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各科技企業和諮詢公司(顧問公司)為市場做預測的時候,都沒想到中國的科技業會被一種叫做SARS的流行性傳染病撞了一下腰。
當人們都待在家裏躲避疾病的時候,電腦、電話和網路無可避免地熱了起來。因此,當科技產業遭遇SARS,家電、手機的銷量受到影響有所下滑的同時,PC廠商和電信運營商反而成了意外的受益者。
IDC對SARS帶來影響的預測也還很樂觀:SARS使PC、手機、家電銷售等造成的影響集中表現在第二季,對於全年總體來說,影響不是決定性的。
事實是,SARS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什麼:家電業仍然持續低迷,家電廠商「不務正業」者開始居多;中國國產手機業雖然仍處在「洗牌期」,卻很爭氣地分到了半壁江山;電腦廠商仍然延續著「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定律;而經營者之間的爭鬥從來就不曾因為什麼而停止過,只是明顯越變越精明。
競爭仍在繼續,只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繁榮背後總似乎有一種力量在摧毀和重建著什麼。
**PC大吃小/小品牌退場的時間不遠了
**
賽迪諮詢公司提供的數字顯示:2003年第一季中國PC市場銷售量為270.1萬台,比去年同期增長13.8%;市場銷售額為203.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0%。賽迪認為,這些數字表明,中國PC市場仍然沒有出現強勁的反彈,市場走勢相對平穩,而且由於市場競爭的加劇,價格持續走低,特別是筆記電腦價格進一步探底,廠商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從而使得市場的銷售額繼續呈現低速增長的趨勢。
這說明中國PC行業中的「產業分化」已經開始。事實上,去年就已經有近三分之一的業者處於虧損狀態。PC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是「增產不增收」。「利潤率的持續走低,意味著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即將進入活躍期,一些低效率的生產者將被擠壓出這個市場,市場的集中度將愈來愈高。」業內專家評價。
中國國產PC已經進入靠品牌和營銷來賣產品的時代了,這一點在聯想電腦身上表現明顯:在整個產業產值利潤率平均只有3%的情況下,市場佔有率達到40%的聯想卻能夠一直保持6%的利潤率,並且還有增長的趨勢。
看來,一些小品牌退場的時間不遠了。今年春季SARS的衝擊無疑加速了這一進程。
SARS使「五一」黃金周的熱銷成了泡影,但是中小學生停課以及大量的工作改由網路完成,卻為PC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商機。一些大PC廠商採用「非常行銷」(如電話行銷)的手段後,不但彌補了「黃金周」的缺憾,還出現了短期的高增長。
從四月下旬開始,清華同方迅速推出了「關心你我他,真愛送到家」新營銷模式,為用戶提供「免費電話訂購」加「安全送貨上門」的新型服務,使消費者購買PC的計畫不會因SARS的突然爆發而中斷。TCL也推出了「無接觸電腦配送服務」,聯想是「三合一服務」,方正則為「電話銷售服務」。統計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五一」期間,清華同方家用電腦的銷量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大幅上升了50%,比廠商之前的預期銷量也要高出20個百分點。
專家認為,SARS帶來的銷售增長,大部分發生在一些大的PC廠商身上,而對於一些主要靠賣場銷售的的小品牌或者無品牌廠商來說,有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中國國產PC市場的「洗牌」,有可能因為SARS的到來而提前到來。
但大的PC廠商顯然並不滿足於能夠長期存活下來,一向主攻中低端市場的品牌也開始向高端進攻。今年第一季,聯想、方正、同方等中國PC品牌相繼推出多款高端商用機,矛頭直指長期壟斷這一市場的國際品牌陣營。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2003年家用PC市場增速減緩及商用PC市場的持續增長,將直接刺激中低端商用PC衝擊高端市場,而中國國產品牌價格、服務和解決方案的本土化優勢,將使這種撼動市場格局的衝擊成為可能。
**軟體看未來/這個春天悲喜參半,下個半年情勢大好
**賽迪諮詢調查資料顯示:2003年第一季,中國軟體市場銷售總額達到85.8億元人民幣,比2002年同期增長15.1%,增長率明顯低於2002年全年軟體市場的21.1%。
分析師將原因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包括作業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在內的平台軟體增長趨緩(平台軟體的同比增長僅為9.1%)。另一方面,一向是軟體整體市場增長動力所在的應用軟體市場,其增長速度也並未達到業界的預期(應用軟體同比增長速度為17.3%,其中通用管理軟體和行業應用軟體的增長率分別為21.1%和19.9%)。
而SARS到來,讓一切需要面對面的活動停滯了下來,這對於那些以企業客戶為主的軟體公司來說,業務受到了很大影響。
現金流對軟體企業來說尤為重要,SARS造成了軟體企業銷售額下降,流動資金回籠困難。現金流一旦斷掉,大企業還能勉強撐住,但是對眾多小型軟體企業來說,幾乎就是滅頂之災。
若非政府推出一些保護性措施,像補貼、流動資金貸款、或者組織採購等,後果還會更慘。
不過掃毒軟體廠商倒是藉SARS發財。由於SARS讓使用網路的人多了起來,掃毒軟體的需求有所增長,而瑞星、江民科技等公司都有網上的銷售渠道,借機發了筆小財。瑞星公司單機本掃毒軟體在SARS期間銷售量達到平時的三倍。
軟體業雖然第二季受到一些影響,但對下半年影響不大。有些停滯的業務在下半年仍然會繼續開展,而由於需求不變,下半年還有可能獲得比去年同期更好的成績。
**通信大混戰/競爭不止、糾紛不斷、變數不小
**
無論是行動通信市場還是固話通信市場,2003年上半年的競爭都異常激烈。運營商之間的業務越來越相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這四大運營商正在向「全業務運營商」的領域發展。
中國移動推出了針對細分用戶——資料高端用戶的「動感地帶」,並找來了周杰倫當代言人,以對抗聯通CDMA的代言人姚明。而聯通在北京、上海等幾個地方試推CDMA1X資料業務,也是目標直指中國移動的高端用戶。
兩個行動通信業者在行動市場上殺得難解難分時,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憑藉「小靈通」的熱銷,毫不示弱地加入戰團。小靈通的用戶已經直指2000萬,其低廉的資費殺得移動和聯通紛紛降價,「准單向收費」已經在一些地方出現。
而中國電信推出的「遊子歸家」「家家e」等增值業務,更偷走行動運營商的奶酪。幾大運營商互相指責,讓信息產業部頭疼不已。
四大運營商爭推的無線局域網也在悄悄升級。相比之下,京滬兩地電信運營商的IP價格戰,互聯互通主題下網際糾紛不斷,僅僅是中國電信市場的小作料而已。
4月29日,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張春江與網通集團總裁奚國華職位互換,此後,網通的整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始提速並且開始南攻。
一切,都為下半年的中國電信市場埋下了變數。
**手機衝衝衝/向洋品牌先討回半壁江山,再搶食新的市場
**
長久以來,「市佔率超過50%」被中國官方和手機生產廠商視為產銷翻上一層的標竿。2003年4月,中國國產手機廠商終於佔領了中國手機市場50%以上的份額,分得了半壁江山。波導、TCL、康佳等廠商硬是憑藉並不高超的「人海營銷術」,在始終被國外品牌壟斷天下的市場上擠出「半邊天」來。
這一目標實現的時間,此先前的預估提早了一季。
但是中國國產手機廠商已經進入大浪淘沙時代的事實,卻讓很多廠商根本笑不出來。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廠商手裏,中國國產手機同質化嚴重,高增長的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公司進場,在有限的增長空間裏,中國國產手機除了價格,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力可言。
大多數廠商相信,今年就會淘汰一批小廠商出局。這個結果,應該在下半年出現。
而SARS的到來,讓中國國產手機第二季的銷售受到了影響。曾經大量出現在各手機銷售廳的中國國產手機銷售人員,受SARS影響停止了工作,國外品牌因此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不過中國國產手機廠商仍然憋著勁準備在下半年推出新品,希望以此搶回一些損失、業界指出,沒有廠商調低預期目標;僅波導一家,下半年就會推出十幾款新機。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中國國產手機廠商正在進軍一直由洋品牌把持的商務市場:TCL和波導的PDA商務手機很快就要大量上市了。他們的PDA手機極有可能在一線市場對諾基亞、摩托羅拉形成挑戰,也有可能在二、三線市場新開拓出PDA商務手機的用戶群。
**家電拉警報/促銷白搭、庫存激增、還有醜聞來攪局
**
家電類產品今年開局以來就略顯乏力,1到4月份的增幅僅為14.7%,較去年同期減緩了17.1個百分點。而廈新靠手機才摘掉ST的帽子讓更多人對家電業失去信心。
這是個危險的信號,因為SARS對家電業的衝擊還將延續到接下來的5、6月份。
SARS讓各家電企業為促銷計畫投放的大筆活動費用付諸東流,並造成了大量庫存。在目前周轉速度決定生死的情況下,「如何緩解庫存壓力」可能是中國家電廠商下半年業績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上半年,家電業還被醜聞包圍:長虹應收賬款中,APEX公司欠款高達4.2億美元,TCL通訊假賬風波有可能導致TCL集團失去三年內上市資格,科龍年報轉虧為盈備受質疑。
造成醜聞的絕大部分原因,是知名家電廠商為了提高利潤不擇手段所致。顯然,中國家電行業過度競爭,盲目擴張的惡果已經讓一些企業鋌而走險了。
顯然,這個行業的「洗牌」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