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蘋果股價表現優異,市值已達到1.9兆美元(約新台幣55.9兆元),大約相當於義大利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華爾街分析師對蘋果前景展望不一,蘋果市值奔向2兆美元(約新台幣58.8兆元)之際,投資人也好奇這支股票能否再漲。
週一(10日)蘋果股價上漲1.45%至每股450.91美元(約新台幣1.32萬元),市值來到1.9兆美元(約新台幣55.9兆元)。上週五蘋果收盤價以每股444美元(約新台幣1.3萬元)作收,使該公司市值離2兆美元(約新台幣58.8兆元)大關僅差5%漲幅。
過去兩年蘋果股價漲幅可觀,2019全年大漲85%,今年股價漲幅累計再漲55%,使其市值暴增近7,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0.5兆元),超過思科、甲骨文、Salesforce.com以及Zoom等公司的市值加總,還綽綽有餘。
一向看漲蘋果的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週一(10日)重申其「優於大盤」的股票評級,並將目標價從每股475美元(約新台幣1.39萬元)上調至515美元(約新台幣1.51萬元),為華爾街投行中最高價; 艾夫斯甚至預估在牛市的背景下,蘋果股價有望漲至每股600美元(約新台幣1.7萬元)、市值登上2.5兆美元(約新台幣73.5兆元)。
艾夫斯看好iPhone 12需求,他指出,從對蘋果亞洲供應鏈的調查來看,iPhone 12銷量將「顯著上升」,可望進入Wedbush所謂的10月超級週期。
此前艾夫斯預測iPhone 12將推出四種機型,包括4G和5G;但艾夫斯觀察供應鏈發現,蘋果今年秋季很可能只會發布5G版iPhone,而新一代4G版iPhone可能會以更低的價格於明年初發布。
Webush分析師說,蘋果在未來12-18個月中將迎來「十年一遇」的機會,因為目前使用的9.5億支iPhone,將有約3.5億支處於換機狀態。艾夫斯認為,iPhone 12將帶來蘋果自2014年推出iPhone 6至今最重要的產品週期。
艾夫斯表示,許多華爾街投行都低估蘋果超級週期的需求潛力,他預測這項利多有望為蘋果開啟牛市,2兆美元(約新台幣58.8兆元)市值手到擒來,還有餘力上行。
德銀分析師傑里爾·翁(Jeriel Ong)也重申對蘋果的「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每股440美元(約新台幣1.29萬元)調升至480美元(約新台幣1.41萬元)。
傑里爾·翁(Jeriel Ong)舉出蘋果六項利多:
- 標普500估值已從2015-2019年約17倍的遠期收益,成長至23-24倍,這為蘋果帶來順風。
- iPhone營收穩定、iPad和Mac也穩定成長,銷售占比下滑的風險減退。
- 蘋果加強整合生態系統,統合不同部門產品。
- 產品營收組合大部分轉移至毛利率更高的服務和軟體部門。
- 在Apple Watch和AirPods的帶動下,可穿戴設備實現成長。
- 蘋果股票回購策略越來越有價值。
多頭人士多年來一直宣稱,以大多數估值標準衡量,蘋果股票都堪稱價廉物美,但也有人擔憂蘋果股價已高。如今這檔股票已飆上十年來最高水平;例如,目前蘋果股價大約是本會計年度營收的7.1倍、預期盈餘的35倍左右。
美國銀行分析師瓦姆西·莫漢(Wamsi Mohan)上週將蘋果股票的評等由「買入」降至「中性」,主要是基於對估值的擔憂,儘管莫漢將目標價從420美元(約新台幣1.23萬元)上調至470美元(約新台幣1.38萬元)。
責任編輯:林芳如
本文授權轉載自: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