有主機板產品,發展成更具附加價值、專攻玩家市場的迷你準系統,讓浩鑫能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繼續發展相關的利基產品。而不求市場規模最大,只求成為DIY高階市場第一名的陞技,靠的則是技術、與市場定位清楚。至於隴華雖然放棄過去板卡市場,卻因切入數位家庭市場夠早,讓公司順利在時間、技術上取得先機。
在一線主機板業者的大舉進攻下,二、三線業者雖然在過去兩年面臨極為嚴酷的考驗,但在這場比快、比狠、比準的戰役中,誰能保證這些找出自己利基之路的二線主機板業者不會一躍成為下一代的產業龍頭?畢竟擅長在縫隙中尋找生機的台灣業者已多次用實力證明,天底下沒有永遠的生意,也沒有永遠的強者,機會永遠留給真正做好準備的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