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金礦,你要鑽對才能挖!用GA洞悉消費者數位軌跡,讓品牌行銷更有效
流量金礦,你要鑽對才能挖!用GA洞悉消費者數位軌跡,讓品牌行銷更有效

在上網成為人們日常的時代,透過Google搜尋、Google Maps、YouTube等各種服務,人們網路上的行為已有跡可循。對品牌、商家來說,人們每天產生的大量數據,在網站監視器「Google Analytics」的幫助,以及進一步搭配Google Ads等廣告工具的使用下,將能達到最直接的應用。

但問題是,GA雖然能免費使用,究竟該如何分析、判讀其中的數據?

由《數位時代》和台灣少數取得Google官方認證的數位行銷技術公司雲數位智能行銷(CloudAD),共同開設的「Google Analytics流量分析基礎實務」課程,便是針對這些問題而來。

分析GA四大步驟 定義、部署、分析和應用

事實上,要品牌和商家開設GA帳戶、埋代碼都不是難事,難的是產生數據後該如何解讀。CloudAD數據顧問張簡建呈Bruce指出,定義、部署、分析和應用,是分析GA數據的四大步驟,「這四個步驟適用於所有版本的GA。」

首先,「定義」階段包括釐清網站類型、定義行銷目標和制定測量表。網站通常可分為四種,有具備品牌宣傳、發布公告、活動宣傳等功能的品牌網站,提供線上購買流程和金流的電商網站,時常更新、發布訊息、新聞等內容的內容網站,以及企業對企業間形象宣傳、具備線上留單系統、撥打電話和網站聯繫等資訊的B2B網站,「唯有清楚網站類型後,才有辦法制定分析項目和埋設不一樣的代碼,」Bruce強調。

定義行銷目標,顧名思義是設定品牌要達到的行銷目的。從行銷漏斗來看,包括提升品牌認知、找到對產品有需求的消費者,以及讓消費者採取最有價值的轉換動作等三種不同目標。至於制定測量表,則是將行銷目標、分析目的和對應維度一一列出,方便隨時釐清初衷。

開設GA帳戶和正確埋設代碼為「部署」階段的主要工作,埋好代碼、取得各項數據後,便進入最重要的「分析」環節。

妥善埋好全域網站代碼 就能分析客源與客群

GA五大報表
圖/ CloudAD提供

打開GA後台,會發現有「即時」、「目標對象」、「客戶開發」、「行為」和「轉換」五大報表,Bruce通常會利用「維度」和「指標」剖析報表。維度指的是報表裡使用文字描述資料的樣貌,例如年齡層、性別、興趣等,指標則是量化、以數字呈現的數據,像是使用者比例、工作階段百分比等。Bruce另外指出,只要安裝好全域網站代碼,品牌起碼可以做到客群(目標對象報表)和客源(客戶開發報表)分析。

值得細究的是,五大報表下還有許多子報表,像是「目標對象」中,就包括總覽、客層、興趣、地理區域等子報表,品牌能一一應用。Bruce舉例,如果是全球性的品牌官網,透過子報表「地理區域」的語言、地區等指標,觀察哪個語言的使用者更多、更重要,可以多做相關語系翻譯,以提升使用者體驗。

分析「行為」報表,則能理解訪客在網站裡的互動行為。例如藉由子報表「網站內容」中的「離開網頁」指標,發現許多訪客會在購物車階段關掉網頁,品牌便該細想,是否要針對購物流程做出調整;「網站速度」則能檢視哪些頁面載入速度較久,「根據Google提供的數據,現在人於網路上的瀏覽習慣越來越缺乏耐心,若網頁載入速度超過3秒,便有一半的可能選擇離開。」Bruce建議,首頁做為網站門面,需要有優化的速度,品牌也能據此調整。

「客戶開發」報表則會看到使用者從哪裡來,是直接輸入網址或透過Google搜尋。報表也能串接Google Ads和Search Console的資訊,看出使用者是透過哪些廣告和Google搜尋關鍵字進入網站。

「轉換」可能是所有品牌最在意的報表。擁有電商網站的品牌,能在子報表「電子商務」中觀察訪客的購物、結帳等各種行為,Bruce提到,若品牌發現轉換率不到1%,或許該思考是否要調整行銷目標,從找尋對產品有需求的消費者,改成以宣傳品牌意識為主。

最後,「即時」報表能在一次性事件中發揮效用,例如品牌舉辦了行銷活動,透過即時監測到的數據,能針對隨時做出調整。而詳細分析五大報表後,品牌和商家就能針對自家產品、服務,再結合其他廣告工具像是Google Ads,制定出能實際應用的行銷策略。

GA從零上手!掌握消費者數位軌跡,轉換率瞬間提高!【11/5 GA流量分析基礎實務】

GA4可看網路和APP數據 釐清跨裝置行為

去年底,Google推出採用全新技術邏輯的Google Analytics 4(GA4),相較過去GA要看網路和APP上的數據,必須各自拆成兩個平台解讀,GA4則據此改善,結合網路和APP,以釐清使用者跨裝置的行為。

但到底該用GA還是GA4?Bruce建議,GA4仍在開發階段,許多GA原有的功能都暫時取消,若品牌只需要經營網頁,可以繼續使用GA,若商家將主力放在APP,那就必須同時運用GA4,「目前GA和GA4的細部功能都有各自的不可取代性,也不會造成網站載入速度的負擔,可以放心使用。」

經營Google我的商家 讓品牌在數位世界被看見

除了GA之外,Google我的商家(Google My Business,GMB)也能是品牌、商家的好幫手。過去,實體商家、通路不比線上網站和電商,缺乏數據,但如今一般民眾要外出聚會、和朋友聚餐前,都習慣先上Google Maps查找一番,Bruce解釋,消費者現在很少上官網,反而更常透過Google搜尋資料,只要商家開通GMB,包括電話、營業時間、菜單等資訊,都一覽無遺,商家即使不投廣告,搜尋排序也會出現在首位,而商家能根據民眾的留言、評分等回饋,回頭針對實體商店做更客觀的描述,「GMB就像線下版GA,經營GMB,代表商家在數位世界會更容易被看到。」

科技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方法源源不絕被推出,若品牌善用新工具,再結合第一方與Google數據,衡量成果時將更有效率,也能發揮最大行銷效用。

關鍵字: #Google Analytics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