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探討被害者與加害者家屬的社會現象,議題深刻,受到國人關注,而隨「國民法官法」上路,國人與惡的距離會更加接近。
今天立法院拚三讀的「國民法官法」正式通過。三讀通過後,2023年起每一位23歲以上國人,都有機會被抽選當國民法官,該怎麼當?被選到,工作要請假嗎?一次告訴你什麼是國民法官法。
Q什麼案件要有「國民法官」參與審判?
檢察官提起公訴,且由地方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案件,包括所犯最輕本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或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者,應行國民參與審判。
國民法官法庭有哪些人一起審判?
目前規劃是3席法官及6席國民法官共同組國民法官法庭。
誰可以被選任國民法官?
地方法院管轄區域內繼續居住4個月以上的中華民國國民,有被選任為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的資格。但70歲以上、公私立教師及在校學生、工作家庭有重大需要使執行國民法官職務有困難者及曾當過國民法官未滿一定期限者,可以「拒絕被選任」。
限制身份者包括:被停權、曾受或現涉刑案保安處分者,未滿一定期間、破產宣告尚未復權者,身心障礙者,受刑期宣告或緩起訴期間及期滿2年內、勒戒執行、與該案關係人,國語聽說能力不足者。
排除身份者包括:中華民國正副總統、民意代表、政務人員、現役軍人、警察,司法官考試、律師考試及格人員、未完成12年國民教育人員等,不得被選任為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
被選上要當國民法官,但我要上班怎麼辦?
國民法官制上路後,被選任為國民法官或是備位國民法官,每次開庭能享有一天新台幣3,000元的日支薪,還有旅費補助、公假保障,雇主不能採取不利處分。
國民法官開庭時要做什麼?
有詢問權,可以自行或請求審判長發問證人、鑑定人、通譯、被害人或其家屬。決定有沒有罪及應判何罪,也就是参與「論罪評議」,有罪時決定應判多重「参與科刑評議」
怎麼判定被告有罪?
有罪:國民法官及法官雙方意見在「過半數」的意見決定,也就是9席有超過5席同意。
死刑:必須要包含國民法官及法官雙方意見在內達2/3以上同意,即9席超過6席同意。
「終局評議」是什麼?
是「國民法官法庭」於辯論終結後,由法官與國民法官雙方一起就事實的認定、法律的適用及科刑共同討論、表決的程序進行討論。評議時,應依序由國民法官及法官就事實認定、法律之適用及科刑個別陳述意見。國民法官不得因其就評議事項係屬少數意見,而拒絕對次一應行評議之事項陳述意見。
當國民法官會被洩漏個資引上麻煩嗎?
備選國民法官審核小組委員及其他參與人員必須保密,洩漏有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罰金10萬元罰則。
國民法官被行賄會怎樣?
對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行賄罪(§95)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若威脅國民法官,對其親友(有一定範圍)將加重其刑2分之1。
接受行賄的國民法官,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200萬元以下罰金。
匿名分享你的看法: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