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自從《超級瑪利歐》以「這不是遊戲」的廣告語登上影院以來,好萊塢一直在嘗試將熱門的電玩遊戲改編成電影,但大多以失敗告終。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曾憑藉2001年的《古墓奇兵》一躍成為一線動作明星,相較之下,如2008年的《江湖本色》、2010年的《波斯王子》和2016年的《魔獸爭霸》都令人很失望。
若電子遊戲是這個時代的漫畫書,那麼好萊塢為何不能深入挖掘它們呢?
最終這是有可能會發生的,部分原因在於串流媒體服務的激增,以及他們需要利用智慧財產權。去年,曾擔任亞馬遜工作室(Amazon Studios)戰略主管的風險投資人馬修.鮑爾(Matthew Ball)在一篇名為《遊戲IP最終在電影/電視領域崛起的7個原因》(7 Reasons Why gaming ip Is Finally Taking Off in Film/TV)的文章中寫道, 「對成熟、具有全球吸引力的IP需求,自然催生出對遊戲的轉化 。」
例如,在多年的嘗試與失敗過後,Sony影業(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及Sony互動娛樂(Sony Interactive)終於展開合作,將PlayStation上的遊戲改編為吸引大眾的電影和電視節目。Sony影業正在籌備10款改編電影,相較於2018年幾乎沒有遊戲改編的專案,這已是一個巨大的躍進。其中包括《秘境探險》,這是一款耗資1.2億美元的冒險遊戲,以14年前的PlayStation遊戲機為基礎。《秘境探險》由當紅的蜘蛛人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飾演尋寶者Nathan Drake,該片將於2022年上映。
此外,Sony也開始製作《最後生還者》,這部影集將在HBO播出,改編自同名的末日類型遊戲。Sony的遊戲如《烈火戰車》和《對馬戰鬼》,也將在電視和電影中出現。
在過去,Sony影業和Sony互動娛樂像是各自單獨的領地,互相爭奪創作的控制權,卻阻礙了企業的市場化發展。吉田賢一郎(Kenichiro Yoshida)在2018年接任Sony執行長時,曾要求兩家公司合作,以善加利用Sony的PlayStation Network為目標,將Sony的電影、節目和音樂直接提供給消費者。PlayStation Network於2006年推出,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14億。
「我見證了不同部門之間合作的本質,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Sony電影部門總裁Sanford Panitch表示。
遊戲改編電影的熱潮,遠遠超出想像
《最後一戰》根據Xbox系列遊戲改編,是一部關於人類和外星人聯盟之間的戰爭系列電影,將於明年初登上Paramount Plus串流媒體服務平台。獅門娛樂(Lionsgate)正在將《邊緣境地》系列遊戲改編成一部科幻電影,由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凱文.哈特(Kevin Hart)和潔美.李.寇蒂斯(Jamie Lee Curtis)主演。
受《巫師》成功的鼓舞,Netflix正在製作以《刺客教條》、《惡靈古堡》、《縱橫諜海》和《茶杯頭》遊戲為基礎的影集。HBO電視劇《西部極樂園》的編劇Jonathan Nolan和Lisa Joy,正在為亞馬遜開發一部以電玩遊戲《異塵餘生》系列為基礎的科幻影集。
然而,任天堂也將與環球影業旗下的照明娛樂合作,預計明年推出一部動畫電影《瑪利歐》,這是遊戲發行商和電影公司之間的另一項新合作。
儘管如此,好萊塢的遊戲改編電影紀錄依舊很糟,而接下來的項目又憑什麼有所不同呢?
首先,遊戲產業已日益進步,變得更加複雜和電影化。「遊戲中的故事,已經比過去更加完善和先進了。」Panitch表示。
另有跡象表明,好萊塢已找到既能滿足觀眾、又能滿足影評人的電影製作方法。2019年,華納兄弟和傳奇影業攜手推出的《名偵探皮卡丘》在全球獲得4.33億美元的票房——這是30年來首部被爛番茄評為「新鮮」的遊戲改編電影。在那以後,另外兩部改編電影——派拉蒙的《音速小子》和Sony的《憤怒鳥玩電影2:冰的啦!》——也在評論界和商業上皆取得成功。
「 遊戲質量確實不斷在提高 。」遊戲產業盛會Game Awards的創辦人Geoff Keighley表示。
華納兄弟最新推出的遊戲改編電影《真人快打》,其評價褒貶不一,但自上映以來,它在美國獲得4,12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考慮到同時在HBO Max上映的音速,且電影院仍須遵守疫情規定,這個收入已算高得驚人。
Panitch承認,「電玩遊戲改編電影有著曲折的歷史。」但他補充道,「失敗是成功之母。」舉例來說,遊戲改編往往會因試圖複製粉絲喜愛的動作招式和故事情節而失敗,因為這種方法會引起比較心態,而電影的視覺效果往往不如預期。此外,這種「 為粉絲服務 」的方式會讓非遊戲玩家感到厭煩,進而導致電影無法與其他觀眾產生聯繫。
「這不僅僅是改編故事,」Michael Jonathan Smith表示,他正在領導Sony把1995年的車輛戰鬥遊戲《烈火戰車》改編成影集。「這可以調整你在玩遊戲時的感覺。」
Asad Qizilbash是Sony互動娛樂的一名高層,也負責PlayStation Productions的營運。他說, Sony影業和Sony互動娛樂現在的合作「很有分量,因為能創造雙贏」。他補充道,「我們訂下三個目標: 增加遊戲的用戶規模、為Sony影業帶來優質產品、展示合作的誠意 。」
然而,這種合作的賭注很高。 若電影版失敗,有可能會傷害到這款遊戲 。「這是有風險的,」Qizilbash表示同意,「但我認為我們能做到。」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