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台積電、三星!IBM首發2奈米製程新技術,稱效能較主流7奈米晶片提升75%
領先台積電、三星!IBM首發2奈米製程新技術,稱效能較主流7奈米晶片提升75%

IBM宣布成功試產旗下2nm製程晶片,實現在150平方公厘(mm²)面積晶圓中放置500億組電晶體,換算之下每平方公厘約有3.3億組電晶體。

相比台積電及三星目前廣泛使用的7nm製程,大約在每平方公厘面積放置9,000萬組電晶體,同時台積電的5nm FinFET製程約可在相同面積放置1.7億組電晶體,而三星的則可放置5nm LPE製程則約可放置1.3億組,顯然IBM此次順利試產的2nm製程幾乎有翻倍成長。

IBM
IBM發表全球首款2奈米晶片,新製程針對量子運算、數據中心等超算場景設計。
圖/ shutterstock

另外,相比在7nm製程下製程驅動相同電晶體數量所需電力,在2nm製程僅需以25%電力即可運作,相當於效能提升75%!意味將可讓更多運算設備更為省電,或是能以相同電力對應更高運算效能。

若以電力損耗程度計算的話,相比7nm製程設計,在2nm製程情況下約可節省45%電力損耗,意味運算設備可以更不用擔心電力損耗過快問題,甚至用於智慧型手機產品的話,更可讓電力延長至4天左右。

IBM強調推進2nm製程技術預期可帶動更大規模運算,其中更包含可大幅推進目前在量子力學運算應用,另外也能帶動諸如自動駕駛、5G或日後的6G網路應用,甚至也能加速人工智慧應用成長。

不過從IBM在2015年便宣布旗下7nm製程順利試產,但直到2020年8月才正式推出第一款7nm製程商用晶片產品,因此這次宣布成功試產2nm製程晶片,實際進入量產階段可能還會需要一些時間等待。

而從目前各廠製程技術開始有不同設計分歧來看,例如台積電目前依然偏重藉由FinFET技術讓電晶體以立體形式堆疊,而不像三星採進階光照技術,讓電晶體能以更細微形式成形,而這樣的作法差異也造成兩邊製程技術對應電晶體分布密度不同,進而反應在運算效能表現差異。

目前在製程推進競爭中,台積電與三星都已經進入5nm製程階段,而接下來也將陸續推進4nm及3nm,以及2nm製程,而Intel方面則表示接下來也會從現有10nm製程推進7nm階段,其中因為Intel在製程規格定義上的電晶體密度,相較台積電及三星的定義更高,因此Intel的7nm製程約會介於台積電的5nm至4nm之間,但目前至少要等到2023年才會正式投產。

責任編輯:蕭閔云

資料來源:IBMEngadget

關鍵字: #IBM #半導體產業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