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COVID-19,武漢肺炎)在全球大規模爆發已經有一個多月了,為了控制疫情的傳播,遠端辦公成了全球所有辦公室人群的剛需。如何和螢幕對面的工作夥伴順利交流,就成了人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在中國,996的社畜和學生黨有著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飛書、釘釘等視訊會議工具。而在國外,也有Zoom和House party等用戶強勁成長新的視訊會議工具,Skype等老牌視訊通訊工具也迎來了第二春。
其中由美籍華人袁征創立的線上視訊會議軟體——Zoom在這次疫情中大出風頭,不僅是因為漏洞問題,也和最近幾年它強勁的用戶有關。
去年4月Zoom在美國IPO上市,上市僅僅一個月市值就達到了230億美元(約新台幣6,921億元)。12月份,Zoom的股價回落到發行價附近,就在Zoom因為漏洞問題股價持續走低的時候。新冠疫情突然來了。從去年12月底,Zoom突然開始爆發式成長,股價迅速由60美元(約新台幣1805元)爬升到164美元(約新台幣4935元)。
2020年的前兩個月,Zoom的用戶成長便超過了超過了去年全年,開會人數也從去年年底的每天1200萬次成長到了每天2億次。即使在美股熔斷,市場最黑暗的那幾天,Zoom也沒停下成長的腳步。直到前幾天Zoom被曝軟體漏洞,股價再次進入下跌通道。
除了股價和月活能夠客觀地反映了人們對Zoom的熱情,我們也能從媒體報導偏向上窺見人們對網路會議系統的偏好。如果關注國外科技媒體,可以發現近期出現了大量有關Zoom功能使用的討論,這代表Zoom確實成了國外最主流的視訊會議軟體。
那在Zoom之前,大家都用什麼軟體開視訊會議呢?我猜大部分人第一印像都會想到Skype。
Skype究竟去哪了,為什麼我們很少能看到有關它的新聞報導?想知道Skype為何衰落,我們還是要回顧一下Skype成長的歷史。
Skype的出世,世界進入網路語音時代
2003年,瑞典企業家尼古拉斯·曾斯特羅姆(NiklasZennström)和賈努斯·弗里斯(Janus Friis)共同創辦了Skype,當時普通的個人電腦之間尚且無法直接用語音通話,更別說電腦和電話之間語音通話了。Skype將語音訊號轉換為數據,從主機透過Internet發送,然後在接收電腦上恢復音檔,讓電腦間語音通話走向普通消費者。更讓人興奮的是,Skype用戶只需要支付比國際電話低很多的費用,就可以撥打傳統電話。可以說,Skype的出現給了人們跨國電話的新選擇,一定程度上間接降低了跨國通話的費用。
2005年,Skype發布了2.0beta版。該版本引入了視訊通話功能,徹底革新了網路通話行業。人們從來沒想到。坐在家裡對著電腦就能和別人面對面交流,不僅通話是實時的,還能看見對方的臉。相比傳統電話,Skype開創了一種屬於未來的交流方式。這陣視訊通話熱潮迅速火遍發達國家。人人都想嘗試新的視訊通話方式,Skype的用戶群體也迅速壯大,甚至替代了部分傳統電話的功能。
2005年,Skype客戶端額視訊與通話總次數就超過了一百億次。2006年,註冊用戶也達到了1億,Skype成了網路電訊行業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創業三年,第一次被收購
也是在2005年,eBay以26億美元(約新台幣782億元)的價格購得Skype。它試圖將Skype打造為成為消費者和零售商之間的溝通渠道。並推出了Skpecasts,想藉此轉向企業辦公領域,Skpecasts的核心功能是允許100位參與者在同一聊天室進行語音和視訊對話。從基礎功能上來看,Skpecasts和現在流行的的網路會議室已經沒什麼區別。
到了2008年,eBay公司突然宣布關閉Skypecasts,表面上原因是Skypecasts未能完全達到eBay的高標準以及對連接和取悅用戶的目標,其實真正原因是Skype持續虧損,eBay不想繼續燒錢,並在一年後出售了所持大部分股份。
現在回頭看看,我們會感嘆eBay當時的目光確實太過短淺。如果Skype能保留Skpecasts功能,並針對企業提供增強服務。憑藉Skype當時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快速的用戶成長,幾乎沒有其他視訊通訊軟體能挑戰Skype的地位。
但歷史沒有如果。儘管許多Skype用戶在博客上批評放棄Skpecasts的做法,甚至有用戶提出抵制Skype運動,宣稱「沒有Skypecast,也沒有Skype」,但仍然無法將Skype拉回多人視訊會議室的跑道。
不過Skype方便的個人視訊功能,讓它依舊在高速成長的跑道上奔跑。2009年,它的註冊用戶達到5.3億,2011年9月達到6.63億。Skype的國際通話市場份額從2005年的2.9%成長到2014年的40%,佔據跨國網路通訊業的半壁江山。
eBay走人,微軟85億美元接收
雖然Skype採用的是P2P網路協議技術。用戶越多,相當於伺服器越多。語音和視訊通訊連接也就越穩定,但Skype本身仍然需要負擔一些帶頻寬用。對eBay來說。Skype本身只是一個網路通訊工具,所以它並沒有像隔壁的騰訊那樣,依托龐大的用戶群體打造其他賺錢的服務。這讓Skype成了一個只燒錢,沒有盈利的工具,加上市面其他網路通訊軟體和社交網路的崛起。被拋出了手中Skype的股票,讓Skype自謀出路。
在2011年,Skype準備IPO前夕,微軟突然宣布斥資85億美元(約新台幣2558億元)收購Skype,這是當時微軟規模最大的單筆併購交易。當時Skype身上還背著7.75億美元(約新台幣233億元)的債務,雖然微軟內部也有類似Skype的解決方案,個人語音聊天是Windows live Messenger,企業市場則由Lync平台提供相關服務。但他們實在太不爭氣,這宗收購的上一個季度,微軟線上服務部門單季虧損超過了7億美元(約新台幣210億元)。
當時微軟正試圖重整線上業務。收購Skype,不但能全盤接收Skype多達6億的龐大用戶(Skype一詞甚至在2014年被寫進《牛津英語詞典》)。還能將Skype整合在Windows Phone 7中,藉此與蘋果的FaceTime和Google Voice抗衡,順帶阻止Google收購Skype,避免Google進一步做大。
但最重要的是,當時的Skype已經開始轉型,在企業市場上也有了一定的進展。微軟希望它能替代Lync,打通Xbox、office、outlook、和Hotmail之間的通路,將用戶套進在這個生態閉環中。
只是微軟的設想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遇到了很多問題。
Skype是如何被微軟搞砸的?
之前我們提到,Skype的語音和視訊通話採用了P2P協議。這意味著在台式機上,Skype的語音和視訊通話能憑藉龐大的用戶群體保證高質量和穩定性。但這在依賴行動通訊的智慧手機時代行不通,畢竟用戶不會願意將自己的手機作為服務器,並消耗自己的流量為他人提供P2P連接服務。沒有辦法,微軟只好將Skype拉到了自家的雲端服務上。
微軟希望將Skype成為微軟雲端服務一環,打造裝置跨裝置的溝通體驗。2013年,微軟拋棄Messaging,將Skype設定成了Windows 8.1 默認傳遞消息的應用程式(中國除外)。並在Xbox和Outlook上推出了Skype服務。
但之前的用戶已經習慣了用Microsoft live messaging,轉換這些用戶到Skype花了微軟大量時間。在微軟過渡老用戶和重新設計界面期間,競爭對手們用社交網路搶走了大量用戶,並打造了與Skype類似的消息同步功能,而且更加完善。再加上不穩定的雲端服務導致Skype的經常崩潰,微軟對其設計界面的頻繁大改,最終導致Skype的活躍用戶越來越少。
當時正值智慧手機逐漸普及。市場上出現了Whatsapp,Facebook,snapchat 等社交+視訊通話的APP,社交屬性較弱的Skype面臨著用戶流失的情況。
看到這種情況。微軟並沒有選擇集中精力修復Skype的Bug,並改善它的可用性。而是模仿屬性完全不同的Snapchat,進行了一次大改版。但用戶並不吃這一套,這次改版讓Skype的應用商店中評級暴跌,在英國的App store中,Skype的評分只有1星。而在美國的應用市場中,評分已經從3.5星降至1.5星。
最終微軟又在一年後,又刪除了類似Snapchat的功能,又改回了原來的Skype。顯然,頻繁的改來改去讓Skype損失了大量的用戶,也極大地打擊了Skype的口碑,再加上Windows Phone系統的全面潰敗,失去了系統原生軟體的加持。
沒有了系統默認應用和社交網路的加成,Skype就是一個單純的通訊工具。再加上頻繁的改版設計和產品體驗問題,Skype已經逐漸淡出了個人用戶的視野,雖然它曾經擁有6億用戶。但帳號活躍度越來越低,人們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打開Skype。
Skype的未來在哪?
微軟也明白Skype在個人用戶市場上已經失去了競爭力,所以他們將精力投在了企業市場。2016年。微軟推出了企業協作工具Microsoft Teams,和遠端辦公巨頭Slack正面對決。在這場對決中,作為辦公軟體巨頭的微軟,其實有很大的主場優勢。
首先,幾乎人人都用的Word,Excel,PowerPoint和OneNote被集成在Microsoft Teams中作為生產力工具。Skype for business則是Teams的溝通工具,Planner、PowerBI用於管理團隊協作,最後用Exchange提供通知。如果有需要,Microsoft Teams還能擴展第三方程式。
微軟也終於找到了Skype的正確用法。在微軟推出Microsoft Teams四年之後,它以2,000萬的日活超越了曾經的競爭對手Slack。看到Teams在企業市場的成功後,微軟進一步將Microsoft Teams加入面向消費者的Microsoft 365計劃。
Microsoft Teams在家庭計劃中最主要的功能是讓朋友和家人透過Teams中的群聊或視訊通話建立聯繫,並共享待辦事項列表、照片和其他內容。換句話說,微軟正在用Microsoft Teams取代Skype的部分功能,在未來將會逐步將Skype的用戶轉換到Teams中。
當然,Microsoft Teams短期內是無法完全取代Skype的。微軟希望Skype重新成為個人網路通訊行業的霸主,並將這些個人用戶無縫導入Microsoft 365之中,為此Skype已經開始積極學習對手的優點。
昨天Skype宣布:無需註冊或下載,只要創建一個會議鏈接,就可以使用Skype進行無限次會議。
這極大地降低了新用戶使用Skype的學習成本並促使和其有關的老用戶回歸。一旦用戶因開會的剛需開始使用Skype,並在疫情的長期使用下形成產品依賴,Skype就能在新冠疫情之後重新崛起。
這並不是說微軟重新將重點轉移到Skype上,微軟發言人在上月底接受VentureBeat的採訪時表示:
我們將Teams視為您工作和生活的全能樞紐,它集成了聊天,視訊通話,以及分配和共享任務,存儲和共享重要數據的能力您的小組並與家人和朋友分享您的位置,而Skype主要是聊天和視訊通話應用程式平台,我們沒有什麼可分享的了。
可以猜想,在這次新冠疫情中Skype透過視訊會議獲得的大批需要經常開會的活躍用戶,都將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被導入Microsoft Teams的生態之中。而在完成了這一偉大的使命後,Skype的最終的命運或許將和Windows live Messenger一樣,被Microsoft Teams趕下歷史的舞台。
責任編輯:林芳如、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