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業聞名全球,但是,幾乎沒有外商會將研發總部設立在台灣,是什麼吸引Ubiquiti Inc(UI)創辦人羅伯特‧佩拉(Robert Pera)義無反顧的投資台灣?這個投資的成效又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前,讓我們先一起來看看UI的現況:
UI成立於2005年,2011年在那斯達克(Nasdaq)上市,市值突破100億美金,全球員工約一千名,其中台灣研發總部的員工人數已突破300名,不僅一手囊括外觀設計、機構、硬體、韌體開發工作,近年來,涉獵範圍開始擴散到上層軟體服務與使用界面,是UI快速反應市場、推出系列創新產品服務的關鍵。
傲視全球的台灣研發能量
台灣作為傲視全球的硬體大國,Robert早在2006年就到台灣尋找硬體夥伴,發現台灣有許多獨當一面的人才,只要給足夠的空間,就能夠激發無限創意。因此,Robert在2010年來台設立研發總部時,一開始,Robert僅將台灣據點定位在設計、開發硬體與相應的韌體,然而,隨著台灣研發團隊在產品品質上的卓越表現,漸漸的原先由其他團隊開發的項目,像是使用者介面開發、雲端應用等,也逐步交付予台灣研發團隊,期望能透過更緊密的軟硬整合機制,快速回應市場、推出一個又一個叫好叫座的產品服務。
令人驚訝的是,Robert決定在台灣設立研發總部時,一開始評估的據點就是以繁華的信義區為主,對此,UI台灣產品設計總監楊宗樺(Marvin Yang)笑著表示:「Robert常說:『你在哪裡,就會創造出什麼樣的商品』,將據點設在信義區,目標是吸引一流人才加入、打造頂級產品,事實證明,這個決策,確實有效。」
千萬別認為UI吸引人才的方式只是提供優渥的薪水、精華上班地段、豐盛的午餐與點心,更重要的是,Robert看重每一位台灣員工,不僅能叫出每一位員工的名字,還知道其負責的工作內容,同時,積極型塑「為所做工作感到自豪(We need to proud of what we do)」企業文化,打造設計者與開發者的天堂。
UI積極打造設計者與開發者的天堂
「在UI,每一位工程師都是UI產品的使用者,不僅能參與設計研發、更能夠決定產品方向,這種工作模式,是所有設計者、開發者嚮往的理想世界。」為了打造設計者與開發者的理想國度,UI做了哪些事情?提到這點,Marvin眼神發亮、語氣誠摯的表示:UI的企業文化有兩個特點,首先是「以美學解決使用者問題(Solving User’s Problem in An Aesthetics Way)」,從採用的零件、電路板與零件布局、產品外觀設計、產品介面設計、產品軟硬體功能、搭配的網路線等配件到產品包裝設計,無一不講求體驗設計,目標是以簡潔易用的設計美學,在不打擾使用者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前提下,提供可靠、穩定且安全的產品服務;其次是「最佳創意獲勝(The Best Idea Wins)」,在UI,沒有資深或資淺員工之分,只要提出創意、可以解決問題,就會被重視、拿出來進行團隊討論,由創意提出者主導後續研發方向。「在UI,只要有1%的可行性,我們都會集結跨部門同仁一起努力,一起為提供更佳的體驗服務努力。」
Marvin以乙太網路交換器為例解釋,為確保散熱效能,絕大多數的交換器品牌業者的因應之道是:在機殼上(鄰近風扇處)開設許多孔洞以確保風扇的散熱性,唯有Robert堅持美學體驗,認為功能強大的交換器也可以擁有優雅外型,因此,招集機構工程師(Mechanical Design Engineer)、熱流工程師(Thermal Engineer)與電子工程師(EE Engineer)一起腦力激盪,進行各種創意發展,最後,以全新的Air Flow設計,成功打造出兼具感性美學與理性工程的交換器產品,獲得市場好評不斷。
「Robert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有沒有嘗試過?失敗結果在哪裡?我們再一起看看有沒有機會找到突破點。」UI台灣產品研發總監楊永瑞(Ray Yang)表示,為了追求極致體驗,那怕只有1%的機會,Robert就會要求團隊去嘗試、不要被侷限,藉此提升創造力。「更重要的是,Robert認為犯錯、失敗都無所謂,重點是從裡面學到了什麼,這樣的工作氛圍,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嘗試、提出一個又一個創新點子以成就極致使用體驗。」
諸如此類的腦力激盪、創新設計,幾乎天天在UI上演,支持這些創意發展成功的關鍵,除與Robert近乎苛求的極致美學要求有關,另外一個關鍵是,籌組一個勇於創新、對未來不設限的團隊,而這,也是台灣研發團隊備受重視的原因。
符合三大特質,你,就是UI要的人才!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千萬別認為只有資深員工才能到UI台灣研發總部工作,事實上,為以無限創意成就未來典範,UI台灣開始擴大招募新鮮人,Marvin表示:「只要具配三大特質–勇於挑戰、追求卓越、無限可能,就是UI欲網羅的人才。」他進一步解釋,UI的目標是將繁雜的IT系統簡化成每一個人都可以輕鬆上手、甚至是自動解決問題於無形的智慧化服務,需要勇於挑戰的人才加入,才能不受既有框架侷限、探尋無限可能,同時,為了提供卓越的使用體驗,在細節中吹毛求疵、只為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只要你願意挑戰,就能發展不同的未來。」Marvin以自己為例解釋,從一開始的設計師身分,轉變為組織改造者、Team Leader,現在則負責Site Manager的角色,過程中充滿無限可能性,同時,彰顯了UI願意提供人才一個可以發揮無限潛能的舞台。「我們歡迎所有追求體驗設計、熱愛挑戰、喜歡用科技改變現況的人才加入,一起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