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未來社會雙主角:銀青世代!不婚不生的人變多了,傳統家庭觀念還適用嗎?

2025年,台灣每5個人裡,就有1人超過65歲,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未來社會將不只掌握在年輕人手裡,還有這群為數眾多的銀髮長者。

你能想像2025年的台灣嗎?或許,街頭還看不見自動駕駛車普及、新聞裡也沒有人類移民火星消息,但在這塊島嶼上的人口組成,已走向難以逆轉的樣貌。

2025年,台灣每5個人裡,就有1人超過65歲,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數量將是小孩的兩倍。甚至2070年,更有4成以上人口為「銀髮族」。未來,不只掌握在年輕人手裡,這群經過歲月考驗的熟齡人士,如何消費、生活、投資,都將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同時間,Z世代年輕人正逐步離開校園,邁向工作新篇章。這群約1997年後陸續出生的新勢力,在社群媒體陪伴下成長、茁壯,他們的思考邏輯、購物習慣、人際相處模式,正一步步改變社會。

更有趣的恐怕是家庭組成了。當老人家變多,秉持不婚、不生的年輕人增加,傳統家庭概念還適用嗎?

選擇只與寵物生活,或寧願找虛擬伴侶共度一生,或將重新定義家庭的本質。

2025年台灣超高齡化,社會負擔加劇
2025年,台灣每5個人裡,就有1人超過65歲,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數量將是小孩的兩倍。甚至2070年,更有4成以上人口為「銀髮族」。
圖/ 數位時代

家庭微趨勢(39~51)

39. 勞動力扛不住的超高齡社會

台灣在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後,2020年人口首次負成長,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6%,預計2025年將躋身「超高齡」社會。

「台灣中高年就業議題值得重視!」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劉鏡清認為,台灣人口紅利消失,加上東南亞國家崛起、外籍勞工數量減少,許多企業面臨缺工情況,這股現象在韓國、日本已經先出現。

據立法院法制局研究,人口老化對社會有兩大衝擊:一是醫療與長照需求快速增加,社會福利負擔沉重;二是影響內需消費、勞動供給,使經濟發展停滯。

超高齡社會
台灣在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後,2020年人口首次負成長,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6%,預計2025年將躋身「超高齡」社會。
圖/ REUTERS

40. 各種商機瞄準銀髮族

銀髮族消費力有多驚人?工研院估計,台灣中老齡人口2025年將產生約3.6兆元經濟規模。

布局較早的雄獅集團,2018年便推出「大人囝仔聚樂部」,鎖定55歲以上旅客,主打平日旅遊,以實惠價格入住五星級飯店。一年累積6萬名使用者,年成長高達390%。

此外,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創辦人林宛瑩觀察到,健身熱潮逐漸擴展到熟齡族群,「下一個銀髮經濟話題很有可能是:蛋白質商機。」

銀髮族商機
工研院估計,台灣中老齡人口2025年將產生約3.6兆元經濟規模,許多企業也開始鎖定較高年齡層的客群。
圖/ REUTERS

延伸閱讀:靠智慧醫療蒐集數據,糖尿病也能買健康險!南山人壽如何搶攻「健康」新藍海?

41. 陪伴長者換低廉租金,青銀共居模式擴及全台

已在荷蘭、美國實踐的「青銀共居」模式,有望在減少高齡獨居者的同時,提供經濟弱勢族群居住選擇。台灣最早由新北市政府於2017年在三峽北大特區試驗,由年輕住戶協助長者做家事及每周固定陪伴,換取低廉租金入住。

2018年,台北市政府採相似模式,招募文化大學學生入住陽明老人公寓,同樣獲得社會好評。目前包括新北市土城區、台東縣政府都已表態,將在2021年繼續推動青銀共居。

青銀共居_玖樓提供-3
青銀共居是透過空間的規劃設計、居家的空間管理、社群的實體活動,將「共生公寓」(co-living apartment)的新概念推廣於居住生活之中,打造世代共享的創新住宅文化。
圖/ 玖樓

42. 追求自我、更重視生活……Z世代的N個特質

據市調機構尼爾森調查,台灣Z世代族群有以下特質:聽音樂是最大休閒娛樂、吸收新聞靠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不願意在一間公司終老一生,且比起重視金錢、工作,他們更重視「呈現自我」——無論社群媒體,或是在現實生活。

康泰納仕集團曾以「風格消費」形容Z世代購物行為,為擺脫平庸,他們將吃喝玩樂、打理外表等消費當成彰顯自我的方式,不過,這不代表Z世代盲目追求流行,他們只是喜歡與眾不同,「是一群追求自我價值、不斷進化的物種。」

RTXRJDX
對Z世代來說,比起重視金錢、工作,他們更重視「呈現自我」——無論社群媒體,或是在現實生活。
圖/ REUTERS

43. 不需要擁有物品,租借、共享就夠了

「Z世代要的不是某樣東西,而是體驗。」《購物革命》作者卡恩(Barbara Kahn)認為,Z世代成長於經濟富足的年代,對價格敏感度低,也較重視永續議題,從而更有意願「租借、共享」產品,不需要「擁有」。

就連旅遊模式,都追求能更像是在地人。Airbnb近年曾發表統計,Z世代是亞太地區的達人體驗(Airbnb Experience)預訂成長最大族群,年增逾3倍。

shutterstock_1523530220
由於Z世代成長於經濟富足的年代,對價格敏感度低,也較重視永續議題,所以他們更有意願「租借、共享」產品。
圖/ shutterstock

44. 同溫層演算法,假共識讓你「關了眼界」

打開臉書或Instagram時,讓你停下來細看或按讚分享的內容,多半與你的觀點相似或相異?

社群媒體讓人們能分享生活或想法,Hahow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指出,另一層意義是提供議題不同切角、不同價值,當衝突出現時,人們才能誠實理性地溝通,「但現在社群網路都在強化單一價值、建立同溫層,而非看見牆後不同族群的生活想像,是值得擔憂的。」

江前緯_Hahow創辦人_2020_11_25_蔡仁譯攝-1
Hahow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認為,現在社群網路都在強化單一價值,在建立同溫層的同時,也可能忽略對於不同族群的生活想像。
圖/ 蔡仁譯攝影

45. 傳統偶像淡出,意見領袖加速洗牌

「Z世代沒有偶像。」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觀察,過往以資歷、聲望或專業為主的各領域意見領袖(KOL),不見得能夠持續受年輕族群青睞,轉而催生新世代意見領袖,更迭速度也比想像中更快。

令人玩味的是,市調機構Cassandra一項調查顯示,當Z世代決定追隨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時,高達89%年輕消費者認為,「這個有影響力的人看起來『像個好人』很重要。」

木曜4超玩
對Z世代來說,傳統的偶像不見得能持續受到青睞,反而比較傾向追隨意見領袖。
圖/ 木曜4超玩

延伸閱讀:在這個社群時代,為什麼我們仍然需要金曲獎?

46. 你的喜怒哀樂,都建立在「讚」數上嗎?

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認為,社群的本意是促進人際互動,但社群媒體指標化個人行為,鼓勵用戶得到大量讚與分享,對社會不見得有正面影響。

舉例來說,曾有69萬粉絲的澳洲名模歐妮爾(Essena O'Neill),2015年決定刪除大量照片,她坦言:「沒有它,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人們應思考,社群媒體是使分享更容易?還是陷入演算法帶來的假互動?

RTS1T9KP
社群媒體用「讚」與「分享」指標化個人行為,恐怕讓人迷失在數字中。
圖/ REUTERS

47. 怕跟不上社群話題? 你恐怕得了錯失恐懼症

「這是一場影響10億人的焦慮陷阱!」2020年出版的《錯失恐懼》作者麥金尼斯(Patrick J. McGinnis)表示,擔心沒有參與到社群討論的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基本上是受科技驅使,若沒有網路、智慧手機,情況會大有不同。再者,當這些情緒從焦慮轉向妒忌,演變成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人們生活將更不健康。

48. 多元家庭,迎接各種幸福可能

2019年5月,台灣通過同性婚姻專法,成為全球第27個承認、亞洲首個實施婚姻平權的國家。內政部統計,專法上路一年內,總計4,021對同性伴侶登記結婚——女性2,773對(69%)、男性1,248對(31%),其中包括異國婚姻189對。

進一步分析數字,跨國籍同婚以男性居多,占整體83%,但若是同婚雙方均為國人,則以女性72%為多數。對於女多於男的現象,是否與台灣社會對男性同婚的傳統觀念束縛有關?內政部表示有待進一步觀察與研究。

RTX85YFK
2019年5月,台灣通過同性婚姻專法,成為全球第27個承認、亞洲首個實施婚姻平權的國家。根據內政部統計,專法上路一年內總計4,021對同性伴侶登記結婚。
圖/ REUTERS

49. 虛擬伴侶終結寂寞,熱潮吹進西方

真實生活裡找不到知音,或許在虛擬世界能過得更好。2017年,日本新創公司Gatebox推出一款同名全息投影機器人,以主打可愛形象的「逢妻光」(Azuma Hikari)角色投入寂寞商機,除了互動聊天,還內建「慶祝紀念日」的陪伴功能。

這股風潮從日本興起後,2020年起開始吹向西方國家,甚至有科技公司思考能否提供「虛實整合」的性愛體驗。

虛擬伴侶
2017年,日本新創公司Gatebox推出一款同名全息投影機器人,以主打可愛形象的「逢妻光」(Azuma Hikari)角色投入寂寞商機。
圖/ Gateboxe官網

延伸閱讀:特斯拉推彩虹Model X、Tinder配對率限時飆升250%!還有哪業者出奇招參與同志遊行?

50. 夫妻追求類單身,結婚不再像墳墓

「類單身」原指婚姻、伴侶關係的其中一方,自認為彷彿處於單身的狀態。過去,這種現象較常見於遠距、異國戀,然而現在卻有不同詮釋。

東方線上副總監楊少夫觀察,在日本、美國有愈來愈多人婚後仍追求獨立、拓展人生,如50歲以上女性更樂於與姊妹淘出門,男性則須增進生活自理技能;同時帶來特別的商機,像夫妻同睡一張軟、硬各半的床墊,避免影響彼此睡眠。

shutterstock_類單身
愈來愈多人婚後仍追求獨立、拓展人生,「類單身」的家庭生活不再綑綁住雙方。
圖/ shutterstock

51. 養寵物勝過生小孩? 毛小孩商機爆發

隨傳統家庭概念淡化,堅守非婚不可、非生不行的伴侶變少,有人更願意與毛小孩共度餘生。農委會統計,2017年底,台灣家犬飼養數量達178萬隻,家貓為73萬隻,「狗派」比起4年前多了2%,「貓派」則大幅成長27%。

寵物商機隨之興起,連原先賣燒肉給人吃的乾杯集團,也推出「乾杯汪汪」品牌搶市場。未來社會是否有更多人只想要毛小孩,未必想要真小孩;或對於毛小孩的寵愛一點不遜於真小孩,頗值得關注。

shutterstock_毛小孩
隨傳統家庭概念淡化,堅守非婚不可、非生不行的伴侶變少,有人更願意與毛小孩共度餘生。
圖/ 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郭昱彣、林美欣

關鍵字: #社群媒體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