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 大流行負面衝擊供需兩端之際,蘋果(AAPL-US)週四發布會計年度第二季(3/28止)營收583億美元,和去年同期580億美元相比幾乎持平,且不提供第三季財測,盤後股價挫逾2%。
蘋果第二財季財報關鍵 vs. Refinitiv 調查的分析師預期
- EPS:調整後每股 2.55 美元 vs. 調整後 2.26 美元
- 營收:583 億美元 vs. 545.4 億美元
- 毛利率:38.4% vs. 38.4%
各終端產品表現
- iPhone 營收:年減 7% 至 289.6 億美元
- Mac 營收:53.5 億美元
- iPad 營收:43.6 億美元
- 可穿戴設備、家用設備和配件營收: 100.1 億美元
- 服務營收:年增 16% 至 133.4 億美元
各地區營收表現
- 美洲:254.73 億美元(去年同期 255.96 億美元)
- 歐洲:年增 8% 至 142.94 億美元(去年同期 130.54 億美元)
- 大中華:年減 8% 至 94.55 億美元(去年同期 102.18 億美元)
- 日本:52.06 億美元(去年同期 55.32 億美元)
- 亞太其餘地區:38.85 億美元(去年同期 36.15 億美元)
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在遭遇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全球環境下,我們很自豪說,蘋果在這一季也有成長。」
然而,由於 COVID-19 大流行對經濟活動造成巨大衝擊,使分析師難以準確評估企業業績。Refinitiv 調查的分析師預期蘋果第三財季營收 515.4 億美元、毛利率 38.5%。
蘋果表示,將在疫情期間持續執行庫藏股,目前已授權增加執行規模 500 億美元,以及每股 0.82 美元股利。2019 財年,蘋果花費 671 億美元執行庫藏股以及 141 億美元股利。
但蘋果沒有像往常一樣提供第三季財測。先前因中國率先爆出疫情,與中國具高曝險的蘋果在 2 月時就撤回了第二季財測。
「2月份有很深很大的下降,但3月左右開始復甦,4月我們也已看到進一步回升,因此我們有樂觀的空間。」
「我們對我們的長期業務充滿信心,但在短期內,由於缺乏可見性和不確定性,很難看到未來60天的前景,因此我們不會提供財測。這是非常特別的一季,我從來沒有經歷過,我希望不會再來一次,但公司在此段時間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庫克說。
iPhone營收雖然較去年同期下降7%,但服務營收年增16%至133.4億美元,部分彌補了iPhone表現的缺口。服務部門包含iCloud、Apple Music和其他訂閱服務。第二季營收成長年率自前季的9%下降至0.5%。
財務長Luca Maestri表示,第三財季iPhone的年成長表現將會更差。
「以iPhone和可穿戴設備來說,我們預期6月止的一季營收成長年率比3月止的一季更糟糕。以iPad和Mac來說,我們預期營收年率成長6月止的一季會改善。」Maestri說。
庫克表示,Apple TV + 訂閱服務表現不錯,越來越多人居家防疫時選擇觀看,也也此更多人轉用 iPad 和 Mac。
「這顯然有利 iPad 和 Mac,因此我們預期這兩項產品本季成長年率改善。以 TV+ 為例,我們預期觀看內容以及與內容互動的人數顯著增加。」
蘋果目前現金儲備1928億美元,較上一季底2071億美元的水準下降。
除中國和南韓一家門市以外,其餘全球蘋果商店仍處於關閉等候通知的狀態。但蘋果表示,其網路商店加上零售商店3月份的銷售額創下紀錄,庫克更稱「線上銷售的成長爆表」。
此外,庫克表示蘋果計畫重啟零售商店,但同時進場人數必須大幅減少。
庫克還指出,雖然防疫期間許多員工均居家辦公,但蘋果本季仍可推出新產品,包括新iPad Pro和MacBook Air。
本文授權轉載自:鉅亨網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