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遠傳後,亞太電信終於開台!7級距資費、獨有高頻5G網路,3大重點一次看
牽手遠傳後,亞太電信終於開台!7級距資費、獨有高頻5G網路,3大重點一次看
2020.10.22 | 3C生活

「我們是台灣5G開台最晚,但絕對是最有料、最突出的一家電信公司!」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說道。

在中華電信宣布旗下 5G 用戶數已破10萬、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台灣之星相繼開台後,亞太電信終於在今(22)日趕上腳步,宣布正式啟動 5G 服務。此時更令人在意的,或許不是亞太電信能推出何種吸引人的加值服務,而是和遠傳結盟 5G「共頻共網」後,會端出何種資費方案?未來的商業模式,又該如何運作?

重點一:資費意外中規中局,仿照電信三雄採7個級距

在4G時代,亞太主打199元、399元的「超低月租」,但在首度公布的 5G 資費方案中,卻改走「中規中矩」路線,和電信三雄大同小異,採取7個級距方案,月租選擇從599元~2,699元不等。至於想要5G上網吃到飽,同樣最低從1,399元起跳。若要搭購 5G 手機,則共計有 30 款不同價格帶的手機可選擇。

亞太 5G 資費
亞太 5G 資費方案和電信三雄大同小異,並沒有和台灣之星一樣走平價路線。
圖/ 亞太電信

在記者會後,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被問及和遠傳的合作,是否影響這一套資費方案的設計?他卻反駁表示,亞太並沒有要複製遠傳模式,而是將5G服務對象分為「一般消費者」和「企業/政府用戶」,服務變得更多元,且網路品質也有所提升,想藉此突破 4G 時代 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長期低迷的狀況。

亞太 5G.jpg
亞太電信針對消費者端,釋出影音串流、AR、VR、雲端遊戲四大應用。
圖/ 唐子晴攝影
亞太 5G 2.jpg
針對企業端,則有不同的多種解決方案。
圖/ 唐子晴攝影

延伸閱讀:魚肚真好吃!遠傳下聘亞太電、結親鴻海,台灣大5G佈局遭突襲

「消費端很重要,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這是我們的『home garden』,要守住!」呂芳銘表示,在5G時期,除了一般消費者市場必須得持續深耕外,要真正讓電信業者擺脫「笨水管」的情境,也必須走上與企業合作的道路。

亞太電信在2019年全年營收達142.46億元、稅後虧損51.62億元,但黃仁南預估在3~5年內,隨著企業應用漸漸佈局完整,消費者端和企業端營收將達 5:5,且因企業端獲利更高,預估未來每年虧損幅度可降低5~10億。

重點二:牽手遠傳共頻共網,網路提供分兩大階段

另一方面,和遠傳電信牽手後的進度,也成為全場焦點。

「這是《電信管理法》修法後,第一個合作案例,雖然還在審理,很多細節還需要釐清,但仍令人期待!」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在記者會上說道。

在9月初,雙方正式簽訂合作計畫,在 5G上「共頻共網」,亞太電信將分擔九分之二網路建置成本與 94.73 億的頻譜成本費,取得九分之二網路容量權,雙方簽訂20年共頻共網合作。

但是合作還未正式通過 NCC核准,處於驗證階段。「但我們必須現在要開台,因為整個市場都已經開始拼搏,現在就得進入戰場,」呂芳銘表示。

亞太電信指出,目前3.5GHz頻段 的 5G 網路是第一階段合作,亞太電信透過 MVNO(行動虛擬網路電信商)的身份,在 4G 和 5G 都採用遠傳電信的網路;待合作正式生效後,則將進入第二階段,雙方將採用MOCN(多營運商核心網)技術,遠傳提供亞太5G網路、4G網路則由亞太自己佈建。

呂芳銘 黃南仁 亞太.jpg
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左)和總經理黃南仁(右)表示,亞太的目標,是成為全台前三名電信業者。
圖/ 唐子晴攝影

黃南仁表示,進入第二階段後,亞太未來的網路速度峰值上看1Gbps,品質大幅提升,因此對這樣的資費方案設計,更有信心。

重點三:28GHz轉為5G熱點,免費開放使用

最後一點,則是亞太電信別於其他業者最特殊之處,他們獨有的28GHz高頻(mmWave)5G網路。

官方透露,初期 28GHz 佈署站點將聚焦在人口稠密區,以及特定區域應用服務為主,一樣針對「一般消費者」和「企業/政府用戶」推出。mmWave相較 Sub-6(3.5GHz),好處是頻寬更大、延遲更低、速度更快,但卻有太容易被阻擋發散的缺點,但如果用於室內,卻很合適。

在企業端,日前與封測大廠合作5G智慧製造專案,整合AGV無人搬運車、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應用,建立高度人機協同與高效作業環境,其他專網服務已陸續於半導體業、石化業、封測業等領域導入。

針對一般消費者,由於絕大多數 5G 裝置在台灣還不支援mmWave,因此亞太電信選擇運用FWA(Fixed Wireless Access,固定無線接入)傳輸方式,將 28GHz mmWave 訊號轉成上網熱點,將於全台指定27家亞太電信和1家萊爾富門市免費提供,且非 5G 手機也能用,

亞太 5G 3
實際到萊爾富門市測試,左為 4G 手機 iPhone 11 Pro Max、右為 5G 手機 iPhone 12,兩支手機透過FWA方式連上由 3.5 Ghz提供的5G網路,速度與直接連接5G訊號相當。
圖/ 唐子晴攝影

雖然相較其他電信業者,亞太電信 5G 開台時間晚、資費方案及加值服務也沒有太特殊之處,但黃南仁仍頗有信心給出目標,預計一年內 5G 用戶轉換率將達10~12%。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