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短缺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Intel、Nvidia、蘋果以及微軟等眾多科技巨頭共同籌組了美國半導體聯盟(Semiconductors in America Coalition),要向美國政府發出強烈呼籲,爭取對半導體領域的投資。
這個新成立的半導體組織,首要目標是向美國國會進行遊說,希望政府能夠提昇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給予《晶片美國製造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更多資金援助。
呼籲美國政府投入資金助力半導體研發製造,多家科技巨頭籌組遊說聯盟
美國總統拜登曾在3月底時,提出2.3兆美元的8年基建計畫,同時呼籲國會對半導體研發及製造挹注500億美元資金。不過至今這筆投資仍懸而未決,美國半導體聯盟的成立,正是為促使美國政府通過這5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
美國半導體聯盟在官網上表示,「我們督促政府給予《晶片美國製造法案》充分資金援助,以確保美國是生產這項關鍵技術的一流國家。」
台積電、聯發科等台灣公司都在成員名單之中,總計超過60家公司參與。
在一封致美國國會的公開信中,美國半導體聯盟提到,半導體是對現在及未來都十分關鍵的一項技術,不僅攸關雲端、航太、汽車等眾多產業發展,更與國防安全、基礎建設息息相關。
「各國政府都祭出大量優惠措施吸引晶圓廠及研究設施。」公開信中指出,「這導致在美國建造及經營晶圓廠平均成本要高出20%至40%,進而使美國在半導體製造中的份額從1990年代的37%,下滑至目前的12%。」
值得一提的是,先前傳出的消息更指出,台積電估算赴美設廠成本是預期的六倍以上,也令許多供應商對一同追尋「美國夢」感到遲疑。
晶片荒傷害持續擴大,美國傳將再度舉行半導體峰會
晶片短缺已經對美國許多企業造成傷害。福特便在4月底的財報會議上警告,由於從去年底綿延至今的晶片短缺,以及瑞薩大火的雪上加霜,他們估計第二季產量恐怕將面臨腰斬,獲利也將因而下滑25%。
因iPhone、iPad等產品銷售暴漲,第一季營收表現亮眼的蘋果,也悲觀預估第二季恐怕將受限於晶片荒,下滑30億至40億美元營收。庫克曾指出,主要陷入短缺的是電源管理等成熟製程晶片,而非身為產品核心先進製程晶片。
美國也不斷尋找方法緩解眼下的晶片荒,上個月舉行半導體與供應鏈韌性執行長峰會,邀請台積電、Intel等業界巨頭共同參與。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表示,他們已督促台積電等台灣晶片業者為車用晶片短缺提供協助。
甚至近期又有傳言指出,美國擬在5月20日再次舉辦半導體虛擬峰會,除邀請台積電、Intel、三星等半導體業者外,Google、亞馬遜、福特等科技界與車界巨頭也都會一同出席。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