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新世代,臺灣新創該如何成長茁壯、邁向國際?
後疫新世代,臺灣新創該如何成長茁壯、邁向國際?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黑天鵝與中美衝突不斷,促使全球產業與經濟局勢進入重新洗牌階段,企業的營運模式、科技投資,甚至是數位轉型模式都跟著有所不同,在這個關鍵時刻,不僅企業小心謹慎的踏出每一步,對臺灣新創也是至關緊要,唯有提升視野、洞悉未來,才能化危機為轉機的重塑未來世界。

為了幫助臺灣新創更好的掌握趨勢,取得創投資金與資源,或者是藉由企業參與新創(Corporate Startup Engagement;CSE)模式共創雙贏,《臺灣創育產業關鍵報告》中,從公開資料(包含新聞媒體、國發基金季 / 年報、獲投新創揭露等)盤點獲得股權交換投資的新創公司,列舉出在2019年獲投的90家新創動態等資訊,供欲尋求募資、市場契機的新創團隊參考。

2019臺灣獲投新創聚焦TOP3領域:電商與零售、醫療科技與製藥、廣告內容與行銷

根據統計,2019年獲得投資的新創總共有90家,含括來自電商與零售、醫療科技與製藥、廣告內容與行銷、硬體與IoT、B2B企業軟體解決方案、金融科技、汽車技術、資訊安全(含區塊鏈)、環境與農業科技、旅遊與住宿、社交媒體與網路、運動科技、教育、AI與機器學習技術等14個領域的新創團隊,揭露(79家願意接露募資金額)的募資總額已超過新台幣61.9億元,募資金額TOP3領域分別是廣告內容與行銷、旅遊與住宿,以及資訊安全(含區塊鏈)。

從技術領域來看,是以「電商與零售」領域的獲投新創家數最多,高達16家,佔總數18%,例如媒合裝潢師傅的起家(PULO)、媒合行動電源租賃的共享數位服務(ChargeSPOT)、媒合美髮服務的髮弄資訊(StyleMap)等;其次是「醫療科技與生技製藥」領域,共有14 家新創獲投,約占 16%,獲投新創是以結合智慧醫材與系統的團隊為主,如寶寶型的穿戴式智能體溫計–愛微科(iWEECARE)、AI 肺部智慧聽診輔助系統–聿信醫療(Heroic-Faith)、AI 生理數據監測–鉅怡智慧(FaceHeart)等;第三大領域是「廣告、內容與行銷」,獲投新創家數9家,佔總數10%,獲投新創包括iKala、Appier與LOCUS等。

中企處圖3-2.jpg
2019從技術領域來看,「電商與零售」領域的獲投新創家數最多。
圖/ 2019 G Camp 創新創業國際訓練營

從成立時間來看,是以成立於2015年到2019年的獲投新創最多,高達65家,其中,又以醫療科技與製藥新創的成長比例最高,若進一步分析獲投新創所在位置,會發現,近八成獲投新創聚集在台北地區,僅兩個領域例外,首先是醫療科技與製藥領域,由於新竹地區具備生醫產業聚落的優勢,因此,有兩成醫療科技與製藥新創坐落在新竹地區(3 家);至於在環境與農業科技部分,則因為南臺灣的農業基礎及產業結構特性,有七成五(3 家)新創位在雲嘉南地區。

簡言之,對臺灣新創來說,參考創投的投資偏好,並藉此調整、優化核心技術與產品服務的布局,不僅能極大程度提升募資成功率,也能提升對市場需求的掌握度。

2019臺灣新創加速器關注領域:廣告內容與行銷、醫療科技與製藥、B2B 企業軟體解決方案

擁有一身好本領,確實是支撐創業的關鍵,但是,想要活下去,就得設法解決創新創業的TOP5挑戰:募資、市場開發/業務擴展、人才招募、法規限制跟經營管理。對此,建議臺灣新創可以從兩個面向著手:透過參加臺灣加速器站穩腳步,然後,積極參與國際型創新創業社群計畫以邁向國際。

那麼,臺灣有那些新創加速器、關注的領域又是什麼?

臺灣有許多可以提供投資基金、梯次申請、育成課程、Demo Day的加速器,可以同時提供三個以上服務的臺灣新創加速器僅17個,扣除重複加入不同加速器的新創,2019年總共育成了290個新創,關注的TOP3領域分別是廣告內容與行銷、醫療科技與製藥,以及B2B 企業軟體解決方案,而且,偏好育成甫成立2到3年的新創。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臺灣加速器育成的新創不全是臺灣原生的新創團隊,高達三成來自香港、美國、印度與新加坡等海外市場,這代表臺灣創新創業環境已具備一定知名度,吸引不少海外團隊駐留,在無形中激發臺灣新創走向國際,以全球化的格局規劃營運計畫。

中企處圖3-3.JPG
有不少海外團隊受到臺灣培育新創的能量的吸引,進而選擇在臺灣駐留。
圖/ 2019 G Camp 創新創業國際訓練營

因應上述趨勢,臺灣也出現許多國際型創新創業社群計畫,以系統化的手法,培育臺灣在地新創鏈結全球創新創業網絡,從Day 1就保持國際新創的遠見與格局。那麼,臺灣有那些國際型創新創業社群計畫?根據統計,總共有16個,分別是TVC科技新創育成加速器、AAMA台北搖籃計畫、Garage+、IAPS(國立交通大學產業加速器暨專利開發策略中心)、Taiwan Startup Stadium(臺灣新創競技場)、H.Spectrum、TA臺灣速創、南港生技育成中心-樹為健康國際加速器、Anchor Raiwan、識富天使會、精誠資訊AI+ Generator Program、亞洲區塊鏈加速器、PwC's Scale-up、時尚‧創業加速器、中華電信5G主題式國際創育加速器,以及企業數位轉型加速器NiEA。

國際型創新創業社群計畫專注的領域是以新興科技與議題為主,包含雲端服務、綠色科技、人工智慧、5G、智慧設備與AR/VR等,在這,新創團隊除能接觸到分散在全球的創新創業網絡,更重要的是,有專任業師提供更全面的諮詢服務,以及媒合商業服務,例如AAMA搖籃計畫便是協助進入成長期的新創深化獨特競爭力、發展清晰商業模式,藉此快速成長並良善因應成長帶來的新挑戰。

隨著營運階段的不同:從草創期進入成長期,新創團隊要面臨的挑戰不一而同,相應的解方也不同,建議臺灣新創在深化核心技術之餘,也不能偏廢對市場動態與客戶需求的掌握度,才能彈性且敏捷的因應市場需求做調整,例如,新創公司–萊昂仕–憑藉著獨具的Local-5G RAN核心技術能力獲得仁寶電子等電子業大廠的青睞,成功的以企業參與新創(CSE)創新模式,共創雙贏、立足未來新世界。

→前往索取完整 《2020臺灣創育產業關鍵報告》
https://edm.bnext.com.tw/annual_report_2020/index.html

[經濟部中小企業廣告]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