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後反而大和解!電影院搶先上映Netflix原創片《活屍大軍》,破冰關鍵是什麼?
疫情肆虐後反而大和解!電影院搶先上映Netflix原創片《活屍大軍》,破冰關鍵是什麼?

延燒長達一年多的疫情,強勢改變消費者的觀影習慣,串流平台使用量大幅上升,實體電影院則迅速衰落,原本各界期待疫情過後一切都將回到過往狀態,然而後疫情時代逐漸到來的美國,戲院業者卻看不見往日榮景,不得不接受現實、放下往日恩仇,攜手串流平台殺出一條血路。

近期討論熱度最高的案例,就是Cinemark(喜滿客)和Netflix打破疫情期間戲院和串流平台同步上映的作法,由Cinemark在全美600間戲院搶先上映Netflix自製作品《活屍大軍》,等一週後才將影片在平台上架,提供Netflix用戶收看。

疫情前:電影院和串流平台勢不兩立

過往電影院挾著龐大收視觀眾和票房收入,和片商間有個不明說的默契, 讓新片在電影院上映後,須等待約90天才能提供給串流平台播放 ,尤其越熱賣的大片越必須遵守此規則,避免民眾透過串流平台觀看而削弱了戲院票房。 當時只要是熱門的影片,片商可從電影院收取高達約65%票房收入抽成 ,因此當然願意維持這項默契。

相反地,主流電影院為打壓串流平台,根本不可能播放串流平台自製電影,例如2019年Netflix推出的自製電影《愛爾蘭人》,即使擁有強勢問鼎奧斯卡的名聲,也只有少數電影院願意播放。當時Cinemark執行長佐拉迪(Mark Zoradi)甚至直言,除非Netflix願意遵守讓戲院搶先上映約90天的這項默契,否則Cinemark不可能與Netflix合作。

僅供報導用途_shutterstock_1376282957_netflix.jpg
圖/ Martina Badini via shutterstock

疫情中:片商開始提供串流平台首映

疫情期間電影院的生意一落千丈、或是被迫暫停營業,導致片商不得不轉向串流平台,或是讓電影院與串流平台同步上映。例如片商華納兄弟便將眾所矚目的強片《神力女超人1984》,在聖誕檔期於關係企業串流平台HBO Max,與實體電影院同步上映。另外一間片商NBC環球集團,執行長謝爾(Jeff Shell)甚至表示,在《魔髮精靈唱遊世界》透過數位平台發行大獲成功後,待疫情結束戲院重新開放,集團將繼續採行電影院與數位平台同步上映的策略。

此舉引起全球最大連鎖電影院之一的AMC極度不滿,執行長亞倫(Aron Adam)甚至公開放話,AMC全球1,000家電影院將不再播放環球影業發行的影片,他表示可以理解疫情期間片商被迫做出調整,但若要將此策略延展到疫情後,將嚴重危害電影院與片商長期以來的互助關係。

延伸閱讀:《神力女超人1984》在HBO Max上線了,卻引起好萊塢反彈!電影院真的會消失嗎?

後疫情時代:電影院與串流平台攜手共存

身為龍頭的AMC最新一季營收約1.48億美元,大不如前一年同期將近10億美元的業績,其他同業也同樣慘不忍睹,因此無不引頸期待後疫情時代回流的生意,卻急缺足以吸引觀眾的影片。2019年北美市場共上映860部新片,2020年只剩319部,不到疫情前的40%,萬眾期待的《捍衛戰士:獨行俠》與《007生死交戰》等強片上映檔期更一延再延,讓電影院業者不得不考慮播放宿敵串流平台的強片。

Cinemark率先採取行動,於5月14日在全國首映Netflix電影《活屍大軍》,並同意將戲院搶先上映約90天的「默契」縮短到7天。執行長佐拉迪也一改之前態度,表示非常興奮能讓Cinemark觀眾搶先觀看《活屍大軍》,並表示後續也將繼續播映其他部Netflix作品。

Netflix面子、裡子都有賺頭

能夠將作品在全國主流電影院上映,等同對於Netflix自製電影的品質、票房一大肯定, 洗刷「串流平台作品只有小螢幕水準」的刻版印象 ,讓Netflix賺足了面子,並且有更多的誘因可以邀請票房名導合作,畢竟往後這些作品不只能夠賺取串流費用,還能和傳統好萊塢大片一樣賺取電影院的票房收入。

另一方面,在越來越多競爭者投入串流平台市場後, Netflix北美市場會員數在2021年第一季只比去年同期增加約450萬,成長率約6%,漸趨停滯 ,促使Netflix必須透過別的管道吸引新會員。透過與全國連鎖電影院合作,不僅可以接觸更多潛在的消費者,更能透過更多曝光提高討論熱度,讓Netflix的作品顯得更有吸引力,為平台帶來實質幫助。

限編輯用途_shutterstock_1087149539_netflix.jpg
圖/ Daniel Krason via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Netflix第一季新增訂閱不到400萬、遠低於預期!串流影音龍頭展望黯淡,盤後大跌11%

疫情讓整個電影圈的競合關係重新洗牌,原本的死對頭搖身一變成為共生好夥伴,再次驗證「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最重要是不斷精進無可取代的競爭力,這樣無論市場、時機如何變化,永遠都能生存下去,甚至握有談判的主控權!

資料來源:DeadlineIGN Entertainment華爾街日報
責任編輯:文潔琳

關鍵字: #電影 #Netflix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