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前陣子在社群平台發起「來自台灣的攻擊」(This attack come from Taiwan),各種美食美景的分享讓世界驚艷台灣的美,也不得不大讚網友的創意。這些年輕網友的創意近年深刻影響各領域,毫不意外地也正在改寫電商的眼鼻口,視覺影像化、社會脈動嗅覺、新世代語言未來都會是電商致勝關鍵。
不論是衛福部的「阿中部長」和「總柴」,或者海巡署的網路梗圖「迷因」,各項堪稱行銷教科書的案例都是由年輕團隊操刀,這些創意更扭轉許多產業面貌。PChome行銷中心副總監鐘紫瑋表示:「針對新時代的來臨,在行銷團隊的用人上,通常會挑選獨立作業、積極爭取、敢言敢試、喜歡討論分享、善用數據說話特質的人才。」
拜科技發達、網路近乎零成本的特性,影響力不再專屬於高官權大的人,年輕人用心經營也能達到相同成效,甚至「自擁變現能力」。因此,年輕人的「青年力」大幅度改變營運端,甚至在消費端深刻扭轉電商產業的運作眼鼻口。
眼睛-扎根Instagram、YouTube,五大社群心法接觸更多年輕人
年輕人普遍熱愛影像勝過文字的特性,促使電商追求圖像世界。根據《Cheers雜誌》與網路社群平台Dcard聯合進行「Z世代全方位萬人大調查」,年輕人最常使用的社群平台以Instagram為主,比例高達86.5%,最為人所知的Facebook勉強過半,僅佔50.1%,因此想要找到年輕人不能再固守臉書或各大文字論壇。以電商龍頭PChome 24h購物為例,就深入YouTube和Instagram等平台,讓年輕人滑到哪都能看見PChome;值得一提的是,PChome 24h購物也沒棄守Facebook,而是針對各平台進行差異行銷,並發展五大社群操作心法,最大程度地圈粉增進品牌好感度。
首先PChome 24h購物喊出「跟時事就對了!」不僅注重商品的發文,更緊跟政府的宣導事項,如防疫措施等抓住網友目光;接著,「為網友發想是關鍵」,找出生活中的小麻煩和小撇步,並且提供相應商品或解法,例如教導新手「動物森友會」如何賺大錢、推薦躺著追劇不被手機「打臉」的手機架、介紹日韓溫柔系造型「耳圈染」。這類貼文為網友發想的貼文,觸及率比一般商品文高出3至5成。
PChome 24h購物更看準防疫生活的健身環熱潮,抽獎送現在有錢也買不到的「健身環大冒險」,熱烈迴響讓該活動一舉成為當月所有電商平台的互動王,更讓PChome 24h購物成為電商活躍度最高的粉絲團。第三點則是「體驗式分享」,儘管影音圖文是主流,但PChome 24h購物也沒忘記喜愛文字的族群,以使用者的角度產出多篇網誌型文章討論煮咖啡、嘗試垂直滑鼠、小白鞋穿搭、液體衛生棉的吸水力實驗。
第四點「平台行銷差異化」,部分品牌會把Facebook素材直接移轉至Instagram,忽略兩平台的相異性質,PChome 24h購物的Instagram策略與Facebook不同,以人物為主題進行故事性的串聯,由自家物流士的視角,送給地下樂團、服飾店老闆、女性職人手上,讓大家看到台灣有一群默默努力的人,物流不再只是配送商品,更傳遞溫度。
最後一點則是「打破同溫層」,PChome 24h購物與各領域的網紅和插畫家合作,讓各種聲音都能在同一平台相互交流,例如舉辦小編自畫像接龍活動,就吸引KOL又仁、插畫家馬來膜、A RAY、媒體ELLE、妞新聞、Dcard、KKbox、故宮博物院等超過70個品牌參與互動。
鼻子-嗅出風向更敏感,搶先網友發現需求
電商對於社會的脈動要更加敏感,透過嗅出最新社會趨勢,針對突然出現的特定需求,推出相應的措施和行銷,這些別出心裁的活動才能真正打中年輕人的心,不被資訊狂潮淹沒。
PChome 24h購物4月就精準篩出「大齡兒童」的趨勢,強打大人的玩具,以及針對成人的童趣商品,跳脫兒童節刻板印象,繳出表現不俗的成績單,4月1日至4日兒童節期間,電玩銷售額成長較去年同期超過4倍、銷售量近3倍,空拍機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53%、銷售量成長51%。
PChome 24h購物也聞出「寂寞商機」,全新上線假交友服務「網家速配」,雖然只是愚人節趣味KUSO的活動,但真切打中新世代的需求,也成功吸引年輕人關注。
嘴巴-新「語言」才能讓年輕人買單
為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電商的「語言」不能只是傳統的規格比較或價格優惠,更多的應該是這項商品的趣味應用或能帶來的生活轉變,甚至是跟緊時事結合社會脈動,近期最明顯的莫過於因口罩而起的粉紅色風潮,另外,PChome 24h購物也針對如小編試用美國Crest3DWhite美白牙貼、盤點任天堂歷代主機等產出各式圖文,總之只有透過有趣且迅速的反應才能讓新一代買單。
不論是滑世代、Z世代或數位原住民等,針對年輕人的稱呼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眾多「標籤」更讓人霧裡看花,但無論名稱怎麼變,若電商不能跟上年輕人的思維,那麼很有可能會淹沒在下一波的青年浪潮中,無法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