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戲留在後頭。」隨著小米第一場發布會結束,緊鄰的第二場發表會也充斥著許多亮點,首先是公佈了設計大師原研哉為小米設計的新Logo,隨後又帶來一系列的智慧家居產品、小米首台摺疊螢幕手機,以及久違的筆電Pro。更重要的是,小米還帶來了一個「春天裡的新故事」。
智慧家居系列
按照產品發布的順序來看,首先亮相的是智慧家居系列,主要介紹了三款產品:空調、掃拖機器人,以及高階加濕器。
1、米家新風空調尊享版
米家新風變頻空調當作一般冷氣使用時,有1.5匹一級能效,每年能省下約449度的電,約41%的電力;當作新風機使用時,採用的雙渦輪系統,風量可達60m3/h;當作空氣清淨機,支援全屋除菌,UV-C深紫外線99.9%除菌功能。
外觀上,米家新風空調尊享版和米家空調經典款差不多,但額外添加了「健康螢幕」設計,可以顯示濾晶片狀態、二氧化碳濃度等訊息。這款空調的主要亮點如下:
- 採用1.5匹新一級能效
- 3D柔風系統,避免直吹
- 全機身高溫自清潔
- 支持UV-C除菌
售價方面,米家新風空調至尊版是3,599元人民幣。
2、米家掃拖機器人Pro
此機器人最大的特色是擁有「 雙目多維立體識別系統 」,號稱能有效解決 電線、桌腳、地毯 三大困擾。
米家掃拖機器人Pro採用了業界首款AloT旗艦雙處理器,不僅可以智慧識別障礙物,還能進行AI場景識別,根據不一樣的地面材質,來制定不同出水量和掃拖方案。
掃拖機器人搭載4000Pa吸塵力、5200mAh電池容量、550mL集塵盒,售價為2,999元人民幣,首發價為2,699元人民幣。
3、米家純淨式智慧加濕器Pro
這是一款落地蒸發式的加濕器,頂部添加了一塊OLED顯示螢幕,可以即時監控倒水量,以及當前濕度與運作模式。
如同掃拖機器人,米家純淨式智慧加濕器Pro也打出「解決三大困擾」的標語, 採用靜音、直接加水,以及無水霧等使用設計 。
具有600mL/h的加濕效果、5公升的水箱、3重抗菌科技,避免潮濕形成發霉、發臭等問題。建議售價為899元人民幣,初期則會以人民幣799元價格銷售。
除了上述三款智慧家居產品,還有諸如米家無線吸塵器、小米智慧門鎖1S、米家直驅洗烘一體機等新品亮相。
「MIX FOLD」,小米軍隊裡的一劑強心針
暌違兩年,MIX重新回歸。初代MIX帶來「全面螢幕」、MIX Alpha帶來「環繞螢幕」,而新的MIX FOLD則把Alpha的「環繞螢幕」翻開,像似翻開了MIX系列的全新篇章。
在小米MIX FOLD設計中,以向內凹折設計的主螢幕採用8.01吋的AMOLED螢幕、4:3顯示比例、2K+解析度規格,且支援杜比視界(Dolby Vision)和HDR 10+,最高亮度為600nit。外部螢幕採用6.52吋的90Hz AMOLED全面螢幕,同樣支持杜比視界。
機身則採用U型鉸鍊確保凹折機構可靠性,讓可凹折耐用次數達到20萬次,並且讓整體重量降低27%。小米更透露在極限操作下,小米MIX FOLD最高可對應100萬次凹折次數。聲音部分則搭載四擴音器、對應3D全景聲表現。
MIX FOLD採用高通Snapdragon 888處理器,內建5020mAh鋰電池,支援67W、可在37分鐘內將電池充滿的有線快充。在鏡頭方面,MIX FOLD搭載三顆鏡頭,具有一億畫素HM2的主鏡頭、123° 13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以及一枚30倍的800萬畫素長焦鏡頭。
在介面操作上,MIUI系統也為MIX FOLD進行一些優化,例如三指橫滑螢幕,即可切換PC操作模式。另外,也支援螢幕分割、跨APP自由拖拽圖文等功能。
若要說小米11 Pro和11 Ultra是穩定軍心的武器,那MIX應該就是一劑強心針:
一、在預熱階段就釋出的「液態鏡頭」
小米MIX的液態鏡頭主要利用仿生學,仿照人眼打造類晶狀體結構,分別可實現對應3倍光學變焦、最高可對應30倍數位變焦,以及3公分近距離對焦。
二、「澎湃C1」內建晶片
「澎湃」影像晶片是小米為MIX FOLD訂製的ISP(圖像訊號處理器)—— 澎湃C1 。這也意味著小米MIX FOLD是目前第一部具有獨立ISP的智慧型手機。獨立的ISP可以分擔圖像處理的壓力,「SoC+ISP」的雙晶片組合,類似於目前主流的微單眼相機。
在相機中,ISP幾乎扮演著大腦的角色,在控制元件的同時,也進行著圖像的修正和優化。 小米MIX FOLD內建的澎湃C1配合自研演算法,可以更精細地進行3A處理,對應更精準的對焦速度、白平衡、自動曝光 。
MIX FOLD共有三個版本,售價分別是:
- 12GB記憶體 + 256GB儲存容量,9,999元人民幣。
- 12GB記憶體 + 512GB儲存容量,10,999元人民幣。
- 功夫龍紋路的陶瓷特別版16GB記憶體 + 512GB儲存容量,12,999元人民幣。
小米筆電Pro,升級歸來
較高階的Pro 15螢幕為15吋,採用16:10比例的3.5K OLED面板,亮度為600 nit,具備100%的DCI-3P色域。其螢幕占比達93%,密度高達261 PPI,上層覆蓋強化玻璃。小米宣稱其筆電的每一塊螢幕都經過了精準調校,擁有獨一無二的編號。
至於機身外型則是採用手機等級的CNC金屬工藝,將推出「月岩灰」和「新月銀」兩色。
在規格方面,搭載Intel第11代處理器,為35W標準電壓版本,並將有Core i5及Core i7版本,可搭載NVIDIA GeForce MX450顯示晶片,除了具有66Wh的電池容量外,還支援100W的快充。Pro 15將依處理器及顯示晶片不同,會有三款可以選擇:
- i5 + 16GB + 512GB SSD + 集成顯卡,6,499元人民幣。
- i5 + 16GB + 512GB SSD + 獨立顯卡,6,999元人民幣。
- i7 + 16GB + 512GB SSD + 獨立顯卡,7,999元人民幣。
小米也表示AMD的45W H系列處理器版本,預定會在5月上市。
除了小米筆電Pro 15之外,發表會上還簡要介紹了小米筆電Pro 14。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螢幕,其他參數基本一致。
小米筆電Pro 14搭載了2.5K、120Hz的LCD螢幕。同樣有三款配置:
- i5 + 16GB + 512GB SSD + 集成顯卡,5,299元人民幣。
- i5 + 16GB + 512GB SSD + 獨立顯卡,5,999元人民幣。
- i7 + 16GB + 512GB SSD + 獨立顯卡,6,999元人民幣。
坐在「車」裡,看小米的未來十年
十年間,小米從一個Android定製系統,逐漸成長為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旗下產品不再僅限於MIUI、小米手機,而是覆蓋到用戶生活中的各層面。
站在十年的交叉路口,小米一方面用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以及全新的MIX,為先前大步流星的十年畫上句點。另一方面,這三部旗艦機就如同三把關鍵鑰匙一般,用它們去解鎖下一個十年關卡,並創造出「新小米」 。
「新小米」中的新故事——「小米智慧電動車」。
執行長雷軍先前兩次拜訪過馬斯克,理應是小米與「智慧電動車」最早接觸的時間點。而隨著時間推移,直到2021年初,小米才開始認真研究電動汽車產業。最終促成這項決定的,仍是小米粉絲對「小米造車」的支持,且始終相信小米能夠成功。另外,小米目前積累了1,08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儲備,也讓雷軍有了相當充足的底氣。
小米智慧電動車將在4月份正式立項,並且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來負責電動車業務,前期將投入100億人民幣,並陸續在10年內投入100億美元。所有資金皆由小米出資,不接受任何的外部資金,並由雷軍親自帶隊。
雷軍:「 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願意押上全部的聲譽,全力以赴去做小米汽車! 」
連續兩天的小米式「春晚」終於落下帷幕,最後聽著雷軍的演講,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許多小米電動車在路上出現,帶領小米駛向新的旅途。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