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需求看來依舊強勁,」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在今(2)日法說會上明確點出,除透露目前訂單能見度佳以外,也表示有少部分客戶的訂單已經進入到第三季;此外,去(2020)年第四季產能利用率為95%(mid-ninety),「今年第一季已經來到滿載。」
回顧2020年的表現,世界先進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為87.17億元新台幣,稅後純益約為18.21億元新台幣,每股稅後盈餘約為1.1元新台幣。也因為去年營收表現亮眼,世界先進董事會也決議每股配發3.5元現金股息。
展望今年第一季,方略表示在客戶需求強勁及上半年訂單能見度佳的帶動下,預估首季營收為89-93億元新台幣,首季毛利率為36.5-38.5%,營益率估約為25-27%,同時他也公布今年資本支出為50億新台幣,較去年增加41%,除了用於廠房設備機台的例行維修外,也用做產能的擴充需求。
擴充產能,往細線寬轉移提供更好的競爭力
方略提到,目前正積極將粗線寬的產能轉移至細線寬產能,以滿足8吋細線寬代工客戶的產能需求。
目前粗線寬(0.35微米及0.5微米)主要應用於分離式元件及電源管理IC,而細線寬(0.18微米及0.25微米)則以電源管理IC與大、小驅動面板IC為主要應用。方略表示,目前粗線寬在去年仍有些產能餘裕,但細線寬產能卻供不應求,以長遠來看透過添購機台、或加裝設備的方式將粗線寬產能轉移至細線寬,是當務之急。
從粗線寬轉移到細線寬產能對客戶而言,除了產品競爭力變高之外,每個晶圓生產出來的晶片(IC)數量也較粗線寬產能多。世界先進也預估在這樣的轉移下,今年細線寬的全年產能將增加2成左右,相對粗線寬產能將會有所減少,但整體而言今年產能約為288.9萬片8时晶圓,相較去年微幅增加3%,同時也有利於整體ASP(平均銷售價格)。
車用電子佔營收1成,解決產能吃緊會做通盤考量
至於目前市場上都在關注的車用半導體一事,方略也表示,車用的相關營收貢獻僅佔世界先進整體營收約1成左右(high single digit),資本支出中雖有少部分是為了車用電子的產能做準備,但整體而言還是會與其他消費領域的生產需求做共用為主要考量。
當然他也以車用半導體為例表示,過去每部車的半導體元件金額約為523美元(約15,690新台幣),預估今年將提升至207美元(約18,210新台幣);另外,隨疫情獲得控制,預估今年車市的出貨量將從去年的7200萬輛增至7700萬輛,換算車用半導體元件也將有24%的成長。
其中包括電源管理、影像感測、車窗或座椅等控制晶片等,這些都需要8吋晶圓的代工,加之原有的遠距應用產生的大量需求,使得8吋晶圓代工產能依舊供不應求。
出手併購8吋廠?方略:天時地利人和
依照世界先進的看法,未來5年8吋晶圓廠產能的年複合和成長率僅有3%,而當市場對於8吋產能需求強勁,除依循有機成長外,對於以併購來增加企業產能的非有機成長,也成了現在晶圓代工廠的另一個路徑。
「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考量,」方略不斷強調併購8吋廠絕佳時機的重要性。他表示,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包括是否有賣家願意出售,出售的地點在哪,以及人員的管控等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甚至是客戶的所在位置也會成為併購的考量。如果同時有美國跟亞洲的廠房釋出,併購美國廠、獲得了一個「made in USA」的名號真的有其必要嗎?方略表示客戶最終看的仍是競爭力,而他的角色還要再評估地緣政治、當地民情,「所以我們不斷在尋求,也很有耐心的等待。」
縱使現在半導體市況是「供過於求」,但方略話鋒一轉表示,從過去經驗可以發現,半導體產業沒有3年連續大好的狀況,即便世界先進能看到至少前二個季度、甚至是第三季都已經有訂單,但接下來是否會因為不確定因素為產業帶來其他衝擊,甚至是客戶之前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有「Double Booking(重複下單)」的情況,對整體庫存跟需求帶來新的挑戰,方略認為這是一定會發生的、產業必然會因過熱而修正庫存,「只是sooner or later而已。」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