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爆發後,讓遠距工作、學習的市場都快速成長,線上教育的需求蓬勃發展,連體制內的教育單位,都需要仰賴線上輔助工具才能維持教學不中斷。年僅24歲的創業家薛名喻(Louis)與團隊從知識內容產業切入,開發出專為KOL打造的內容變現服務平台Kolable ,為KOL的商業模式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放大影響力。
薛名喻在台北商業大學就學期間,就開始累積工作經驗,18歲就錄取第一份工作,曾在三間新創、兩間上市櫃公司任職,在新媒體、電商、遊戲業負責網路顧問、UI/UX設計等工作。「我從小就想創業!」他堅定表示,即便有大公司遞出橄欖枝,他仍然希望能夠自己開創新的事業,也透過過去工作累積的人脈找到初始的創業團隊成員。
2017年薛名喻在知名線上課程平台Hahow上開課,教授UI/UX及網站設計,學生人數累積至今已有3,489人。線上知識內容的製作經驗,也讓他打開對於知識變現的強烈興趣,萌生第一個創業題目——線上講座,「當時想將講座語音化,有成功賣出一堂教UX的課,大約有200多人參加。」
Louis當時看見中國蓬勃發展的語音內容平台商機,台灣使用者的語音收聽習慣卻還未臻成熟,當時團隊含兼職約有6、7名成員,收益卻沒辦法支撐團隊營運,讓薛名喻和團隊果斷決定結束,他說:「起始資金300萬元獨資,有一部份是找親戚投資,之後再買回。」
第一次嘗試碰壁後,團隊並沒有放棄尋找類似可能的機會,共同創辦人暨CTO徐愷(Kevin)表示,團隊也嘗試過知識交友平台,「我們一週做prototype,一週做驗證,大約3、40人註冊,發現應該不行就快速結束。」充分體現小團隊開發節奏快、高度彈性的優勢。
2019年底,團隊開始以接案服務為主,專注在知識內容產業,針對線下實體教育、內容業者,提供教學系統的服務,拓展線上接觸學生的管道並擴大內容的影響力。「他覺得現下市場吃很夠,他還想要吃更多,」薛名喻分析,透過與補教業者、知名命理老師的合作,團隊開始梳理清楚客戶的痛點與需求,「事實上,他們是要自己品牌的獨佔性。」
以知名命理老師來說,一開始客戶只提出想要在線上賣課程,然而與客戶對談之後,團隊發現,其實可以非常多不同的網路服務模式來變現,諸如:電商、活動、線上預約、線上課程、線上測算等等,「他更需要的是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能夠圍繞核心內容將商業放大、利潤放大。」徐愷說。
團隊也意識到,過去想開課、想做內容變現的人,只能依賴不同的課程平台,卻必須受限於制式的網站,沒辦法建立高辨識度的品牌形象,後續也難以取得會員名單做進一步的互動。「教學體驗很多人都能做,但無法重複使用名單,沒有資訊系統輔助,就只能上開課平台,這又會把粉絲、會員帶出你的小圈圈,」徐愷分析道。經營臉書社團很難做到折扣、促銷等導購的優惠活動,團隊得出「自己有流量的KOL應該要自己出來做」的結論。於是團隊將過去的經驗與產品特色整合,專門為KOL打造的內容變現服務平台——Kolable應運而生。
「一個KOL它可以變現的模式有好多種方法,需要找到適合KOL自身的商業模式組合。」薛名喻指出,不是單純只賣課程、只賣產品,以其中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YouTuber為例,直播、商品、訂閱都有一定的收益,過去受限於服務功能,而必須分散在不同平台與工具間的數據,可以整合在Kolable的後台上。
Kolable以高度模組化的平台,提供40多種不同的技術模組,讓KOL可以自由打造符合個人品牌風格的網站與功能,「這很吃我們過去的經驗,」徐愷說,個人KOL非常重視粉絲的體驗,透過過去在線上教育、接案服務的洞察,才能開發出最符合客戶需求的技術模組。
Kolable可以串接YouTube與Twitch的第三方資料,讓訂閱、付費的會員資料匯入到品牌官網,不過YouTube目前只開放前一百名YouTuber可以拿到用戶的付費金額、等級、帳號資料。
目前Kolable已經達到損益兩平,未來希望以門檻低廉的入門服務推廣更多個體KOL、內容創作者用戶,團隊同時也使用自家的系統服務,經營學米線上教學平台,更能跟緊產品開發的方向。
創業快問快答
Q: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一家何種類型的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你們如何完成?
A:SaaS服務商(類似wix.com),推廣至海外市場,利用台大創創加速器對接海外資源並進行佈局。
Q:希望提供這個社會什麼價值?希望解決甚麼樣的問題?
A:知識內容個人品牌化。個人品牌崛起,關鍵意見領袖(以下稱 KOL)的知識變現行為不再限定於傳統型線上課 程,從實體活動舉辦、周邊商品銷售甚至是部落格內容行銷整合等,KOL開始追求綜效,不讓流量與商務行為流出品牌,期待使用一站式網站滿足內容消費者所有要求。
兩岸市場總覽及產品源起。據《2018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49億元, 同比增長近3倍,預計2020年將達到235億元。知識付費從2016年起在中國開始蓬勃發展,知識內容生產者也將戰場從既有的社群平台轉至知乎、分答、得服務平台。當資金在中國 活躍的投入知識付費市場及其他衍生性商品的同時,台灣的在線知識卻仍處於產品週期的「導入—成長」階段——大眾對於產品有一定的期待與認知、提供服務者少、產品多元性不足、市場成長空間可觀。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不放手,就無法掌握在手。團隊不但需要有足夠的眼界與膽試,更需要的是實際放手去做,如果不放手去挑戰與落地,成功的果實是無法掌握在手上的。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適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rFit)
成立時間:2020/10/6
產品名稱:KOLABLE
上線時間:2020/2/1
團隊人數:10名
官方網站|社群專頁|新創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