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雙年展:當北美館變外太空, 你我住在同一個星球上嗎? 
台北雙年展:當北美館變外太空, 你我住在同一個星球上嗎? 

近年來,關於「人類世(Anthropocene)」的討論,方興未艾,這個地質年代的概念,用以描述地球歷史的時間單位,和生物演化有密切的關係,其特別指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為新的地質時代。

但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這種說法,爭議點在確切的「起始時間」。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類世是因為某些重要事件的發展,改變了地球上的氣候環境,進一步導致生態系統的轉變,不過在切入的時間點上,一直無法有所共識。

不論如何,大自然遭汙染的惡化、生物多樣性的銳減,絕對是人類世的重要課題。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台北雙年展(Taipei Biennale),今年邀請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和獨立策展人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共同策展,並由林怡華(Eva Lin)策畫公眾項目,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題,企圖從整個星球的角度,審視人們價值之間的差異,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並對當前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提出疑問。

Migration
因為某些重要事件的發展,改變了地球上的氣候環境,進一步導致生態系統的轉變,大自然遭汙染的惡化、生物多樣性的銳減,成為人類世的重要課題。
圖/ Flickr CC by susanjanegolding

雖然不直接提及「人類世」這個說法,但展覽的論述與呈現,都是圍繞在這樣概念上,基於地球本質的差異展開討論。

藝術家搭起星際橋梁,聚焦人類存亡

在布魯諾.拉圖的研究領域裡,常關注「人類世、地緣政治、氣候變遷、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等議題,尤其在他近期著作《面對蓋亞:就新氣候體制的八場演講》(Facing Gaia: Eight Lectures on the New Climatic Regime),就有深入探討當前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geopolitics),並對當前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提出詰問,如台灣不只要抵抗傳統地緣政治的壓力,同時位於極為敏感、兩大板塊「碰撞」的位置,也是颱風等熱帶型氣候發生的現場。

更重要的是,拉圖不以傳統二元性來切入,如「主觀與客觀」或是「自然與社會」。

他的論點中,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已踩在相同的土壤上,慢慢形成持續互動的網路關係,並直接認定,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的地質狀況和生態系統,產生了不可逆的影響。

francesco-gallarotti-ruQHpukrN7c-unsplash.jpg
人類世、地緣政治、氣候變遷、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等議題都是拉圖常關注的領域,他認為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已踩在相同的土壤上,慢慢形成持續互動的網路關係。

因此,拉圖在展覽中點出,人們對「如何讓世界保持宜居」的分歧日益擴大,這不僅因為彼此政治意見相左,更關鍵的原因在於,我們對地球現況的認知毫無共識。

甚至直到今天,有些人還認為世界是平的!人們彷彿各自立足於有著不同特性的星球上,造成個人感受、行動,以及預測未來時的歧異。

即使人們「不在同個星球上」,意見相左、立場不一,還是可以一同討論,如何讓世界保持宜居?溝通就成了重要課題。

不同領域的交會,用星球的角度溝通

雙年展的主題關鍵字,還包括「外交新碰撞」,時時刻刻的變動狀態下,意見相左的人們,如何在不同的星球上搭起溝通的橋樑?

展覽直接用「星球」作為區塊的呈現,簡言之,就是把美術館視為一個模擬天體運動的「氣象廳」,每個參與的藝術家、行動者、科學家,甚至是觀展的民眾,都在不同的星球上,探索彼此間的不同引力,藉由藝術讓政治、生態、歷史、人文、科技等不同領域交會。

北美館-星球
展覽用「星球」作為區塊的呈現,把美術館視為一個模擬天體運動的「氣象廳」,每個參與的藝術家、行動者、科學家,甚至是觀展的民眾,都在不同的星球上,探索彼此間的不同引力。
圖/ 台北市立美術館

像是「全球化星球」(Planet GLOBALIZATION),展示全球化下的世界,我們將共同生活在一個全球化世界裡;但突然間,這個世界看起來並不那麼理想,因為氣候變遷和不平等的問題,對於「共同世界」這場夢,只提供非常狹隘的意義。而「維安星球」(Planet SECURITY),則是希望抵禦或是背棄全球化,以構築屬於自己的世界。

「脫逃星球」( Planet ESCAPE)則是某些極為富有的人有股衝動,想離開地球,轉而殖民火星。或者由於到達火星需要的時間超過預期,他們也可能會找塊不受氣候變遷太大影響的地方,在那裡蓋一座地下碉堡。

「另類重力星球」(Planet with ALTERNATIVE GRAVITY)表明,如果我們同時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則必須適應這種奇特的地緣政治模式,來感受星球間的縱橫交貫;最後則是關心氣候變遷,並試圖找到經濟繁榮與星球負載之間平衡的「實地星球」(Planet TERRESTRIAL)。

從餐館到市場,築起全球化大夢

2樓入口處的全球化星球,如蜜卡.羅登伯格(Milk Rottenberg)的《宇宙生成器》,藉由一間位於墨西哥的中國餐館為開頭,自女服務生掀開餐蓋那一刻開始,觀者彷彿進到萬花筒,影像從地球上的一點移向另一點、來回循環。

第一跨
蜜卡.羅登伯格(Milk Rottenberg)的創作《宇宙生成器》,彷彿魔法般,我們走入一條長長黑洞, 經過名為「全球化」的捷徑,到世界的另一處。
圖/ 台北市立美術館

最後來到了中國的義烏市場,擺滿林林總總的廉價製品,這些商品是如此的暢行無阻,當然也包括第一幕裡墨西哥的餐館;但僅有一條邊境之隔的美國,卻是墨西哥人最難跨越的一條邊境。

法國詩人暨藝術家法蘭克.列布維奇(Franck Leibovici)及曾是國際刑事法院(ICC)的分析員朱利安·塞胡西(Julien Seroussi)共同作品《穆遵古》(muzungu),探究國際刑事案件,邀請觀者使用架子、磁鐵、標籤與色碼等,任意組成這些證據資料,透過圖像創造出新的敘事。

安東尼奧.維佳.馬克提拉(Mark Vega Macotela)的作品,乍看是一系列美麗的掛毯,但仔細研讀後會發現,那些花紋其實是隱藏秘密資訊的編碼技術,來隱藏那些不為人知道的秘密金流。

當有人開心擁抱全球化,一定會有人保持負面態度。「維安星球」的主調,正是找尋一塊自己的避風港、免受別人騷擾,忽視所有你所依賴的人類與非人類。

第二跨右頁
塞胡西與列布維奇的《穆遵古》從證據資料下手,汲取藝術、設計、詩學等各種方法檢視國際司法案件圖像。
圖/ 台北市立美術館

其中像是在尤拿斯.史塔(Jonas Staal)的作品裡,就詳細的剖析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前首席策略長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去端詳他如何透過影像的操縱來影響群眾,達到極右派的宣傳目的,觀者會發現原來許多的符號和視覺,是如此有系統地安排在裡頭,如何斷絕美國的全球化,築起自己的堡壘。

「逃脫星球」可能是展覽5個星球裡頭,作品最少的部分,呈現出離開地球到其他星球,或是「在地下挖碉堡」,探索浩劫下「避難室」裡的想像事物。

荷蘭藝術家范柯.荷瑞古拉芬(Femke Herregraven)以作品《腐敗的空氣──第六幕》,創造了一個提供生態浩劫等大災難的「安全屋」,讓人可以在裡頭逃避。

安全屋內有三隻古怪生物:絕種的象鳥、三葉蟲和蜥蜴的化身,牠們吐露攸關生存的肺腑之言:「你只能死兩次。第一次是你停止呼吸,第二次是你的名字最後一次被人們提及之時。」

北美館-避難室
在作品《腐敗的空氣──第六幕》,創造了一個提供生態浩劫等大災難的「安全屋」,讓人可以在裡頭逃避,安全屋內有三隻古怪生物:絕種的象鳥、三葉蟲和蜥蜴的化身。
圖/ 台北市立美術館

蓋亞視角,喚起深耕地球的共鳴

拉圖在許多著作或演講裡,不斷討論的重點為「生態必須要重新被政治化」,我們應下定決心永遠著陸在地球上,學會用不同的方式看地球:把自己鎖定在臨界區內,並受行星界限的約束。

由於實地星球的模樣目前仍很難理解,因此我們提出幾種接近它的方式:臨界區與蓋亞。

拉圖將「臨界區」比喻為柳橙皮,如果地球是顆柳丁的話,在臨界區這一層薄薄的皮,有機物和無機物在上面不斷的交互作用,創造生命的必要物質;因此可以看見,人類無止盡地在地球表皮界限,尋找實現文明繁榮的方法,但和整個地球相比,顯得無不足道。

比如台灣藝術家張永達,仿造地表活動旺盛的太魯閣地區,作品分別坐落在美術館的一樓和地下室;一樓配有一台地震儀,搜集參觀者的腳步移,到美術館上空飛機經過引起的震動。地下室則是「微型地景」,呼應一樓裝置,提醒我們臨界區不只在我們頭上,也在我們的腳下。

「蓋亞」並不是整個地球,而是一個複雜,擁有自我調節的系統,皮耶.雨格(Pierre Huyghe)的《體外心靈(深水)》,以一只增長的蜂窩,恰好解釋了「蓋亞」這個概念,在環境中不斷改變自己,呈現無盡的變異。

第二跨左頁 (2)
皮耶.雨格的《體外心靈(深水)》,蜂巢在一座女性雕塑的頭上不斷增生,彷彿在太陽系外圍運轉的系外星球,「心靈」位於外部,處於持續形成的狀態。
圖/ 台北市立美術館

在最後的「另類重力星球」,透過不同行星的吸力與斥力,呈現奇特的地緣政治。

其中,陳瀅如的《屠學錶》,每一幅畫作皆為占星圖,擷取亞洲歷史中,5個特別日子的星體排列組合:1999年的東帝汶危機、1987年的小金門屠殺(臺灣;又稱烈嶼屠殺)、1942年的華僑肅清事件(新加坡)、1975年紅色高棉大屠殺(柬埔寨)和1980年的光州事件(南韓)。似乎冥冥之中已有安排,呈現了星象的力量。

展覽只是一種藝術形式,其中回應展覽時空脈絡,並從在地出發的公眾計畫,代表不同星球(包括觀者)間的提問和碰撞,依然是今年雙年展的重點之一。

由林怡華策畫的公眾計畫「協商劇場」,呈現「政治協商的合縱連橫」概念。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的學者,偕同5所大學學生,藉由扮演爭議裡利害關係的角色,如說客、法官、非政府組織、地方政治家等,並模擬情境討論氣候變遷、核廢料處理等環境議題,讓反對彼此的人們有機會共聚一堂,進行協商並尋求可能解方,呼應展覽主題《你我不在同一個星球上》。

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2020.11.21~2021.03.14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TFAM)/票價:30元

責任編輯:郭昱彣、張庭銉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