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經營華文圈教育創新生態圈的親子天下,從2017年起便每年舉辦「教育創新100」募集,三年來共累積了超過千件的教育創新資料庫,促成體制內外的教育工作者、民間機構、企業、與政府,從不同的角度對話、交流、實踐教育創新。
延伸自「教育創新100」,今年親子天下更擴大推動「教育新創20+」計畫,在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資源挹注下,打造一個針對教育新創量身訂做的加速計畫,並與不同單位或社群合作,選拔最具創新力道和市場潛力的20家教育新創國家隊,提供關鍵資源、加速成長擴張,進而鏈結國際。
【教育新創20+】目標招募處於成長期且亟需加速的教育新創團隊,於今年2月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招募,在全球新冠狀肺炎病毒壟罩下仍募集近百件報名,報名團隊多以線上平台、STEAM、AI、程式設計等主題,成立時間以4年的團隊最多。
本次評選分為書審及面試兩階段,評審委員橫跨產業、創投及學界重要代表,包含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台大EMBA教授李吉仁、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曾正忠、中信創投資深副總經理邱明慧、Hustle Fund創投合夥人程希瑾、昶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創辦人張淑玲、數位時代前編輯總監盧諭緯、親子天下創辦人兼執行長何琦瑜及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評審委員除了從「整體規劃」、「市場潛力」、「團隊執行」三大面向進行評選,更在意團隊的獨特性及產品未來規模化的擴張能力。
簡立峰強調,此次教育新創入選團隊的多元性和發展潛力,比他預期中好:「比起一般的創業,做教育市場,會深刻發現,理想跟現實有好一段距離,因為教育理想的思考方式,跟商業性格常有不同,怎麼去平衡這兩部分,對教育新創特別重要。」
李吉仁認為,教育創新不只是提供更多的教材或學習內容,更重要的是運用科技改變過去學習的方式,教育應該「以學習者為中心」,驅動學習者啟動內在的「自學能力」,而這也是李吉仁從本屆團隊中看到的趨勢變化。過去曾投身教育產業而今為創投副總的邱明慧則從本次入選團隊中發現,教育新創從過去單純「功能」導向銷售展品,轉變為從「意義」上重新定義整個社群經營及商業模式。
親子天下創辦人何琦瑜表示,全球教育改革和典範轉移,創造了很多新生的創業機會。但教育領域都有很強的在地性,K-12基礎教育都要連結體制內課綱課程和系統,相關教育新創跨國經營有相當難度,而且教育具有公共性和公益特質,投資回收期長,這也是為何教育類新創很不容易受創投青睞的原因。因此在這次教育新創的挑選中,特別保留三成機會給能改變國內教育環境的新創企業。讓有意義而不一定是有最大化規模的新創,能透過加速計畫在國內長大、發揮正向影響力。
入選的20家團隊可分為以下7類:「線上學習類」(5家)、「桌遊/遊戲類」(3家)、「機器人類」(3家)、「程式設計類」(3家)、「AR/VR類」(3家)、「營隊課程類」(2家)及「社企幼兒類」(1家)。其中以「線上學習類」團隊為數最多,簡立峰及曾正忠皆表示,線上學習類是相對成熟且容易複製放大的教育新創產業。
本屆入選的團隊將從5月8日開始進行為期7個月完整商業策略、市場輔導及業師個別團隊輔導。親子天下將於6月7日舉辦共創會,為團隊媒合創投資源,後續會提供多場工作坊及講座等活動,此外其中6組團隊,今年11月將帶往新加坡參加亞洲最大教育展示會EduTECH Asia 進行參展及商拓媒合,鏈結全球教育資源及人脈。希望透過【教育新創20+】建構教育新創互助社群,幫助更多教育新創成功,也讓下一代因教育創新受益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