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加入斜槓青年嗎?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你必須具備好這兩個關鍵能力!
想加入斜槓青年嗎?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你必須具備好這兩個關鍵能力!

2019年是我的斜槓元年。為什麼會投入斜槓一職,坦白說是命運的推動,這個意外完全不在我的人生計畫表中。年初的時候,因著任職的集團業務項目變更的緣故,不得不結束高度賣肝卻也高薪的工作。坦白說,我一直都是個胸無大志的人,沒想過創業,也未曾有過什麼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遠大目標。生平無大志,只求月月有薪領,日日能溫飽的個性,在離開名聲及收入皆龐大的集團工作當下,坦白說是很忐忑而不安的。

離開高薪工作,卻意外開啟斜槓契機

因為當時所任職的公司是台灣前十大集團,收入也真心是不低。那段時間心裡真的是很掙扎,總是有很多業界八卦流言不斷的攻擊著我。「你從台灣第一大企業離職,要怎樣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呢?」「集團的薪水那麼高,去到一般企業上班,誰出得起那麼高的薪水聘請一個公關?我的薪資在一般中小企業,都差不多是人家總經理的薪水了。」

沒錯,很多很多的攻擊、嘲笑和等著看笑話的人都在觀望我的下一步會怎麼走。而我自己也在很強大的恐懼中,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但在那艱困的時刻,我很感謝自己有個強大的信仰,記得在整本聖經中,唯一出現過一次可以測試上帝的經文是這樣說的,瑪拉基書3:10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

在當時找不到那麼高薪工作的狀況下,我做了這樣一個祈禱:「親愛的上帝,十一奉獻是你說的。在這時刻,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在哪裡,未來的收入要怎樣超越過去。但是我相信納十一奉獻的約定,我在什麼工作都還沒得到之前,先用這一筆奉獻宣告我的未來收入一定會有十分之十的回收,請你幫助我。」在奉獻完那筆錢並祈禱完之後,我便放鬆心情開始進行一連串的面試。

果不其然的,以我當時在集團的收入,果然沒有任何一家公司付得起我同等金額的薪資,但老天爺卻為我開了斜槓的門,幾個希望我去上班的業主,都願意以顧問形式,每周只進公司一天或兩天的方式,以顧問費用支付我的薪資。在那段時間,我一次獲得六個品牌主的邀請,有些是要我每周固定幾天進公司,有些是只要線上會議,連進辦公室都不用。於是我的收入果然達成了當時祈禱的金額,而且還超過。因此當時在發下遞一個月的收入總額後,守信用的我,便把超過的金額的十分之一又再提撥出來,拿去還給多給我的上帝。

斜槓 = 自由?天大的誤會

我估計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人投入「斜槓」這樣的職業,但其實這是一個有很多「眉角」的項目,有很多人也不是真的很適合這個自由度很高的職業。很多人羨慕「斜槓」的我,羨慕的不只是收入不斐,也很羨慕我的「自由」。以為我的日子比在大公司上班時放鬆了許多。但這其實是個大誤會。

在朝九晚五的公司,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每周還有周休二日。但身為斜槓青年的我是為自己打工,我就是給自己發薪水的老闆,所以更不能偷懶。在這個時候,我便發現了自己常年來鍛鍊自律的習慣,真的是我如今能夠得以安穩的前提。

shutterstock_275810027_talking
為了在有限時間內掌握工作,斜項工作者必須具備「高度自律」與「精準溝通力」。
圖/ Monkey Business Images via shutterstock

在朋友圈裡我一直有個封號,叫做「意志力變態」。其實我用來鍛鍊意志力和自律的好方法,就是早起。我曾經為了要鍛鍊自己的意志力,每天早晨六點起床,六點半一定抵達家附近的教堂去晨讀禱告,不論在寒流天或是酷夏。我都是這樣維持晨起,沒人逼我。

我這樣做的原因就是不要讓自己鬆散,因為一但自由度高了,人也就懶散了,久了連時間管理都會出問題。因此 「自律」是我在斜槓人生當中的第一個重要心法,因為每周服務客戶的時間都不長,因此我只能在最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最有效率的回應,才能讓我的成效達到最高的效果。

而斜槓還有另一個關鍵的動作,就是「精準溝通」的能力,因為待在辦公室的時間少,學會精準發問增加溝通效率,也是擔任斜槓工作者重要的挑戰。 因此,懂得怎麼提問、收斂、明確定義品牌主或專案發布者想要的目標,就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執行力強,為了完成目標,自己會想辦法,把目標拆解成20個步驟,主動調整,整合資源,推進目標。對自己的夢想負責,在哪裡工作、怎麼工作,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能驅動自己,對目標負責。

職場工作不二法門:自律、溝通,還有同理心

那麼到底要怎麼培養自律和溝通的能力,我認為養成自律的方法,是在自律中找到樂趣。 一開始當然需要意志力,但在過程中你一定要找到動力和樂趣,否則沒過多久你就會放棄。

比方說我能夠維持好多年每天六點起床,一開始當然是很痛苦地強迫自己起來,但是在堅持一段時日的過程中,我在晨讀裡找到了每天讓心靈獲得力量的文字,就像是上帝每天早上透過晨讀給我一個禮物,我就會期待明天早起再去晨讀,期待明天又會得到什麼禮物。那就好像每天早上吃完保健食品,你就會覺得身體變得有力量一樣的興奮。

而精準的溝通能力訓練,訓練自己用條列式的說話習慣去溝通,或是把一件複雜的事情用條列且簡潔的方式進行整理。而更重要的是,溝通時一定要具備同理心,你才能從對方的角度精準體會他在說什麼,也才能讓對方覺得你真是個「解語花」。

如果你覺得斜槓的我看似輕鬆,可以一邊喝著咖啡,躺在床上還穿著睡衣邊把工作做了,還能賺到比一般上班族更多的錢,於是想要投入斜槓,那麼我勸你先不要這麼衝動。斜槓從來都不是我的目的,而是命運推動我走到這裡。

不論你現在在人生的哪個階段裡,我都鼓勵你訓練自己的自律,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同理心,那麼不論你是斜槓或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你都能擁有心靈和財富上的自由。

責任編輯: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