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則協議,吐出80%市佔率!30多年前稱霸全球的日本,是如何輸掉晶片戰爭的?
因一則協議,吐出80%市佔率!30多年前稱霸全球的日本,是如何輸掉晶片戰爭的?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魔鐵的世界(ID:jiangpeiyu0916);作者:蔣培宇。

1980年代的前五年,是日本半導體晶片企業的巔峰時刻。矽谷的英特爾、AMD等科技企業,在半導體儲存領域被日本人窮追猛打,甚至被反超、驅離王座,半導體晶片領域(當時以半導體記憶體為主流)成為日本企業的後花園。

美國的科技公司敗在了模式上。 矽谷的發展模式是,透過風險投資為新創公司注入資金;新創公司在獲得資金後,進行一系列的技術創新並獲得市場,提升公司估值;最後走向掛牌上市,風險資本在賣出股票獲利後退出 。這種模式以市場為導向,效率高但規模小,各公司之間的資源難以整合,畢竟大家都是競爭對手。

相較於美國, 日本的玩法則截然不同:集中力量辦大事 。1974年,日本政府批准「超大規模積體電路(俗稱半導體晶片)」計劃,確立以趕超美國積體電路技術為目標。隨後日本通產省(現為經濟產業省)組織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和東芝等五家公司,要求整合日本半導體人才與資源,藉此打破企業壁壘,促使企業互相合作,以提升日本半導體晶片的技術水準。

日本半導體
九州島被稱之為日本的「矽谷」,日本大部分的半導體企業曾聚集於此。
圖/ 魔鐵的世界

延伸閱讀:去台積電化?全球想甩開對台灣晶片依賴!專家建言:日本設計、美國製造

然而,日本的計劃也差一點夭折,各企業之間互相堤防、拆台,政府承諾投入的資金也遲遲不到位。在這關鍵時刻,日本半導體研究的開山鼻祖—— 垂井康夫 站了出來,他憑藉自身的威望,將各懷心思的參與者聚合在一起。

垂井康夫的說辭簡單明瞭, 他表示只有同心協力才能改變日本晶片基礎技術的落後局面 。等到研究成果誕生,企業再各自進行產品研發,唯有如此才能扭轉日本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孤軍奮戰的困局。

日本拿下50%市佔率,美國半導體被狠甩後頭

該計劃實施了4年,日本因此取得上千件專利,一下子縮小了和美國的技術差距。然後,日本政府祭出貸款和稅率優惠等措施,讓日立、NEC、富士通等企業頓時兵強馬壯、彈藥充足。

一座座現代化的半導體儲存晶片製造工廠在日本拔地而起。隨著生產線的日夜運轉,日本發起了攻擊。

1980年,日本攻下30%的半導體記憶體市場;5年後,日本的市佔率超過50%,美國被狠狠甩在後面。

這些矽谷企業受不了市佔率的直線下跌,不斷派人到日本偵察,結果卻令人備感絕望。時任英特爾生產主管的安迪.格魯夫沮喪地說:「從日本參觀回來的人把形勢描繪得非常嚴峻。」一家日本公司把一整幢樓用於儲存晶片的研發,第一層樓的人員研發16KB容量,第二層樓的人員研發64KB,第三層人員則研發256KB的。日本的研發節奏宛如三箭齊發,讓習慣於單手耍大刀的矽谷企業毫無招架之力。

更讓美國感到窒息的是,日本的儲存晶片不僅數量大,品質還相當好 。1980年代,美國半導體協會曾對美國和日本的儲存晶片進行質量測試,期盼能找到對手的弱點,結果卻發現,美國最高品質的儲存晶片比日本最差質量的還要糟。

英特爾曾面臨倒閉,美國科技產業歷史險些改寫

在日本氣勢凌人的進攻下,美國的晶企業兵敗如山倒,財務數據就像融化的冰淇淋一般,一塌糊塗。

1981年,AMD淨利潤下降2/3、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虧損1,100萬美元;翌年,英特爾被迫裁掉2,000名員工。1985年,英特爾宣佈退出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業務,造成1.73億美元的虧損。在英特爾最危急的時刻,若不是IBM施以援手,買下其12%的債券保證現金流,這家晶片巨頭將面臨倒閉或收購的命運,美國科技產業的歷史有可能因此改寫。

英特爾創辦人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哀嘆美國進入了「帝國衰落」的進程。他斷言,若這種狀況持續下去,矽谷將成為廢墟。

Robert Noyce
英特爾創辦人Robert Noyce。
圖/ Intel

延伸閱讀:晶片巨頭隔空交鋒!Intel盼把供應鏈帶回美國,劉德音反對:培養人才才是重點

然而,當時的富士通正打算收購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80%的股份。仙童半導體可謂是矽谷活化石,因為矽谷大部分的科技企業創辦人(包含英特爾和AMD)都曾是仙童半導體的員工,在矽谷人心中,仙童半導體宛如神一般的存在。這則收購消息一出,對矽谷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衝擊。

仙童半導體
仙童半導體(亦稱為快捷半導體)。
圖/ Wikipedia

幾年前,矽谷的科技企業成立了半導體產業協會(簡稱SIA)來應對日本人的進攻,經過幾年遊說,政府將資本所得稅的稅率從49%降低至28%,並推動養老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但美國政府仍不願施以援手。

直到1985年6月,SIA終於炮製出一個讓美國政府無法淡定的觀點,一舉扭轉局面。

美國SIA靠這套邏輯扭轉局勢

SIA表示,美國半導體產業削弱將為國家安全帶來重大風險

日本半導體崛起、美國半導體衰落,看起來就是錢從左邊口袋換到右邊口袋的遊戲,為何會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SIA表示,因國防技術離不開電子科技,而電子科技則離不開最新的半導體技術。若美國的半導體技術落後,美國軍方將被迫在關鍵電子部件上使用外國產品。然而,使用國外的貨源並不可靠,戰爭時期會對美國斷貨,非戰爭時期還會向美國的對手供貨。因此,若美國放任日本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獨霸,就等於犧牲了國家安全。

SIA先前歷經7年的遊說,政府卻總是回應: 美國是自由市場,公權力不應涉入企業的經營活動 。然而,SIA的「國家安全說」一出,美國政府瞬間醍醐灌頂,立刻展現出驚人的高效率。

台積電提供_021晶圓製造 矽晶圓 奈米 先進製程 半導體
圖/ 台積電

1986年的春天,日本被認定唯讀記憶體傾銷; 9月,《美日半導體協議》簽署,日本被要求開放半導體市場,保證外國企業在5年內獲得20%的市佔率 。此外,更對日本出口的3億美元晶片徵收100%的懲罰性關稅,並否決富士通收購仙童半導體。

美國的這波操作創下了兩個記錄: 第一次對盟友的經濟利益進行全球打擊;第一次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貿易爭端從經濟學變成政治經濟學的議題

美國負責與日本交涉的亞洲區貿易代表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Clyde Prestowitz),其一方面指責日本半導體晶片產業的政策不合理,另一方面又對它讚嘆不已,「因此我對美國政府說,我們也要採取與日本相同的政策措施。」

對於這套雙重標準,曾在日立製作所、爾必達擔任研發工作的湯之上隆,他在自己的書中氣憤表示:「這人實在是欺人太甚!」

三星趁勢崛起,吞下日本讓出的市佔率

隨著《美日半導體協議》的簽署,處於時代巔峰的日本半導體晶片產業因此墜向深淵

日本半導體晶片產業從1986年的40%,一路跌到2011年的15%,吐出超過一半的市佔率。其中又以DRAM受到的打擊最大,從將近80%的全球市佔率,一路摔至10%(2010年)。

但是,日本吐出的市佔率並沒有因此落入美國的手中,因為矽谷超過7成的科技企業刪減了DRAM業務(包括英特爾和AMD)。自1986年之後,美國的市佔率曲線一直維持在20%左右。

那麼,這座巨量市場進了誰的口袋?

答案是:韓國

在日本被美國反攻的1986年前後,韓國DRAM趁機起步,但其規模宛如剛學走路的嬰兒,在全球半導體產業裡毫無存在感。和日本相比,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半導體企業幾乎是一隻新手菜鳥,打不進高階晶片市場,只能在低階市場裡混口飯吃;而在市場規模上,兩者之間就像是螞蟻和大象的區別。

不過,三星深諳所有的貿易問題都屬於政治經濟學的範疇,便等候時機到來,將日本這頭大象一舉推翻。

李健熙
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抓住日美晶片戰的絕佳機會,帶領三星半導體成功逆襲上位。
圖/ 截圖自Twitter

1990年代,三星面臨美國發起的反傾銷訴訟,但其掌門人李健熙巧妙地利用美國打壓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機會,派出強大的公關團隊遊說柯林頓政府:「若三星無法正常製造晶片,日本企業佔據市場的趨勢將更加明顯。競爭者的減少將進一步抬高美國企業購入晶片的價格,這對美國企業更加不利。」

於是, 美國僅向三星收取了0.74%的反傾銷稅,而日本卻被索取100%的反傾銷稅 。三星憑藉著這次機會,讓日本徹底出局。

晶片戰爭中的致勝關鍵

若沒有三星的補刀,日本半導體晶片尚有走出困境的希望。美國利用《美日半導體協議》、反傾銷來束縛日本,但日本半導體儲存晶片產業受到的其實只是皮肉傷,因為超過七成的矽谷企業退出了儲存晶片產業,該市場依然由日本牢牢掌握。

隨著三星加入半導體戰局後,原先難以替代的日本突然變得可有可無,韓國也因此成為新寵。隨後,三星的DRAM「雙向型數據通選方案」獲得美國半導體標準化委員會的認可,成為與微處理器匹配的記憶體,而日本則被排除在外。如此一來,三星順利搭上微處理器推動的個人電腦時代快車,逐漸領先於日本企業。

Samsung
圖/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領先台積電、三星!IBM首發2奈米製程新技術,稱效能較主流7奈米晶片提升75%

日本的市佔率呈現斷崖式下跌,而韓國則是一條陡峭的上升曲線,一上一下的兩條線形成了一把巨大的剪刀,剪掉的是日本半導體晶片的未來。

此後,即便日本政府祭出半導體產業的扶持政策並投入大量資金,卻早已無力回天。

直至今日,仍有觀點認為,韓國崛起、日本衰落是產業轉移的結果。但事實上,產業轉移是生產線/工廠從高成本地區向低成本地區遷移,日本的半導體晶片企業並沒有向韓國遷移生產線,而是直接被取代。實際上,美國聯手韓國重組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供應鏈,並將日本從供應鏈上抹去。

綜觀這場美日晶片戰爭, 是否掌握重組全球產業鏈的能力,才是貿易戰中決勝的關鍵 ,而這也是日本輸掉晶片戰爭的原因之一。

本文授權轉載自:魔鐵的世界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走進位於台中沙鹿四平街的「初咖啡」,芬芳滿室的咖啡香、溫暖療癒的陽光、綠意盎然的植栽,以及便捷舒適的空間體驗,不僅讓人流連忘返、更是訪客不斷回訪的關鍵。初咖啡主理人楊倩如表示:「我心中的理想咖啡廳不僅要有引人的裝潢外觀、舒適的空間規劃、便捷的WiFi服務,每一季,我們都會更換咖啡豆以滿足客戶嘗鮮的需求,此外,我們設有兩座咖啡豆烘培機器,以淺培、中培的方式處理咖啡豆,讓訪客可以品嘗最原始的咖啡風味。」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關鍵拼圖,初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完善咖啡空間體驗

初咖啡對理想的堅持,不僅自然而然的形成差異化服務優勢、吸引一群死忠消費者,挺過疫情衝擊後,初咖啡將咖啡廳二樓打造成小型體驗空間,開始提供各種咖啡課程、或者是做為舉辦小型活動的場地,為了順利擴展業務,初咖啡除進行相應的空間裝潢,更計畫更新店內的WiFi服務。
協助楊倩如一起打理初咖啡、主導WiFi設備升級工作的邱俊銘表示:「無論是咖啡、空間還是服務,我們的理念一直是:只要可以就做到最好。」以WiFi服務為例,一開始,初咖啡使用的是家用型WiFi AP,隨著裝潢的調整與訪客的增加,不僅店內空間出現WiFi連線訊號死角問題、一樓室外空間也無法連結WiFi,再加上WiFi AP的外觀與店內裝潢風格不搭,只能擺放在訪客看不到的吧檯櫃內空間,設備線材雜亂也影響連線品質,為改善這些問題,以及確保二樓空間也能夠順利連網,開始評估系列解決方案,最終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導入Instant On 1930系列交換器、在一樓室內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一樓戶外安裝1台Instant On AP17,以及在二樓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邱俊銘進一步解釋會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既有的訊號死角與連線覆蓋率不足等問題迎刃而解,而且,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只要透過網路線就可以供電,大幅降低室內與室外拉線問題,此外,美觀的外型也與初咖啡欲打造的空間氛圍一致,有相互加分的成效;其次是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 – 提供專業且貼心的諮詢與技術支援服務,例如在一開始的評估階段就針對初咖啡的室內裝潢提出最佳規畫建議,以及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施工與架設工作,安裝上線後,鉅晶國際的團隊也總是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支援;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系統設備高度整合且易於管理,完全符合初咖啡的管理需求。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p,無論在哪都可以輕鬆掌握各個網路設備的即時運行狀況,甚至是從中找出異常事件、防範於未然。」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說,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初咖啡又往理想–讓訪客可以像在家一樣的悠閒品嘗咖啡、渡過美好時光–邁進一步,是咖啡廳營運的最佳幫手。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為未來做最佳準備,初咖啡以別具一格的咖啡體驗持續擴展業務版圖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有助於初咖啡解決當務之急:連網與管理問題,更為未來的商業擴展做好最佳準備,例如可以因應業務需求輕鬆設定、擴展WiFi 服務,以內建的安全性閘道和防火牆將業務與訪客流量分開,以及透過(遠端)監管的方式即早發現異常連線行為以降低惡意攻擊、將危害降低到最低,提供訪客安全無虞的WiFi連線體驗等。
「我們想提供給客戶最好的體驗,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可提供訪客提供高品質的連網服務,還可以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護,這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解釋,初咖啡除提供咖啡、餐飲服務,販售自家烘培的咖啡商品,以及開設與咖啡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亦不排除開設二店甚至是三店,在這樣的前提下,功能強大且可輕鬆管理的WiFi服務顯得尤其重要,不僅能完善空間服務體驗,也讓團隊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衝刺咖啡等核心業務。
「我們十分滿意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絕佳使用體驗,除會視需求擴展使用,也會不藏私地介紹給同業。」關於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未來規劃,邱俊銘如是說道。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