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至6月,中外創投機構共對66家中國內地及其相關企業投資3.72億美元,投資總額較去年同期勁增46%,已接近2002年的全年89%。
國外資金挹注
創投風起
戈壁公司合夥人曹嘉泰感覺到春天的氣息。12月15日,戈壁獲得來自IBM、香港金榜集團和日本NTT DoCoMo三家公司共計3000萬美元的投資,這是戈壁的第一筆融資。
這三家股東還將在業務方面與戈壁所投資的公司進行合作。「我們將帶他們走向市場,」IBM風險投資部大中華區總經理於弘鼎表示,「IBM不僅扮演一個戰略投資者的角色,它還將是接受風險投資的公司的技術伙伴。」
NTTDoCoMo最近成立DoCoMo通信實驗室北京分公司,是該公司在北京設立專門進行第四代(4G)無線移動系統的研發中心,它也需要數位媒體為通信提供內容服務。
戈壁已經開始與5家公司進行談判,希望明年一月底開始投資。戈壁投資中國數位媒體產業中的早期項目,範圍將涵蓋數位媒體的內容創作、傳輸、接入和應用四個環節。戈壁對每家公司的投資在50-300萬美元之間,也將扮演種子基金的角色。
境內創投機構
快速增加
曹嘉泰認為,風險投資新的高潮即將到來,戈壁扮演種子基金的角色,可以把公司培育起來以後再轉手或者上市,這樣雖然回報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回報也比較大。
市場調查報告也表明整個風險投資界的艱難處境。據風險投資研究機構Venturewire數據顯示,2002年美國風險投資投向未上市創業公司的資金總額下降46%,為203億美元,明顯低於2001年的377億美元。2002年IPO也大為失寵,美國市場由創投挹資的公司只有22家成功IPO(首次公開發行),低於2001年的35家,IPO的融資額也只有9.9億美元。
據中國創業投資發展報告統計,在1996年至2001年的5年間,中國風險投資機構由原先38家增至246家,風險管理資本總量則由36.08億人民幣增至405.26人民幣,形成北京、上海、深圳3個風險投資中心。
到了2002年,據資訊產業部的一份內部調查報告顯示,全年共有73家風險投資機構對226家創業企業進行了投資,投資總額約只有4.18億美元,年平均單項投資為200萬美元。
中國民營企業在海外資本市場屢屢出事,「使資本市場的信心,蒙上很大陰影,」在上海聯創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馮濤看來,由於風險投資商都喜歡把自己所投資的公司推到香港、美國上市,民營企業出事當然打擊風險投資商的信心。
中外創投資金
強勁成長
而IDC的統計數據也顯示,風險投資開始出現了復甦的蹟象:2003年第一季度共有17家創投機構對31家中國大陸及大陸相關企業進行了投資,投資金額高達2.2億美元,約佔2002年全年投資總量的53.7%,約等同於2002年上半年的投資總額,明顯高於去年同期。
IDC統計還顯示,2003年第一季,國內主要風險投資在電信行業,占總數三分之二以上。
北京高陽軟科數據系統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偉也有同感。他的公司前不久得到漢鼎亞太17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這也是今年國內第二大數量的風險投資。
e龍網也在9月份宣布,完成美國老虎科技基金和藍山資本兩大知名風險投資家的注資,總額達1500萬美金。此外,由於網路遊戲市場的飛速發展,據說眾多的風險投資商在積極爭奪對網路遊戲商第九城市的投資。
據資訊產業部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2003年1至6月,中外創投機構總投資額較去年同期強勁增長46%,已接近2002年全年的89%。
越來越多的公司也感覺到風投行業的復甦,金榜集團在國內的主要業務是房地產,最近在國內最大的一筆投資是在南京收購了一個37萬平方公尺的投資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為30億元。它投資戈壁也是因為風險投資市場復甦,「要抓住國內風險投資市場不斷湧現的商機,」金榜融資亞洲分公司董事金文傑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