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消息傳出,台積電計劃在日本拓展產能,在日本設立第一家晶片製造廠,工廠預計落腳靠近日本西部的熊本,主要是因為十分靠近大客戶Sony在當地的一間工廠,因此市場認為將有助於滿足日本對繪圖卡、車載晶片等需求。
根據消息人士向《Nikkei Aisa》透露,台積電正考慮接受日本政府提出建議,評估在日本投資晶片工廠,但台積電目前尚未拍板敲定這項計畫。若台積電接受日本政府的提議,則將是首次產能擴張至日本。若台積電的日本熊本工廠建起,營收預期將等同於去年營收的4.7%,同時也代表台積電放棄僅在台灣製造生產的策略。
根據台積電與熊本的初部計畫,台積電將建造一座12吋晶片廠,生產28奈米和16奈米的晶片。消息人士指稱,台積電希望能將製造技術與更多市場分享。台積電曾在4月宣布,計畫在2023年之前投入1000億美元,以滿足全球晶片需求的「結構性和根本性增長」。
與此同時,台積電也正規劃在美國建新廠,以迎合美國政府對於自製晶片的期望,今年三月底台積電曾宣布在亞利桑那州蓋12吋廠,並預計2024年以5奈米製程量產,初期月產能為2萬片。台積電在去年的收入中,有62%的收入是來自美國客戶。
此外,台積電也宣布將投入186億日元(1.7億美元)在日本設立研發中心,攜手日本其他領先供應商一同開發半導體材料和工具,希望能聚集眾人之力藉以提升日本廠商針對晶片架構的設計製造能力。日本自民黨資深成員Akira Amari更透過《Bloomberg》表達,日本必須透過與台積電合作深耕晶片領域的設計和製造。
主要業務為晶片代工的台積電,目前的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英偉達、博通、亞馬遜和Google等領先晶片開發商,以及Sony、恩智浦、瑞薩電子和英飛凌的汽車晶片。
考量到今年以來全球汽車晶片嚴重短缺的狀況,美國、日本和德國等三地的汽車、製造行業,早已像這三個汽車製造市場向台積電及其同行施壓,要求優先生產汽車晶片。此後,三個政府都強調需要增加國內晶片產量。
資料來源:Reuters、Nikkei Asia、
責任編輯:蕭閔云