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美國政府或者歐盟,都透露了對科技巨頭獨霸一方的憂慮,正計畫進行調查,或推出相應的制衡措施。科技巨頭的各項服務圍攏著你我生活,成為人們疫情下的重要支柱,然而外界對他們的不信任也越發濃厚。
本週Google才因為在廣告業務上涉嫌壟斷與法國政府達成和解,支付2.7億美元的罰款。雖然金額與為Google貢獻近1,500億美元營收的廣告業務整體而言相比不大,Google還承諾將提高線上廣告系統的透明度,更公平地與其他廣告業者進行競爭。
美國擬推5項反壟斷草案,針對科技巨頭進行更嚴格規管
這只是歐美世界反壟斷浪潮的冰山一角。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民主黨議員正在草擬5項反壟斷法案,其中4項便是針對科技巨頭所制定,預計最快本週內就會提出。
其中兩項法案將規範在自家平台推出商品競爭,進而獲得不當優勢的情形。假如違反規範預計將被處以最高美國營收30%的罰款。另一項則要求企業出售任何可能鼓勵他們圖利自有產品的業務。
亞馬遜建立電商平台,卻也推出自有品牌與商家競爭的作法,這種球員兼裁判的作法一直令許多品牌詬病。羊毛鞋品牌Allbirds曾在2019年向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發出一封公開信,譴責亞馬遜推出與他們極其相似的產品,順帶嘲諷亞馬遜沒有抄到Allbirds產品的核心:永續性。
蘋果在App Store上也一直遭受類似的指控,從2019年Spotify列出5條罪狀控訴蘋果打壓,到近期蘋果推出AirTag時,被智慧追蹤器廠商Tile指控挾平台與生態系的龐大優勢,進行不當的競爭。
另外兩個個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法案,一是要求平台除非能夠證明收購的業務不會與平台上的商家形成競爭關係,否則不能進行任何併購,二是要求平台為用戶提供帶著資料離開平台的權利,甚至包括分享給競爭者。
美國民主黨一向對反壟斷審查相當積極,去年也曾發布一份長達450頁的報告,指控科技巨頭的壟斷事實。這次的草案仍在擬定階段,最終仍有相當大的變數,但仍顯露對科技巨頭監管越加猛烈的事實。
歐盟擔憂語音助理引發壟斷危機,點名亞馬遜、Google、蘋果
甚至,歐盟本週也表示,亞馬遜、蘋果及Google在語音助理領域的稱霸地位,出現壟斷行為的擔憂。在此之前,歐盟曾花費1年時間進行調查,獲得超過200家公司的回應。
根據線上資料庫Statista,這三家科技巨頭的語音助理2019年全球擁有近7成的市占率,同時也是歐洲最受歡迎的前三大語音助理。歐盟擔心這樣的領導地位可能進而引發不當競爭,例如在手機或系統內預先安裝特定語音助理,打壓其餘小品牌的語音助理。
這類似於歐盟針對Android系統瀏覽器祭出的限制,2019曾為濫用Android不當優勢重罰Google 50億美元。通常而言Chrome是Android的預設瀏覽器,但歐盟要求Google必須在歐洲給予用戶選擇機會,主動陳列其他服務,詢問用戶是否要使用其他瀏覽器。
另外,歐盟也擔心科技巨頭可能藉由語音助理推廣其餘自家服務,好比說當用戶要求播放音樂,語音助理預設便會使用自家推出的音樂串流服務,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
對於歐盟的憂心,身為語音助理領導者的亞馬遜也立刻回應,語音助理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不可能也不應該會只有一個贏家,並聲稱亞馬遜Alexa已經與市面上14種智慧家居產品相容,他們開放各方設備廠商將語音助理整合進自己的產品當中。
疫情大地震帶給科技巨頭史無前例的成長,但隨之而來的反壟斷海嘯,也正悄悄醞釀當中。
最新6月號雜誌《高價值企業100強》:傳送門
零接觸電子雜誌訂閱:傳送門資料來源:Reuter、CNBC、New York Times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