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全球,許多企業紛紛實施在家工作,既然能以這樣的方式照常運作,那疫情結束後,我們還需要回到實體辦公室嗎?根據過去一兩個月來的調查結果顯示:是的,即便網路協同平台發達,實體辦公室的存在還是不可取代。
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或又稱做遠端工作,是過去10年來不斷被討論的話題:從企業的角度出發,讓員工在家工作能夠節省實體辦公室的空間使用與管理成本,但同時,卻也害怕無法隨時監管員工的作息與工作效率;而對員工來說,可以擁有自己安排時程、彈性工作、節省通勤時間等好處,同時卻也擔心在家工作的孤獨感與其他無法在家專心工作的誘因,導致工作效率不如預期。
根據美國社群管理工具公司Buffer一份於2019年進行的問券調查顯示,有99%的美國工作者都曾體驗過遠端工作,更有95%的工作者都願意推薦他人進行遠端工作。
過去幾個月全球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如Facebook、亞馬遜(Amazon)、Google等大部分的歐美企業,都不得不實施在家工作政策,減少員工通勤與辦公室工作的需求,來降低人與人接觸的機會。
在「強迫在家工作」的政策實施之下,遠端工作成為絕對的現實,然而,它是否跟原本想像的一樣彈性、舒適,讓員工不再需要實體辦公室了呢?
在家工作、在辦公室工作的效率都一樣
企業評論網站Glassdoor於近期做的一份千人問卷調查顯示,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67%的美國員工都被要求在家工作,而有16%則是被要求自動放有薪與無薪假期,來減少員工互相接觸。
有一半的遠端工作受訪者表示,他們相信自己在家工作的效率,跟和在辦公室工作的效率完全相同。其中,有68%的年輕受訪員工(年齡介於18至34歲),都對遠端工作效率表達出高度信心,反之,較年長員工族群(年齡介於55至64歲),則只有44%表示自己能維持一樣的工作效率。由此可以看出,相較於年長族群,年輕員工族群對於維持遠端工作效率有較高的信心。
對於在家有18歲以下孩童的家長員工來說,高達71%的受訪者表示,即使與小孩一起在家,他們也能維持和在辦公室一樣高度的工作效率。
半數在家工作者會有孤獨感、焦慮感
即使在家工作提供員工高度彈性,又能維持原本待在辦公室內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家工作太長時間,可是會傷害員工的心理健康。
擁有Google、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Walmart等320萬企業員工用戶的美國匿名職業社交平台Blind,就在最近發表一篇在家工作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目前疫情影響與社交距離命令之下,有52.9%的受訪員工都表示,從收到在家工作命令開始,他們曾感到孤獨、寂寞;56.4%的受訪員工在這段時間曾感到焦慮。
這份調查反映的是,全球疫情尚未明瞭的狀況下,在家工作者的狀態,無法與一般情況下在家工作者的狀態劃上等號。
在疫情的影響下,在家工作不僅得應付日常工作上的事務壓力,還同時遭受外在環境影響,無法與朋友相見、無法任意出門活動、每天都待在家裡閱讀日漸增加的感染病例數字。過去那些在咖啡店的閒聊、辦公室裡的玩笑,現在彷彿都成追憶,而每天社群網路上的疫情討論、確診數字報告等無形中增添了焦慮感,有些人還因此擔憂自己隨時可能會失去現有工作。
「尋求他人幫助或與專業人士聊聊對於不確定性的焦慮、憤怒、無助等可能會有幫助,若能把這些力量化為助力,一步步走向想要的未來,將是最好的結果。」臨床心理學家迪夫亞.坎南(Divya Kannan)博士對媒體平台YourStory這樣說道。
每週2~3天進辦公室,可以加強團隊成員連結
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以及Buffer在家工作的相關調查顯示,當員工擺脫辦公室生活的限制、能自主安排工作時程與地點時,他們能獲得更高的工作滿意度,也能展現更高的工作效率。
然而,這次新冠肺炎(COVID-19)的影響之下,員工並不是自主在家工作,而是被逼著得待在家工作。這個特殊情況反而把縮小了在家工作的優點,同時放大了在家工作的缺點。
美國史丹佛經濟學教授尼古拉斯・布魯姆(Nicholas Bloom),最近在外媒Recode的訪談中表示,過去2年多的在家工作實驗研究,每週約2至3天進辦公室工作,不僅能強化員工與工作環境的連結,還能幫助創造力,畢竟,大部分的創意都是在面對面的情境下共同激盪出來的;全部工作時間都待在家可能會很糟,大部分的人都無法享受其中。
布魯姆進一步表示,2020年可能會是 失去創新的一年 ,當科學家、工程師都被強迫待在家時,哪來的新產品、新點子、新專利?每天在家工作以及每天在辦公室工作,或許就像兩個互斥的極端,找到當中的平衡——讓員工自由選擇地每週1至2天在家工作——才是對企業、對員工兩者來說,最好的解決方案。
即使不少企業目前都實施在家工作,但是營運狀態與產出卻無法與正常狀態相提並論。企業主管每天可以舉行一個30分鐘的團體視訊會議,接著早上與下午再分別打給某個員工,花10分鐘時間與他視訊會議,雖然會花上許多時間,但這些舉動能夠在未來幾個月中,維持員工的心情與工作效率。
疫情結束後,工作者還需要回到實體辦公室嗎?經過這次疫情強迫在家工作狀況來看,實體辦公室的需求還是無法被網路協同平台取代,常態性地員工面對面相聚,不僅有助於員工的人際關係連結與激發創造力,企業也需要這個辦公室場域,來塑造他們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
責任編輯:林芳如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FC未來商務,專注未來新商務應用、轉型思維與創新體驗,並結合沙龍分享、展會發表,協助產業找到面對未來的轉型關鍵解方,並連結創新資源。
延伸閱讀:
1. 封城後的歐美生活!口罩之外,還有4種外送服務「新」現象
2. 消毒殺菌不用人!防疫機器人動起來,專攻另類「3D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