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HP拼成Home Party的女人
要把HP拼成Home Party的女人
2004.02.15 | 科技

「數位革命確實在今年發生,未來18個月內,惠普要扮演將這股力量推進家庭的角色,」1月在拉斯維加斯甫結束的消費性電子展(CES)上,惠普董事長暨執行長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清楚點出這家老牌個人電腦大廠的新任務,就是離開辦公室、走進每位消費者的家庭,「2004年,將是惠普的數位娛樂元年。」

**「願景」終於「引爆」
資訊應用進入視覺感官的時代

**
1939年創立的惠普,幾乎和矽谷這個名詞完全同義,當這家65歲的科技公司宣示公司將全力轉進新領域,牽動的將是高達上千億美元的新生意。菲奧莉娜指出,1996年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著作《擁抱未來》(The Road Ahead)中,就曾具體描述資訊科技結合網路,將創造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生活革命,「過去近十年來,我們聽過太多這類『願景』,但數位的、移動的、虛擬的革命,現在才全面引爆,」菲奧莉娜說。
「關鍵就在寬頻家庭的普及,讓一切水到渠成,」同一天的另一場演講上,英特爾總裁暨營運長奧特里尼(Paul Otellini)指出。
資策會MIC主任詹文男觀察,數位內容、無線與寬頻的普及,正匯集成一股浪潮,向科技產業迎面而來,所有公司都將面臨新的衝擊。根據IDC估計,全球消費性電子市場,將從2002年的6570億美元,一路成長至2006年的8570億美元;儘管年複合成長率僅7%,但其中包含數位電視等產品在內主打客廳的多媒體電腦,複合成長卻高達197%,呈現「每年成長近兩倍」的趨勢,「這次的戰場在客廳,」詹文男點出這波浪潮的核心。
「資訊應用進入視覺感官的時代,」台灣DisplaySearch總經理王建二觀察,大至電視,小至數位相機、手機,各式不同尺寸的螢幕都能用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而內容則會全面數位化,「資訊應用會從滿足『工作需求』,進一步到滿足『生活品味』,」王建二說。

**從微利時代
跳進三成毛利的好年冬

**
在20世紀的最後十年,摩爾定律(Moore’s Law)帶動資訊效能不斷提昇,進而創造了PC工業的黃金歲月,這個階段的資訊應用集中在辦公室,以創造生產力提昇為成長主軸。但這一次,資訊科技則要走入家庭,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樂趣為主要方向,「PC不會消失,將換成各式型態走入生活,而電視則是PC走入生活的重要關卡,」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指出。
看電視是現代人最主要的娛樂。自2006年起,世界各國將逐漸全面回收類比頻道,這項政策面的推動力量,促使液晶、電漿、背投影等各式技術的數位電視,成為各家大廠搶進的新戰場。「從設計與製造來看,液晶電視與液晶顯示器並沒有太大不同,」戴爾執行長麥克‧戴爾(Michael Dell)指出,電視成了全球PC工業進軍數位家庭的橋樑。而且這是陷入微利時代的PC業者的好生意——家電巨人新力(Sony)超過三成的家電產品毛利率,已經讓毛利率跌至個位數字的PC廠商垂涎很久了。

**藉產品優勢
把一個個「資訊孤島」串在一起

**
對菲奧莉娜來說,數位家庭引爆的戰爭與商機,也是向全球證明她能帶領惠普重現昔日光輝的關鍵一役,「深厚的影像事業基礎,是惠普最大的利基,」《財星》(Fortune)分析。目前,惠普是全球印表機龍頭,市占率超過五成,而近20年來投入在印表機相關的研發,也陸續擴展出掃描器、彩色印表機、相片印表機、投影機、數位相機、液晶電視、DVD播放機、DVD錄影機等各式影像產品,光去年夏天,惠普就推出超過160種影像產品,影像事業更是惠普最賺錢的部門。
但這場戰役並不好打。在菲奧莉娜帶領惠普進軍數位家庭的路上,除了與宿敵戴爾狹路相逢外,更要挑戰來自日本的新力、夏普(Sharp)、東芝(Toshiba)、松下(Panasonic)、先鋒(Pioneer)等家電大廠;在這塊領域,這些日系廠商已耕耘多年,品牌形象更深植人心,「數位家庭的產品,尤其是電視,外觀造型往往是購買的重要考量,」華碩副董事長童子賢觀察,「而這正是日本廠商的強項。」
「與各式競爭對手相比,惠普擁有完整的客廳生活提案,」台灣惠普影像列印暨消費通路事業群副總裁黃士修指出,無論家電或其他PC廠商,優勢往往在特定某項產品上,而惠普完整的影像產品線,結合Internet的連結,能把一個個「資訊孤島」串在一起。黃士修認為,電視電腦化,關鍵在簡單使用,不需要像PC般複雜的操作介面,「客廳是個人們不太願意用腦的地方,」簡單的操作介面,背後需要強大的工程技術整合,他認為這正是惠普的強處。

**以通路優勢
讓Feeling更勝Feature

**
除此之外,全球化的通路布局,更是菲奧莉娜另一項有力的後盾。在PC領域的競爭,龐大的零售通路,是惠普遭戴爾痛擊的罩門;美國《財星》雜誌估計,以零售通路為主的惠普,與100%直銷的戴爾相比,整體成本結構高出兩成以上,在PC價格戰上吃足苦頭。如今過去的劣勢反而成為優勢,台灣3C通路霸主燦坤執行長余敬倫舉例,燦坤內湖的旗艦店,就同時展示9台液晶電視,供消費者比較選擇,「沒辦法,電視就是要統統打開讓人看,比較觀賞畫質與感覺後,才賣得出去。」
「數位家庭就是Feeling(感覺)取代Feature(功能特色)的時代,消費者的體驗最重要,」在惠普賣過PDA、印表機和投影機的黃士修,再三強調從消費者眼光看世界的重要性。
「未來將是消費者出來主導市場,這是一股改變產業結構的颱風,」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觀察,未來的資訊業者,「品牌與通路的整合將是趨勢」。在CES的演講上,菲奧莉娜更以罕見的口吻,強調惠普在零售通路的價值:「惠普在全球176個國家,擁有11萬個零售通路,每個月接觸到4500萬個消費者,我們比競爭者更了解每一個消費者。」黃士修更進一步分析,當家電產品數位化後,包括程式設定、維修等售後服務,門市人員的專業要求提高,得要仰賴原本資訊產品的通路,「傳統家電的通路模式,根本Run不動。」

**菲奧莉娜將變得更感性
惠普也會變得更性感

**
今年第三季,惠普就要推出30吋液晶、42吋電漿電視,展開全面攻占客廳的動作。擅長通路行銷的菲奧莉娜,正在扮演將市場導向的行銷基因,注入惠普的體內,結合惠普立基久遠的工程師文化;而融合行銷與工程師文化後的新惠普,數位家庭戰場的表現,將是重要測試指標之一。
跳入市場競爭,不保證肯定成功。過去多年來,PC強調「速度與價格」的競爭,主宰了絕大多數科技戰場的勝負;如今數位家庭的大浪來襲,強調「體驗與感覺」的競爭,將成為下一個主導科技產業發展的邏輯。菲奧莉娜與她所帶領的惠普,也得從這上面去尋找解答。與戴爾的PC大戰尚未結束,但面對松下與新力這些新對手,菲奧莉娜將變得更感性,惠普也會變得更性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