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一份內部檔案概述了其更新後的供應商工廠安全指南,藉此打擊來自供應鏈的洩密,並禁止供應商收集蘋果員工的指紋或臉部辨識數據。
蘋果對代工廠提出一系列新的隱私規範
在這份檔案中,富士康、和碩等與蘋果合作的製造夥伴被禁止向蘋果員工收集生物特徵的數據,但他們仍然可以向自家員工收集此類數據,即便這些員工正在製造蘋果產品。
安全指南中還做出了其他修改,藉此打擊來自供應鏈的產品洩密。例如,蘋果公司首次要求製造商對所有工人進行犯罪背景調查,並在工廠設施中添加更多監控攝影機。
蘋果加強背景調查的要求適用於所有供應商。其代工廠的高層表示,蘋果以前只要求對工程師進行此項調查,但對裝配線工人並沒有要求。此外,這樣的調查成本高昂,這些供應商每年在中國就雇用了140至180萬名工人。
除了加強對供應鏈人員的安全管理之外,蘋果還要求改進製造過程中的零組件追蹤系統,特別是那些「敏感組件」。若某些元件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則必須觸發內部安全警報。
蘋果在安全指南中稱:「蘋果正在升級電腦系統,該系統安裝在許多工廠內,以確定零組件在工作站之間轉移所耗費的時間。根據熟悉緯創印度業務的人士稱,該系統在Mac Mini上使用蘋果專有軟體來收集、分析製造業的數據。這種監控可以幫助蘋果確定製造商是否偷工減料,且該系統還可以防止零組件遭竊。」
蘋果針對合作夥伴的新安全指南內容,包括要求檢查站的警衛「詳細記錄攜帶敏感組件的工人在區域裡的移動情況」,而工廠訪客也必須出示官方檔案。
此外,安全攝影機必須捕捉運輸車輛的四面車身,且在生產過程中,若發現零件有缺陷必須錄影佐證,而佐證影片也必須保留至少180天後才能刪除。
蘋果員工、工廠工人兩樣情!被轟雙重標準
這些改變也讓外界認為是對合作夥伴的雙重標準。隨著蘋果對自家員工的隱私規定變得寬鬆的同時,卻又打擊供應鏈端的作業員隱私。這些規定顯示出該公司注重自家員工、消費者的隱私,卻用不同標準來對待供應鏈端的作業員。
蘋果拒絕對這些改變發表評論,其合作夥伴富士康、立訊精密、和碩、捷普和緯創等也拒絕置評。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