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會計變身 筆記型電腦銷售天后
小會計變身 筆記型電腦銷售天后
2004.01.01 | 人物

留著一頭俐落的短髮,在資訊展會場看起來就像隨和的鄰家媽媽,崑碁電腦總經理張美惠賣起電腦來,卻比誰都要驃悍,「她是台灣的筆記型電腦天后!」IBM個人電腦事業處副總經理洪漢青傳神形容。

起步佳!
從基層做起,累積人脈

「我有把握十個客人走進店裡,我就能做到十個人的生意!」個性阿沙力的張美惠自信滿滿地說。只有四間店面、不走大型通路經營模式的崑碁電腦,卻創下年營業額12億新台幣、平均每月賣出2000台以上筆記型電腦佳績,「她真的是電腦界的奇葩,」身為同業,弗斯特科技總經理徐肇鑫談起張美惠來仍讚不絕口。光是位在八德路的兩家店面,張美惠營業額就能做到每個月上億,「她的基礎很穩,」捷元商品企劃部專員陳淑芬觀察。
1986年,台北商專會計科畢業的張美惠進入電腦公司當會計,這份與資訊業相關的工作,讓原本不懂電腦的她,了解到電腦的內部結構和產業上下游關係。

眼光準!
市場先行者,抓對商機

那段時間正是台灣資訊業的起飛期,由於對業務工作有濃厚興趣,張美惠請求老闆,讓她能在公司業務出去談生意時,跟著見習,「我當時認識的人,很多現在都已經當上公司的總經理,」張美惠認為當年「從基礎做起」的入門訓練,讓她因此建立寶貴的人脈,「很慶幸我能有那時候的經驗,」如今已經是「業界大姐大」的張美惠笑著說。
但她真正踏入這一行,卻是失業邊緣時的放手一搏。她所待的這家公司後來倒閉,為了要去經銷商處要公司的應收帳款,張美惠看到對方交易都用大筆現金,商業嗅覺靈敏的她,直覺這是自己可以做的生意。張美惠回憶,當時光華商場賣的都是電腦零組件,為了做出區隔,張美惠選擇販賣整台組裝電腦,因為這樣的毛利更高,沒想到卻創造出新典範,「我是光華商場第一家這樣作的,也帶動了光華商場的商機!」
1989年,張美惠向家人要了1000萬當股本,憑著一股傻勁創辦了強太電腦(崑碁的前身),「沒想到我們開店當天就賺進十多萬現金,這一千多萬到現在都沒用到。」張美惠對於產業變化的判斷的確神準,那時「專業主機板」的浪潮剛要開始,市場上對於整合各項零組件的主機板,多少還有些疑慮,張美惠卻看好這個趨勢;她選公司的眼光更是一流,首先在組裝電腦採用華碩主機板(1989年華碩剛成立,初期還只是窩在公寓裡研發主機板的小公司),讓原本只做外銷的華碩從國外打回台灣市場,她也一路陪著華碩長大,看著這家公司從年營業額1000萬做到1000億。
除了在八○年代晚期開風氣之先賣組裝電腦,張美惠更在1997年搶在許多業者之前賣起筆記型電腦;在業界吒叱風雲十多年的經歷,讓她成為國內各大品牌筆記型電腦最重要的經銷商,「我只是剛好抓到兩次電腦市場(整台組裝電腦、筆記型電腦)的起飛時機,」張美惠自謙地說。
「很多人會覺得我是女性不相信我,所以我要花更多的時間讓人信服,」張美惠認為,女性要在男性為主的資訊界闖出一片天,「身段」和「專業」兩者都不可或缺。會計的底子,讓她對公司的財務能有效掌控,而現在只要談起電腦,她就像是本電腦年鑑,總能如數家珍的在紙上畫出電腦構造圖,甚至比許多品牌業者更懂對方的產品,「除了洪漢青(IBM個人電腦事業處副總經理),我是第二個最了解IBM筆記型電腦的人,」張美惠自豪地說。

資歷久!
識人有一套,不怕倒帳

雖然崑碁的成績如此耀眼,但張美惠在過程中也付出大量心血。開店的前八年,她從早上開門做到晚上打烊,整年沒休過假;最近六年,她雖開始出國休假,但仍舊掛念公司業務,「張姐還曾經從峇里島打電話回台灣談生意,」一位同行透露。「如果叫我再選一次,我絕不會從事這行,」張美惠自嘲賣電腦太辛苦,連逛百貨公司的時間都沒有,「我還有幾萬元的禮券,不過都沒時間用。」
對於錢的來來去去,張美惠倒是豁達。遇到賣不出去的電腦,她就認賠賣出,盡量把「呆貨」降到最低,「反正作生意就是這樣,有賺有賠,」張美惠一派樂觀地說。至於經銷商聞之色變的「倒帳」問題,她卻認為是很好的學習,「如果沒有這些經驗,怎麼會進步?我現在只要看一個人,大概就知道他會不會倒帳,」去年崑碁十多億的營業額,卻只有20多萬的呆帳,全要歸功於張美惠打滾江湖多年的「識人之明」。
面對大型資訊連鎖通路的興起,張美惠今年首度走出台北,在台中、高雄開了兩家店,「我希望每年都能開兩家新店,」談到未來,在台南出生長大的張美惠,最大的夢想是能在老家開設一個大型分店。而談起退休之後的可能打算,喜歡爵士鋼琴的她,希望能多花點時間做跟音樂有關的事情,「但搞不好我會找一些資訊界的人創業,重新另起爐灶,」她神秘地說。談起退休仍念念不忘生意經,在登上「筆記型電腦天后」的高峰之後,張美惠將繼續用不認輸的拚命精神,創造下一個人生紀錄。

張美惠小檔案
職位:崑碁電腦總經理
星座:金牛座
血型:B型
學歷:台北商專會計科
經歷:電腦公司會計(3年) 強太、崑碁電腦總經理(14年)
營業額:一年約12億
銷售實績:平均每月賣出2000台以上的筆記型腦
得獎無數:IBM年度最佳銷售獎、Acer筆記型年度銷售冠軍、Acer年度最佳貢獻獎、Toshiba筆記型電腦最佳銷售獎、華碩電腦優良經銷商、惠普傑出經銷商。
銷售心法:要了解客戶的需求,更要給客戶最合理的價格,和最好、最專業的服務!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中華電信前進Meet大南方:以數位生態協創 引領AI時代競爭力
中華電信前進Meet大南方:以數位生態協創 引領AI時代競爭力

在新興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的智慧轉型與產業的持續進化,仰賴跨域協創夥伴的協同合作。作為數位生態協創者的中華電信,近年來積極推動產業合作,並在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主題論壇「南方創新力:亞灣AI半導體經濟論壇」上,展示海地星空網路全面涵蓋、AI資料中心、AI運算與雲端資料庫等,彰顯其在AI時代的核心價值。此外,中華電信也分享了多項AI應用落地實績,示範如何透過Agentic AI的判斷與決策,以及各式客製化的創新流程,為產業注入新動能。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副總經理梁冠雄表示,公司自1996年民營化以來,持續深耕電信本業並大力拓展數位整合服務,如今已躍居台灣市值前十大公司。近年來更瞄準AI趨勢,積極與生態夥伴、垂直應用方案業者跨域合作,一路由電信服務提供者(CSP)、數位服務提供者(DSP)、數位服務賦能者(DSE)走向數位生態協創者(DEC)。透過不斷的業務轉型,中華電信展現了身為電信業者在數位時代的新價值,同時協助企業提升數位韌性與創新競爭力。

為此,中華電信將持續整合以AI為首的七項新興科技,包括智慧物聯網(AIoT)、大數據(BigData)、雲端(Cloud)、資訊安全(Data Security)、邊緣運算(Edge Compute)、5G(fifth Gen)及生成式AI(GenAI),為企業提供從AI基礎建設到創新應用的一站式服務,希望加速賦能百工百業發展AI應用、共同創造更大價值。

中華電信3
圖/ 數位時代

AI關鍵價值1》:海地星空與全光網路,為AI落地應用加速

梁冠雄指出,中華電信透過網路全面涵蓋、AI資料中心(AIDC)與雲平台的AI基礎建設,為企業帶來三大關鍵價值。

首先,中華電信透過「海地星空」網路,打造具高度韌性的連網環境,解決企業通訊中斷的痛點。除了全台第一的固網與行動網路外,中華電信更持續強化海纜建設,近年來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衛星通訊,已具備低軌、中軌與高軌衛星的完整能量。藉此,無論國內外,中華電信都能透過海纜與衛星等高度韌性網路,為企業提供通訊雙重保障,確保暢通無虞。

同時,為因應AI大量資料傳輸的需求,中華電信亦積極佈局全光網路(All-Photonics Network,APN),2024年與日本NTT合作,以100 Gbps光傳輸頻寬進行跨國資料傳輸測試,資料往返時間僅需約為33.84毫秒,效率遠超過傳統單向傳輸需花費200~500毫秒。梁冠雄表示:「此次測試結果證明,全光網路有機會實現分散式AIDC的創新運作模式。」藉由全光網路超高速、低延遲和低功耗的傳輸特性,讓資料和運算資源可分散兩地,突破地點限制,賦予企業AI策略更高度的彈性。

中華電信4
圖/ 中華電信

AI關鍵價值2》:AI 資料中心升級,打造彈性高效的算力服務

在AI資料中心方面,中華電信已將既有的IDC升級為AIDC,並正式推出「hicloud AI算力雲」GPU雲端租賃服務,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AI算力雲租借服務。

梁冠雄強調,企業只需依照實際使用時間來支付費用,不必投入高額成本去購置硬體,即可滿足在AI高效能運算上的即時需求,大幅提升取得AI運算資源的靈活度與彈性,同時降低研發成本,快速搶佔技術先機。此外,考量到AIDC在耗能與散熱上的挑戰,中華電信亦規劃導入直接液冷與沉浸式等散熱技術,為大規模GPU部署提前做好準備。

AI關鍵價值3》:串聯台灣前四大公雲,提供AI特色服務與可靠雲端環境

中華電信完整布局公雲服務,除自有雲端品牌hicloud,亦是AWS、Azure及GCP三大國際公雲的重要合作夥伴,更自主研發各項雲平台特色服務,例如:雲網安整合的資安防護、CMX專屬電路直連雲端、CMP多雲管理平台及加密分持等,為企業打造更安全、穩定且高效的雲端運行環境。

舉例來說,企業可以透過CMP同時管理兩個以上的雲端環境,或透過加密分持服務,避免資料過度依賴單一雲端而導致的營運風險。梁冠雄說明,加密分持機制將企業的資料備份分切成三份,並分別儲存在不同公有雲上,日後若遇到資料毀損或系統停擺等情況,只要將三份資料集結起來就能恢得運作,達到高可用與高安全的效果。

此外,搭配自主研發的AI Factory平台,讓企業可以低代碼方式,開發AI模型與應用,並執行應用所需算力與雲資源。

中華電信1
圖/ 數位時代

Agentic AI應用》以數位韌性驅動智慧城市、交通與醫療創新

在AI基礎建設外,梁冠雄亦分享中華電信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與智慧醫療的Agentic AI應用實例。

以智慧城市應用為例,中華電信打造的AI淹水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能根據影像監控自動判斷災害等級,並據此自動進行應對措施決策,例如抽水設備調度、避難指引、淹水示警等。在智慧交通管理上,中華電信結合VLM技術打造的交通壅塞預警及輔助決策系統,不僅能判斷道路壅塞或車站人潮擁擠的程度,還能偵測交通事故,並依事件的嚴重程度及提供決策建議。在智慧醫療領域,中華電信同樣投入大量心力,以AI完善病患從看診前、看診中到看診後的所有流程,不僅提升了醫療效率,也讓醫護人員能更專注於病患照護,真正展現智慧醫療的價值。

梁冠雄強調,未來中華電信將以數位韌性為核心,持續深化AI基礎建設與創新應用的雙軌布局,並期待與更多新創攜手合作,將創意與技術落地,共同打造多元共榮的產業生態系。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