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威盛,勝過威盛的晶片小巨人
出於威盛,勝過威盛的晶片小巨人
2003.06.15 | 科技

2002年全球PC、通訊設備市場低迷不振,僅有數位消費性電子和少數無線通訊產品一枝獨秀,而數位產品日漸多樣化,也帶動了連接電腦的USB介面需求。
USB主要是利用統一連接介面及內建驅動程式,簡化PC與周邊裝置之間的連接管道,達到即插即用效果(plug & play)。
以掃瞄器為例,根據市調機構In-stat的資料顯示,2002年全球掃瞄器的市場中,有20%的機種具備USB的功能,而今年將突破50%,此外,像是數位相機、讀卡機、光碟機等周邊產品,也都往此趨勢發展。
成立6年的創惟,正是搭著這股風潮,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戰略位置。
公司剛成立的第一年,公司營收只有300萬台幣,但第二年,營收就大幅攀升到9000萬元,公司也轉虧為盈,而2002年營收已突破台幣10億大關,每股盈餘達6.64元。
成功,必須來自一些不肯妥協的勇氣。

**自威盛出走

**
1997年之前,現任創惟董事長的黃佑充與總經理施宏林,都是晶片組大廠威盛電子的一員,其中台大電機系畢業的黃佑充,曾與威盛現任資深研發副總林子牧一同在矽谷打拼,而念會計出身的施宏林,則是參與威盛上市成為股王的歷程,從很多角度看,實在沒有離開威盛的理由,但他們與一群30出頭的工程師還是決定離開,原因是當時威盛晶片組產品在市場上表現正好,沒有資源可以給這群看好USB市場的夢想家,於是黃佑充帶著一群工程師,在深坑的小辦公室裡,展開了他們的創業生涯。
切入對的市場,再加上用技術砌起的技術門檻,是創惟保持領先的關鍵。
USB 2.0的晶片可區分成主機端(Host Side)以及周邊端(Slave Side)兩大市場,前者如威盛、揚智,採取的是整合進南橋晶片的方向發展,後者如創惟,則是以周邊產品為主,如掃瞄器、讀卡機等等。
USB介面看起來不起眼,但所要求的技術卻不容易,因為USB除了一般產品所需要的邏輯訊號外,更需要對類比的理解,施宏林說,「後進者也追得很快,但我們進入市場最早,對於規格的掌握度相信比競爭對手來的好。」
施宏林指出,更關鍵的部份在於,創惟早在USB規格1.1的階段,就已經積極耕耘,因此本身擁有相當數量的自主專利,特別是類比電路的專利,更是台灣同業所欠缺的,這與台灣多數業者慣於與IP服務公司(如智原)合作的模式大不相同,「沒有自己的專利,那跟OEM有什麼兩樣?」
市場前景看好,自然引起市場一陣競逐,光是上市櫃的IC設計公司中,就有15家以上業者加入,若加上未上市的,總數超過30家,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老東家威盛。

**非迦南之地

**
「這塊市場絕對不像陳文琦所說的,是充滿奶與蜜的迦南之地。」總經理施宏林直言,USB是個典型的利基市場,對大公司來講,象徵性的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他以威盛為例,雖然也投入這塊市場,但仍有資源分配的問題,「我們可以用200個人的力量,來做一個月營收1億的市場,可是威盛這種大公司能夠承擔嗎?」
群益證券研究員秦雅雯認為,創惟雖然有領先的優勢,但下半年的價格戰將不可避免,而新出頭的小公司,在USB技術已趨成熟的情況下,各家的差異度不大,因此創惟必須加快新產品開發的腳步。
黃佑充承認,創惟已經感受到這股壓力,「我們是透過技術升級,而非降低成本的方式,來保持公司成長,」董事長黃佑充說,一味地打價格戰,不該是強調創新的IC業所走的路。
為了拉大與對手的距離,創惟除了在年初率先推出國產USB2.0的產品,以成本優勢與國外廠商競爭,由於USB仍與電腦主從架構的設計有密切的關聯,創惟也轉投資了一家美國子公司,做為市場情報的中心,以便隨時掌握規格制定的最新動態。
去年9月,創惟就應英特爾邀約,加入該公司所發起的PCI Express開發者網路(PCI Express Developer Network),成為該網路初始的特許會員(Charter Member)之一。這項技術可以使原本資料傳輸速度,得以由每秒約1 Gigabit,提升為每秒2.5Gigabit,施宏林表示,目前已有產品雛形,最快在年底就可以推出產品。
而為進一步擴大USB介面在消費性電子市場佔有率,英特爾(Intel)、飛利浦(Philips)等大廠,也在推動USB OTG(On-The-Go)規格,以擺脫主從端架構的限制,施宏林表示,雖然規格尚未定案,但創惟已就確定規格部分送交USB認證組織,同時近來也積極地與日本家電廠商半導體部門洽談,希望敲開另一扇大門。
雖然無意成為拳王,但創惟的企圖心,遠比股價來的更動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